摘要 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形是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chǎn),它在藝術語言上表現(xiàn)出非常豐富多樣而又廣泛的文化特征,是人類勞動生活中最質(zhì)樸的藝術思想的體現(xiàn),它以普及的審美形式作用于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生活。因此,在民間吉祥圖形的語言特征上,也就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表達體系。
關鍵詞 吉祥圖形 語言特征
吉祥符號的出現(xiàn)源于吉祥意識的產(chǎn)生。吉祥是對未來的希望和祝福,有吉兆、歌頌之意,具有理想的色彩。有人類的地方,就有人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而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形內(nèi)容豐富,具有多樣的造型形式和深邃的寓意內(nèi)涵,是我國傳統(tǒng)紋樣中含義最深和最有意趣的一種。
一、獨特的符號體系
中國民間美術造型模式以符號為基礎,屬于獨立的視覺符號體系。民間美術的視覺符號追求的是神似,以意念造成意象、其間滲透著人們的心理感覺、理解和幻想。由于它保持著原始的思維方式,所以它并不關心表面的像與不像,而是概括、夸張形象特征。運用民間視覺語言元素——線條、剪影、體積和裝飾花紋等“隨意”造型。例如流傳于陜西、山西一帶的剪紙紋樣蛇盤兔,當?shù)赜小叭粢?。蛇盤兔”的民諺,“蛇盤兔”紋樣成為家庭吉祥富貴的象征。又如“萬”字符號原本來源于佛教,有輪回長生之意。經(jīng)歷代流傳,在民間漸漸將其定位為“連綿不斷,富貴綿長”的吉祥寓意。吉祥符號圖形中有不少約定俗成的符號,很大一部分由人物、動物、花草這些具體形象組成。例如“暗八仙”具有特定意義的視覺符號?!鞍蛋讼伞迸c“八仙”一樣,同樣寓意祝頌長壽之意?!鞍蛋讼伞奔础鞍讼伞笔种兴值陌朔N寶物。
二、諧音取意表達法
“諧音”民間俗稱為“口彩”。民間美術中吉祥圖形的諧音取意表現(xiàn)法,采用語義雙關、諧音假借,其寓意深刻。在傳統(tǒng)吉祥藝術中,有時相同讀音的兩個字、兩種東西在意義上毫無聯(lián)系,但具體的形象與抽象的含義通過相同的讀音聯(lián)系起來,更便于記憶和傳播,也增加了人們對這一吉祥寓意的理解力和獲得的趣味性。例如:“喜上眉梢”,這一吉祥祝語本身無形象,而在傳統(tǒng)吉祥圖案中,以二只喜鵲站于梅花枝頭,取喜、梅(諧音眉)、枝頭(俗稱樹梢),準確地傳達了“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古代還有用楓樹、蜂巢、猿猴、印綬組合成圖畫,以諧音取義“封侯掛印”的祝升官晉級升官仕途,是民眾追求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民眾又希望為官清廉“一琴一鶴”、“一品清蓮”、“雁塔題名”等。
三、含蓄、寓意、象征表現(xiàn)法
在民間藝術中被認為吉祥的形象,往往都是在民族古老宗教信仰意識中崇拜敬仰的形象。黑格爾曾指出:“象征的各種形式都起源于全民族的宗教的世界觀”,而“只有藝術是最早的對宗教觀念的形象翻譯”。民間吉祥藝術象征隱喻的主題內(nèi)涵,正是民族群體古老生命意識的反映。如“鯉魚跳龍門”,傳說跳過去就化成為龍,跳不過去的仍為魚。這個故事古時作為平民通過科舉,達到高升的比喻。后來被人們加工改造,作為一種勉勵,寓意艱苦奮斗,用勞動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比喻人的事業(yè)和希望,寓意只要努力奮斗,不懈拼搏,成功是有希望的。
四、多元的造型方式
1 圖樣造型的完美性
中國民間美術圖形追求圓滿、美滿、美觀、和諧的內(nèi)在本質(zhì),構(gòu)圖充實豐滿,具有獨特的造型方式。如民間剪紙藝術中裝飾紋樣多采用人或動物為題材,正如原始藝術造型中所常見的,人物或動物形象,無論是正面還是側(cè)面,多將其雙手雙足、雙眼雙耳一齊展現(xiàn)在畫面上。在表現(xiàn)葫蘆、南瓜、蘋果、梨一類瓜果,往往采用剖開一半露出籽來,這樣在造型上求全也求美了。民間藝人在木板年畫、刺繡的構(gòu)圖處理上,注重畫面的完美。講究構(gòu)圖的完整性。
2 表現(xiàn)題材的裝飾性
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生命的理解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朦朧的面紗,人們在迷茫中頑強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這在吉祥圖形中體現(xiàn)為對美的追求及對表現(xiàn)題材的超越自然的裝飾性。中國民間美術在造型方法上受圖騰崇拜、實用和工藝制作的制約和影響,制作者不自覺地以意象或象征的裝飾變形手法處理,在實踐中摸索。創(chuàng)造了適合紋樣、單獨紋樣、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等裝飾造型模式,并總結(jié)出了裝飾造型的審美原理與法則,如對立與統(tǒng)一、對稱與均衡、虛形與實形、重復與多樣、節(jié)奏與韻律等等。如“雙猴獻桃”,以兩個猴子為主體,四周環(huán)繞著壽桃、錢幣和各種花卉,內(nèi)容豐富,但繁而不亂、主次分明、對比強烈,點、線、面的組合恰到好處。
3 去粗取精的概括性
吉祥圖形的形成過程,是對圖形素材千萬次的觀察、接觸、改造的過程。概括性手法最突出的是大膽取舍,所謂取,即夸張、提煉:如鳳翔年畫《麒麟送子》中的仕女則被描繪得格外清秀,雙肩與頭部幾乎一般寬,真是細腰削肩,盡顯婀娜之態(tài)。所謂舍,即省略、簡化。如民間木刻版畫在處理大場景畫面時,以簡略的筆畫表現(xiàn)出多種物象。由于中國民間模糊的數(shù)字觀念,帶有一定的象征意味,以三示多,以九為限。
4 裝飾紋樣的抽象性
人類具備抽象造型能力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我國原始陶器上存在著大量的抽象幾何紋樣,在后世的民間美術中大量地保留下來。少數(shù)民族中的織繡圖案造型的抽象化是具有普遍性的。除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外,漢族地區(qū)的民間服飾、日用品裝飾上也常常可以看到抽象幾何圖形。如陜北地區(qū)民間婦女們精心制作的百家衣,采用各色方形、菱形的碎布拼縫而成,通過色彩拼接和幾何狀的組合出現(xiàn)抽象動物、花卉造型,色調(diào)鮮艷,氣氛熱烈,洋溢出一種喜氣。對生活中的物象作抽象處理是人們對自然物象觀察歸納的結(jié)果。通過這種抽象的方式,表達人們對世界萬物中某些形態(tài)的理解,表達人們心目中的理想與希望。
綜上所述,中國民間傳統(tǒng)吉祥圖形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傳統(tǒng)圖形后面往往蘊藏著更多更深的吉祥意義。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是勞動者民間風俗生活的直觀性、審美性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