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弘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財政管理體制的改革也引起了相應的制度改革的要求,為了更好的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經濟體制,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這一問題就出現在人們面前。本文試圖通過分析我國政府會計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完善我國政府會計體制的探索性看法。
關鍵詞:政府會計弊端改進措施
我國在解放后一直沿用前蘇聯的預算會計模式,一直未使用“政府會計”一詞但并不等于政府預算在我國并不存在,大多數國家的政府會計相當于我國的預算會計。但是,隨著全球一體化和我國加入WTO完善我國政府會計制度以與世界經濟接軌已經勢在必行,其中對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之。
一、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制度體制的弊端
隨著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公共財政體制的建設和政府管理績效要求的提高,現行的政府會計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忽視更多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
《總預算會計制度》第十二條規(guī)定:“總預算會計信息應當符合預算法的要求道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上級財政部門及本級政府對財政管理的需要。”我國總預算會計的目標主要強調總預算會計信息要滿足各級政府宏觀管理的要求'在會計信息使用者方面主要關注上級財政部門和各級政府的信息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他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加作為立法機關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監(jiān)督機構的各級國家審計部門、作為資源提供者的廣大納稅人、捐贈人以及社會公眾。
(二)會計核算缺乏全面性
對政府的固定資產沒有進行核算和反映??傤A算會計沒有規(guī)定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資產: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固定資產也不計提折舊,因此,從報表上無法反映固定資產凈值情況,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背離越來越遠,虛增了資產和凈資產,不利于準確地反映行政單位提供公共服務的成本耗費情況,造成成本核算不完整、結余不真實;現行總預算會計核算制度,只將政府參股反映為當期的財政支出而沒有對國有股權和有價證券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社保基金和基本建設資金一直游離于政府會計的監(jiān)督體系之外。
(三)資產要素和負債要素核算的信息不全面
資產是一級財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財政性存款、有價證券、暫付款以及預撥款項等。除此之外的其他資產,如固定資產、存貨等資產在現行總預算會計制度中沒有確認。負債是一級財政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償付的債務,包括應付暫收款項、按法定程序舉借的債務。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政府為了提供足夠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公共產品,需要廣開財源,向國內外舉借的債務成為我國財政資金的重要來源。在現行的總預算會計報表中對政府向國內外舉借外債的情況反映很不完整?,F行總預算會計對預算執(zhí)行中的一般債務只是籠統(tǒng)地在“借入款”科目核算,且“借入款”科目也沒有核算政府所有的國內外債務,有相當一部分政府債務,如外國政府貸款等沒有反映在總預算報表中。這種情況勢必會影響到總預算會計中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負債信息的有用性,既不利于按照負債信息合理安排償債資金,也不利于對政府長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
二、完善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辦法
我國政府會計的改革一方面應當充分借鑒國際經驗,努力向國際慣例靠攏,另一方面又必須考慮我國的具體國情,與我國當前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財政管理水平、人員技術條件等相適應。通過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現狀以及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弊端的分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我國的政府會計制度進行改革。
(一)重視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一個國家通過各種途徑促進經濟發(fā)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都說明了我們國家是人民的代表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為人民,而且國家財政的取得主要來源于稅收,國家財政應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國家實施的政策以及財政的去向用途都應該向信息的使用者說明,真正的做到信息透明,這樣也有助于廣大的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來監(jiān)督政府的施政,為國家發(fā)展獻計獻策。
(二)從政府會計人員自身出發(fā)
政府會計制度的制定最終還是由會計人員來實施的。無論國家將會計制度制定的多么優(yōu)化如果會計人員自身不能遵守職業(yè)道德履行一名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的職責就無濟于事。
(三)構建完善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
政府財務報告是一種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政府財務狀況的核算方式,也是披露政府會計綜合信息的一種規(guī)范化途徑。
首先,應建立獨立于政府的外部審計制度,使審計機關或其他鑒證機構以公正中立的身份,提供客觀公允的審計報告,建議在人大設立審計機關或由人大聘請社會審計組織進行審計。l同時應將審計報告納入政府財務報告體系。以保證政府財務報告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客觀公允地反映政府績效和受托責任。其次,應該構建一個層次分明內容完善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使之包括審計報告、政府財務報告、政府單位財務報告、基金財務報表、會計報表附注、要求披露的補充信息等幾個部分。
(四)權責發(fā)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結合
權責發(fā)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都是會計的核算基礎。只不過在權責發(fā)生制下,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全面。但是,在會計實務中,不論是企業(yè)會計,還是政府會計,都沒有絕對意義上采用一種核算或報告基礎。從我們了解的國外政府會計實踐看。已在政府會計中引人權責發(fā)生制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完全拋棄收付實現制的有關信息,均有一張重要的報表,即“現金流量表”。實際上權責發(fā)生制能夠全面反映政府的資產和負債??梢愿玫貛椭洕鷽Q策,而收付實現制則能反映現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存量,以便幫助政府作出合理的財政收入政策以及確定債務規(guī)模。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反映。
參考文獻:
[1]黃明錦,《廣西會計》,2002年第9期
[2]郝東洋,《談我國政府會計概念結構中的幾個理論問題》
[3]程榮《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