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新生南路三段近辛亥路巷內(nèi)。
抬眼便可見二樓陽臺上,黑底招牌上三個灑脫、堅毅的白色書法字:女書店。這是臺灣知名書法家董陽孜的題字。
書店取名“女書”,來自一個美麗的傳奇:在湖南省江永縣,存在著一種只有婦女會認會寫的文字,綿延流傳兩百年。不識漢字的湘楚女子獨創(chuàng)似織錦、似圖畫的文字,僅僅用六百多個單字就能寫作。她們以女書秘密通訊,藉以歌詠人世的憂喜悲歡。呈現(xiàn)女性情誼和生命,并且透過母女代代相傳,在姊妹好友之間傳唱。女書店的經(jīng)營者,希望借由“女書”,傳達她們?yōu)榕蕴峁白约旱姆块g”,希望可以成為每一位女性在遇到困難時最堅強后盾的訴求。
女書店在二樓。通往書店的樓道,記錄了女書店十五年走過的點點滴滴,以及訪客的留言和一些陳列品。書店的墻上,貼著伍爾芙、西蒙娜·德·波伏娃以及墨西哥女畫家弗列達·卡羅的肖像,還張貼很多臺灣小劇場的活動海報、各種婦運活動、社團活動的海報、廣告及宣傳單。白色的書架上,標識著:性別研究、社會人文、親子共讀、藝術心靈、文學小說等等。紫羅蘭色是女書店的主要色調(diào)——紫色是婦女運動的顏色,以此告訴所有拜訪者自己的身份一女睫主義書店。
這家由一群女人開的書店,呈列、出售的書,也與女人有關——女人寫的書,為女人寫的書,關于女人的書。但是,這并不是一家只有女性可以來的書店,它的顧客也有不少男性。對于很多人來說,女書店太不像一家書店,而是一個讓人放松的場所。很多人,到女書店,不單是為了買書,更是為了這里的人情味,可以跟店員也好,顧客也罷,閑話家常,談談女性主義。即使是不了解女性主義的人,來這里也沒有關系,店員會以最親切自然的方式介紹嚴肅的女性主義知識,而且并不強迫接受。
在這里,有如家般舒適溫柔的環(huán)境;有非主流團體的刊物、CD、飾品;有你預想不到的女性主義書籍;有各種關于女性主義者們的奇聞軼事;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最近的一次,是一場名為“2009女書青春營——給高中女生的四堂性別課”的活動,女書店邀請專家通過演講的方式,提供給對性別議題有興趣、想更深入了解女性意識與女性文化的高中女生們一個敞開心胸、更深刻擁抱女性靈魂的機會。
十五年,女書店搖搖晃晃一路走來。書店成立之初,受到過很多不友善的眼光和批評。女書店的經(jīng)營者們,用自己溫柔的堅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以寧靜卻強大的力量。默默地影響著整個社會。
女書店經(jīng)理楊瑛瑛說,十五年的堅持很辛苦,但是也很值得。對所有女書店的股東們、店員們來說,她們最大的希望是讓女性主義書店的夢想持續(xù),再持續(xù)。
Interview 對話
書香:當初為何會想受開這樣—家女性主義主題的專業(yè)書店?
楊瑛瑛: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女性意識逐漸抬頭,有很多婦女運動社團興起。但那時的大型連鎖書店里,關于婦女的書都放在二樓的角落,而且有趣的是,呈列的都是一些烹飪、插花,或者是美容方面的書,不能滿足許多女性的成長閱讀需求。發(fā)起要開女書店的是蘇芊玲女士,她是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總監(jiān)事。她號召一些跟婦女社團常有互動往來的人,比如大學教授、律師或者一些文化人,一起開一家女性主義的書店,結果得到了熱烈的響應。一群女人和一些錢,就這樣有了女書店。
當時,雖然在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婦女運動已經(jīng)發(fā)展到第二波、第三波,有很多這樣的女性書店,但在臺灣,甚至整個華文世界都沒有這樣的書店,我們沒有先例可考。所以女書店的開業(yè),測驗性質還蠻大的。而且當時參與女書店的人,都是從運動出身、從學界出身,不是做生意的人。但是我們對書店的定位非常的清楚,也很堅定開書店的方向——女性主義的專門書店,所以挑選的書都很有特色:女人寫的書,為女人寫的書,關于女人的書。除了賣書,女書店還舉辦很多跟女性成長有關的活動,還在報刊上發(fā)表文章,增加女書店的曝光率,增加女書店的影響。
書香:外界形容女書店為“女同志書店”、“婦運式書店”、“性別啟蒙圣殿”等等,在你看來,女書店是一家怎樣的書店?
楊瑛瑛:這些形容都對。我覺得還可以加上“女性意識啟蒙的書店”、“關心女同志的書店”,這樣一些稱謂。女書店除了關心女同志之外,也關心比較弱勢的婦女、學校里的女學生。但它并不設限是一家女同志書店。在1994年的臺灣,沒有人敢把女同志、男同志的議題呈現(xiàn)給社會的。對這樣一個敏感的議題,女書店毫不避諱,也因此受到更多的關注。我們并不忌諱別人把我們看成女同志書店,因為這的確是我們還蠻大的一個族群??墒?,實際上了解女書店的讀者會知道,女書店關注很廣,所有跟女性主義有關的,她都愿意去關注。去呈列、販售,甚至出版。
書香:15年來,女書店的經(jīng)營經(jīng)歷了不少波折,其中最重大的是什么?
楊瑛瑛:也沒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不過女書店有經(jīng)過兩次資金投入的調(diào)整。資金比較緊蹙一直是比較大的困難。我們一直在改變經(jīng)營的方式,不斷的調(diào)整方向,我們常會寫一些企劃案,彌補書店的困境。到現(xiàn)在書店的經(jīng)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另外,我們的人事非常簡潔,女書店全職的員工,最多的時候有5、6人,目前只有3人。過去員工很多是剛從學校畢業(yè)的女學生,她們通常會來幫忙2—3年,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義工投入女書店的工作中,為我們提供了多方面的資源。大環(huán)境一直在變化,我們也一直在觀察。女書店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段很艱難的歲月,我們差點要結束經(jīng)營。但最后還是在讀者們的支持下活過來了。
書香:女書店從1997年開始涉足出版,為何會想自己出書?出版了什么類型的書?
楊瑛瑛:我們注意到關于女性主義的出版物,比較散也比較少,大部分是翻譯的書。1997年介入出版的時候,我們很想編教材,這是有感于臺灣的學校女性主義的課程沒有一本好的教材。我們出版的第一本書——《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就是一本教材。而且我們考慮到,做書店它只是賣書,接觸的面比較窄,別人要到你的書店里才能買到一些女性主義的書,但是做出版的話。它涉及的面會更廣,會有更多的讀者看到女性主義的書,也可以擴大我們的影響力,使我們的影響更深遠,可以更好地傳播女性主義的觀念,還可以增加書店的收入。
書香:女書店的經(jīng)營狀況現(xiàn)在如何?我看到報道說股東們在討論轉型——變成可接受捐款的非盈利性組織,現(xiàn)在情況如何?
楊瑛瑛:每個時期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xiàn)。我們開始出版書籍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書銷售狀況都很好。而現(xiàn)在的問題是,閱讀的人口越來越少,還有就是網(wǎng)絡書店的沖擊。我想,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問題要去面對。
我們一共有50位股東,其中3位男性。為什么會有那么多股東呢?因為會有兩三個人合一股。你知道的,經(jīng)常參與社會運動的人都比較窮(笑)。執(zhí)行股東15年來換過兩三回,每次大概有5位左右。做重大決定的時候,執(zhí)行股東參與,但是如果有周年慶等活動的時候,我們會邀請股東們回娘家。很有趣的是,這群股東都很可愛,都不要求回報,也沒有人說要把錢拿回。你說到的轉型,其實是NGO的一種,女書店目前在考慮,但是金融風暴對整個經(jīng)濟的影響都比較大,這個計劃的可行性,目前還在評估中。
書香:在經(jīng)濟不景氣當下,女書店的應對策略是什么?或者說它如何凸顯自己的特點?
楊瑛瑛:我想,惟有專業(yè)性,沒有替代性。我們書店賣的書很專業(yè),而且書店經(jīng)營十多年下來,也積累了名氣。因為我們的專業(yè)性,就有很多讀者會說,老師告訴我這本書在女書店一定會找得到。如此一來,才有競爭的實力。隨著大環(huán)境的改變,我們也跟著做一些調(diào)整,現(xiàn)在我們也有自己的網(wǎng)站,也在網(wǎng)上賣書,介紹我們舉辦的活動。我們經(jīng)常舉辦各種活動、做主題書展,活動會把很多的顧客拉回到書店來,增加我們的經(jīng)營收入。我想,對我們來說,一定要把自己的獨特性做出來。
書香:對15歲的女書店來說,歲月積累下的最寶貴的是什么?
楊瑛瑛:是我們與讀者之間的那種感情。15年來,書店的留言本上,記載了很多讀者的留言。有很多讀者從世界各地來女書店,就是為了給我們打氣。女書店曾經(jīng)有過很艱難的一個階段,但是在大家的支持之下,我們堅持下來了。我們一直在努力。一提到某些書,讀者就知道這些書在女書店肯定能買到。這種感覺讓我們覺得很幸福。
另一方面,很多學生來書店做義工,女書店的工作經(jīng)歷對她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她們以后會從事相關的工作,比如到學校做女性主義的研究等等。我們很高興看到女性主義意識,因為我們的堅持被更多的人接受。我們也希望,能夠在這條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