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龍應臺
最近去拜訪了一位外國朋友,當我們都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東西聊天時,他們的大女兒回家了。大女兒今年18歲,已經(jīng)不住在家里了。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進來,兩個人手上都各有一支煙。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后面露出腰的部分還有一個刺青。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兩個人互相竊竊私語,有說有笑,但是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這讓我蠻感慨的,我突然領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限期的。
我第一次見到這個外國女孩時,她才8歲。那次我去她家時,她可以在短短時間內(nèi),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都一模一樣地畫出來。我好驚訝,自從那次以后,我經(jīng)常慫恿她的父母帶她去拜師學藝,但是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我。突然驚覺10年過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10年后了。我不認為她的父母現(xiàn)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因為一直以來,她的父母只顧著自己,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F(xiàn)在才想教育已經(jīng)不可能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經(jīng)過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內(nèi)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的有效了。要認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實。
我突然很感嘆,我告訴我自己,我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內(nèi)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我不想將來只有嘆氣、搖頭的份。
買份“尊嚴”
高冬梅
休息日,我和老公去郊縣婆婆那接女兒回家,去郊縣的小巴上擠滿了人,一個中年男人帶著一個小男孩,讓男孩蹲在他身邊。為什么要讓小男孩蹲下呢?大概是蹲著重心低,可以在車上保持身體的平穩(wěn)吧。
小男孩眼神里透著機靈,看起來很活潑,我忍不住逗他,沒想到他很靦腆,怯懦地避開我的目光,不肯說話。中年男人接過話茬:“這孩子,頑皮著呢!”我有些詫異,既然是一個頑皮的男孩,為什么又那么靦腆呢?
也許是我們的對話引起了乘務員的注意,乘務員指著小男孩說:“那小孩,你站起來。”男孩不肯。乘務員又喊:“這么大孩子要買票的!”男人說:“他不夠高?!背藙諉T不信:“還不夠高?站起來看看,我看他差不多得有一米五!”爭執(zhí)了半天,小男孩最后也沒站起來,票自然也沒買。
接了女兒,在車上剛坐好,乘務員就吆喝著要乘客買票,我女兒比那個小男孩要矮一頭,所以,我想買兩張票,老公卻執(zhí)意要買三張。
沿途又上了一撥人,乘務員扯著嗓子喊:“帶孩子的都把孩子抱起來……”女兒驚恐地往老公懷里鉆,老公安撫女兒:“你坐好了,你是有票的!”老公安頓好女兒后,悄聲對我說:“知道為什么要給孩子也買一張票了嗎?其實,買票的同時,也給孩子買了一份坐車的尊嚴!”
恍然間,總算明白了小男孩兒為什么一路蹲著乘車了,是一張車票剝奪了小男孩乘車的尊嚴,讓原本活潑頑皮的小男孩變得靦腆而又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