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宇萍
84歲的李太婆育有5兒1女,迷失街頭被民警收留。經(jīng)了解,太婆的老伴去世近十年,曾先后隨幾個兒子生活。
派出所決定將婆婆送回兒女家。當(dāng)晚,民警先電話聯(lián)系其女謝某,但電話被掛斷,直接將老人送到萬松街,等到深夜11時仍不見女兒女婿回家門。再打電話給太婆的大兒代某,代某不肯接納母親。
當(dāng)晚10時許,另一路民警又找到住七里廟的三兒,也遭拒。最后,民警只好暫將老人安排在招待所住下。
次日上午,民警再次撥通太婆女婿電話,女婿說“該找她的兒子”,民警又撥通太婆的幾個兒子電話,均無人接聽。無奈之下,老人又被暫安排到七里廟老年公寓住下。
第三日上午,太婆的女婿趕來了,向民警訴苦:“不是拒養(yǎng)老人,而是老太太脾氣大難伺候,還有舅哥們的冷漠也讓人難以接受。”
下午3時許,太婆兩個兒子趕到老年公寓。經(jīng)民警參與商議:兒女們都擱置矛盾,每家都湊點錢,讓太婆安心住在老年公寓。
編后語
兒女不愿與老人同住,原因一是老人脾氣大“難侍候”,二是兒女之間攀比。雖然老人最終的歸宿基本令人滿意,但對于一位84歲的老人來說,街頭“迷路”、兩夜無家可歸,想來也令人后怕。家庭矛盾再大,也不能將老人推出家門,這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wù)。風(fēng)波之后,祝愿老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