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長江
摘要:教師是辦學的主體,師資隊伍質量決定了學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在高等學校辦學規(guī)模日益擴大,青年教師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怎樣有效地抓好師資隊伍的建設和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值得每一位教學管理者認真思考與探究。
關鍵詞:青年教師;繼續(xù)教育;探討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6—0149—02
21世紀,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成為高校改革和發(fā)展的一個主要議題,無論是構建高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辦學模式,還是落實高校內涵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針,都有賴于高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猛發(fā)展,大批有經(jīng)驗、學術水平高的老教師逐步退休,教師隊伍趨向年輕化,存在新老交替、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及成長緩慢等問題。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術梯隊等結構性矛盾仍困擾著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師資力量不足、科研水平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師德修養(yǎng)不夠等問題日益凸現(xiàn),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已成為制約高校發(fā)展的“瓶頸”。加快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問題,已經(jīng)成為培養(yǎng)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的首要問題。
一、開展對青年教師的繼續(xù)教育,我們應當重視以下幾點
1.新的青年教師必須經(jīng)歷助教這個過程。青年教師一般是從學校畢業(yè)后直接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雖然學歷層次較高,但沒有任何教學經(jīng)驗。直接參與教學授課活動無異只能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因此,首先要把新來的青年教師分配到課程組中去,從隨堂聽課、批改作業(yè)、答疑、上習題課等基礎教學活動開始做起。由于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重新聽課,出發(fā)點不同了,思維方式不一樣,從中更能領會到知識的脈絡、啟發(fā)式教育的技巧和教學的巧妙方法。其次,還可以為青年教師指定專門的課程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培養(yǎng)計劃,每學期初,專家都要制定指導計劃,并按計劃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每位被培養(yǎng)的青年教師至少要有兩名專家隨堂聽課6次以上,專家小組還要對教師的教案進行指導、審查,并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反饋給上課教師,供教師分析總結。同時,也要把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業(yè)績同指導教師的經(jīng)濟利益掛鉤。
2.青年教師獨立上課的審批制度。教師是一種以傳播知識為主要工作手段的職業(yè),所以,具有豐厚的專業(yè)知識是做好教師工作的前提,厚積才能薄發(fā)。對教師而言,自身所具有的專業(yè)知識含量應遠遠超過教科書的知識含量,教科書的知識含量應當是自己知識庫中的最基本的知識。只有教師的知識比教材豐厚得多的時候,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才能做到吃透教材,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旁征博引。如果教師所具有的專業(yè)知識,只限于向學生傳授書本上那些有限的內容,僅僅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照本宣科,這樣一來,就無法抓住教材,選取教材中的精華奉獻給學生,更不能發(fā)掘教材中的智力與教育的價值。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同時也是保護青年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應當建立青年教師獨立授課的審批制度,從講稿、試講、聽課、專家點評、課程指導教師意見等幾方面綜合考評,決定其承擔部分章節(jié)或是承擔全部課程。只有做好這些前期工作,青年教師有了底氣,才能充滿信心地走上講臺,面對學生才能沉著冷靜,按計劃完成好每一堂課。有了良好的開端,青年教師才能茁壯成長。
3.相關部門要重視青年教師的上崗培訓和在崗培訓。學校在新教師進校時,就應當組織專門的崗前培訓。系統(tǒng)地學習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法規(guī)理論,了解學校相關的教學規(guī)范,聽優(yōu)秀老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和進行教法經(jīng)驗交流。
教師崗前培訓是新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起點,是使青年教師盡快實現(xiàn)個人角色轉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促進青年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育教學技能的形成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熟悉學校情況以及保證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校有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訓,要跟蹤培訓考核情況,建立淘汰制。形成競爭上崗,非升即走。同時要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樹立青年教師教學質量標兵,以榜樣帶動青年教師隊伍的成長。為提高青年教師的授課水平,還可以定期舉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通過講課比賽、賽后點評及研討,使年青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均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鼓勵青年教師采用雙語教學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法上積極創(chuàng)新。
4.設立“青年教師學術能力培養(yǎng)基金”。應當鼓勵、扶持青年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支持青年教師深入鉆研現(xiàn)代課堂教育教學理論,參與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和教研活動。這樣一來,青年教師可以鍛煉、提高和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時刻關注本學科的發(fā)展前沿和方向,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把科研的思想、方法及成果選擇性地滲入課堂教學,更好地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科學相結合。只有教師具備了這樣的素質,才能使學生全面接受素質教育,使其具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還可以不定期地舉辦青年教師學術論壇、學術講座、學術成果交流會等,聘請專家、學者講學,來提高青年教師整體師資隊伍素質,保障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
二、在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還應當做到以下的幾點
1.要形成教師愛崗敬業(yè)、獻身于教育事業(yè)的氛圍?!爸艺\于黨的教育事業(yè)”是教師的準則,青年教師首先要樹立這種信念。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是學生的引路人。要本著對學校、對家長、對學生負責的精神,充分關心愛護學生,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課堂教學質量是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永恒的主題,教學質量要常抓不懈,以良好的教風,促進學風建設。
2.構建優(yōu)質課堂教學資源示范平臺。學校在加強教風建設的同時,可以構建一個公共平臺,將一些教師的精彩教學錄像,放入平臺內,供全校教師觀摩學習。既可選擇優(yōu)秀教師、名師的教學錄像,其他教師也可以毛遂自薦,方式可多樣化,以形成重視教學質量的氛圍。
3.建立、落實適合本校實際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我們已經(jīng)建立了學生評教、督導體系、領導聽課等制度,形成一套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但還要繼續(xù)研究和完善。在建立一套科學的評估體系的同時,關鍵點要放在落實上。教學質量評估要有機地結合實際,不能流于形式。如果形不成一套公正、合理、科學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或者不能落實評估體系的各項制度,就不可能使教學酬金同質量真正掛鉤,教學質量評估也難于讓教師心服口服。
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絕不能一蹴而就。只要始終堅持以教師為本的辦學思想,全校上下齊心協(xié)力,針對不同的教師群體,采取不同的建設對策,就一定能夠造就一支教風優(yōu)良、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一流師資隊伍,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蘇科技大學青年教師培養(yǎng)打好“三張牌”[N]光明日報,2006-09-06.
[2]周立春.論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下的師資隊伍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03,(3):50-51.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he Young Teachers
DU Chang-jiang
(Deans Office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Jiangsu,212003,China)
Abstract: The teacher is the subject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eam has decided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school. With the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ay by day, and young teacher's increased situation,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 of teachers' team effectively, worth every teaching administrator's pondering deeply and probing into.
Key words: young teac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discussion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