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艷
摘要:聾啞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經常會發(fā)生安全事故,如何利用體育課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不斷增加學生的安全知識、有效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幫助他們學會各種自救技巧和應急救人的方法將是我們特教體育教師必須面對和重視的問題,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希望能為特校的安全教育提供幫助。
關鍵詞:聾啞學生體育教學安全教育
體育教學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的學習過程,教學中如稍有考慮不周,就易發(fā)生傷害事故(尤其是運動性損傷),而聾啞學生由于自生的生理缺陷,在體育運動中受傷就更為常見了,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受到意外傷害,在很多時候是防不勝防的,它是體育教育獨特的形式,因此我們在聾生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安全教育,使學生懂得怎樣避免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怎樣進行自我保護、在發(fā)生傷害事故后知道怎樣處理。這里就如何預防體育教學中的安全事故談幾點看法。
一、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學生上課調皮,站隊時相互推撞認為好玩,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聾啞學生本身平衡協(xié)調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體損傷等安全事故,為此教師就應該在迅速制止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不僅僅讓學生明白這是錯誤的行為及其可能發(fā)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時要使每個學生都意識到這是不安全的行為,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fā)生。這樣通過一些事件的及時教育和隨時提醒使學生在思想上引起認識和重視,才能時時保持安全意識,不做有危險的事。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二、運動常識的教育
著裝舒適,便于運動。衣服要寬松合體,最好不穿鈕扣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應該穿著運動服;衣服上不要別?;铡⑿蒯?、證章等;上衣、褲子口袋里不要裝剪刀、小刀、鑰匙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不要佩帶各種金屬的玻璃的飾品,頭上不要佩帶發(fā)卡;患有近視眼的同學,如果不戴眼鏡可以上體育課,就盡量不要戴眼鏡。如果必須戴眼鏡,做動作時一定要小心。做墊上運動時,必須摘下眼鏡;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
三、加強課堂組織管理
1.教學方法多樣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認識到,教學方法不好不僅僅會引起聾啞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這樣也會引起意外事故發(fā)生的。
2.運動前要認真進行準備活動
有些學生不重視準備活動,在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時往往出現(xiàn)受傷現(xiàn)象,教師就應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明白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人體從靜止狀態(tài)進入到活動狀態(tài),需要克服其本身的惰性。為了較快地克服這種生理上的惰性,在參加體育活動前,就要做準備活動,逐漸提高神經系統(tǒng)和內臟器官的機能,使人體在正式活動和比賽一開始,就能發(fā)揮出最好的效率。正式活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還可以減少運動性傷病,如運動損傷、肌肉痙攣、運動中肝、脾疼痛等的發(fā)生率。
準備活動可分為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門性準備活動。一般性準備活動包括走、慢跑和體操練習,專門性準備活動應盡量同正式練習相似,例如在百米賽跑前,可做起跑、沖刺跑;籃球比賽前可做跑籃、行進間傳接球等專門性準備活動。跳的練習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關節(jié)容易損傷,投擲練習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損等,那么,就得根據動作技術要求重點做好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天氣寒冷時,準備活動的強度可稍大一些,持續(xù)時間可長一些,天氣炎熱時。強度和量可小些,一般以身體感到發(fā)熱和微微出汗為好。
3.教學內容要合理,動作難易程度要得當
我們知道教學難度過小對學生沒有挑戰(zhàn),也不利于幫助他們的身體發(fā)展和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難度過大對他們既難掌握又會失去自信,心理會產生障礙也容易發(fā)生事故。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去要求并教育引導學生。
4.組織管理設計要科學合理
科學合理的組織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另外組織管理的好壞也是預防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以下例舉了各種運動項目在組織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5.對學生練習中的錯誤動作應及時糾正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xiàn)錯誤的動作,錯誤的動作(既不合理的動作)往往是最容易導致身體損傷的,如不及時糾正就會變成安全隱患和導火索。所以教學中對不合理的動作應及時地指導和糾正以防對身體造成損傷。
6.要保證好場地器械的安全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fā)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見的,也是可預防的。在上課前我們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后,再進行組織教學。如:在進行跑步前,應檢查跑道上有無障礙物(如石塊、釘子等)和平整度(是否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應在無障礙物和較平整地面上跑步;在進行跳躍練習前,應檢查沙坑是否松軟,有無石塊或硬物,落地區(qū)離沙坑遠端邊緣是否太近(至少2米),利用海綿包落地區(qū)的,應檢查其厚度(至少0.4米厚)和長、寬尺寸(至少5米×3米);在進行單、雙杠活動時,應檢查器材是否牢固,如果用拉索固定的單、雙杠,應檢查拉索的松緊度,調節(jié)螺絲是否靈活,固定樁是否牢固;在球類項目活動時,應檢查場地四周二米內是否有障礙物,籃板支撐螺絲是否牢固。
四、重視“保護”教育
體育活動中的“保護”是預防傷害事故的一項關鍵性措施。做好保護可以大大降低受傷率,使學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有利于緩解恐懼心理,提高練習的效果。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和互相保護的能力。例如:讓學生了解如果在活動時向前摔倒時應順勢作前滾翻,不要用手硬撐;向后摔倒時應讓身體自然倒地,不要用手去撐地,順勢作后滾翻;在跳馬、跳箱、山羊、單杠、雙杠等體操器材教授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還應該讓學生掌握正確的保護同伴的技巧。
五、對學生充滿愛心、給予足夠的關心
一位充滿愛心的體育教師應該要熟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另外必須要細致了解學生的病史狀況,以便合理安排這類同學的體育教學內容,防止因體育教學安排不當而導致病癥出現(xiàn),引發(fā)事故。
由于聾啞學生自身的生理缺陷,缺乏言語表達能力,有時身體不適他也不知告訴老師,所以在體育課的課前、課中、課后,教師都應留心觀察他們是否有身體不適的異常表現(xiàn),以便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另外,教師還應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一些異常的情形。如有的學生因心情不好就發(fā)脾氣、情緒表現(xiàn)極不穩(wěn)定,甚至產生攻擊性行為。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既要合理的批評,同時也要善于引導,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鼓勵。
六、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后怎樣處理的教育
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傷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運動醫(yī)學常識和簡單處理方法,如運動中暑、抽筋、脫臼、急性損傷等情況的應急處理。這樣遇到問題知道在第一時間里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急救處理或治療,可以將傷害事故減小到最輕。
總之,對于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我們應以一種客觀的態(tài)度去看待,以積極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確、合理、科學的方法來預防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