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拓展性閱讀教學是閱讀文本或素材時,圍繞自己制定的研究主題,通過收集相關信息重構文本,在擴展與延伸、聯(lián)系與比較、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中生成價值的過程。教師運用拓展性閱讀喚醒與學生、文本之間的自主對話,可以使文本存活于學生頭腦,使學生習得讀書的方法、能力與習慣,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價值。然而,目前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存在著一些偏差與誤區(qū),必須予以矯正,讓其走上理性化的軌道。
[案例1]《特殊的葬禮》教學片段
師:演講要有氣勢,現(xiàn)在請這位同學演講。(生演講,略)剛才,我也寫了一篇演講詞,我也來演講(略)。
師:有沒有誰對這位總統(tǒng)有意見?
生:總統(tǒng)應該懲治工廠,讓它們不再浪費水資源。為什么只在這兒說而不采取行動呢?
師:是呀!為什么不想辦法救救瀑布?(指黑板上板書的“奄奄一息”)塞特凱達斯瀑布還沒有完全枯竭啊!如果是我們的親人,在他奄奄一息的時候,最先要做的是什么?
生:救他。
師:總統(tǒng)卻干了什么?
生:舉行葬禮。
師:葬禮一般在人死了以后舉行。瀑布還奄奄一息呢,怎么就舉行葬禮了呢?原來“20世紀80年代初,在塞特凱達斯瀑布的上游建立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瀑布的水源大減。而伊泰普水電站正是菲格雷特總統(tǒng)下令建造的?!蹦銓Υ擞惺裁聪敕?
生:菲格雷特總統(tǒng)明明知道建水電站會使瀑布消失,但他還這樣做,他不稱職。
師: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伊泰普水電站。(大屏幕出示圖片和文字)你又有什么想法?
生:我覺得建這個水電站,對巴西來說,既有好處,又沒有好處。有好處的是水電站能發(fā)電,提供能源。沒有好處的是使塞特凱達斯瀑布消亡了。
師:我們評價一個人或者一件事不是非對即錯,非此即彼。有許多事不是一下子就能說得清的。我們要占有資料,仔細閱讀,獨立思考。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孟子說的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弊屛覀円黄饘⑦@句話記在心中。
[診斷]畫蛇添足,為多元而多元
以上是07年《小學語文教師》上的一個片段。教師以演講引發(fā)學生評議總統(tǒng),“只說不做”“不稱職”“既有好處又沒有好處”,在多元感悟中基本達到教學目標了,也較有教學價值。但是教師與學生研討時間長,用情較深,換來的是因補充的資料而告訴孩子:“評價一個人或事情不是非對就錯,書上講的也不一定對?!鼻懊尜M九牛二虎之力形成的結論被老師全盤否定!這不是畫蛇添足,為了多元而多元嗎?原本是“課已盡,意猶存”的效果,成了“陷入混亂,不知所措”的局面。
[矯正]補充文本,深化主旨
拓展性閱讀教學要從教材出發(fā),抓住教材與課外資源存在的聯(lián)接點,輻射開去,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和健康的審美教育,豐富學生的閱讀底蘊。我在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時,也補充拓展了這段文字,并把教學目標“認識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作為教學的立足點與歸宿點。以“同學們想知道今天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嗎?”在學生渴望的眼神中,我出示了一組近來學生家長參觀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時拍攝的照片。當學生看到“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依然風景如畫,氣勢也很雄偉”時,教師追問:“《特殊的葬禮》‘特殊在哪里?”于是學生精彩紛呈地答道:“這是葬禮舉行得比較及時的結果,也是總統(tǒng)與人民的功勞啊!”“葬禮喚醒了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大家真正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了!”至此,因幾張新照片的補充在自然而然中拓展了文本的意義,較好地實現(xiàn)了教學的目標,深化了文本的主旨。
[案例2]《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片段
師:自由讀讀這一段,看看哪個詞語最能體現(xiàn)這群抗洪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
生:(讀后交流)全然不顧。
師: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生:一點都不顧的樣子。
師:戰(zhàn)士們?nèi)徊活櫴裁?聯(lián)系課文說一說。
生1: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nèi)徊活櫋?/p>
生2:渾身上下傷痕累累,他們?nèi)徊活櫋?/p>
[診斷]內(nèi)化外現(xiàn),缺失意義
教師抓住“全然不顧”讓學生感悟抗洪戰(zhàn)士大堤搶險時的光輝形象無疑是正確的,但是聽課時總有一種“膚淺”的感覺,即學生的思維沒有真正地打開,對“全然不顧”的語言因素沒有真正內(nèi)化與外現(xiàn),甚至缺失一種文本意義上的建構與課堂的靈動生成。
[矯正]預設“困難”,外化語言
教師應該充分預設戰(zhàn)士面對困難表現(xiàn)出大無畏精神的材料,在用“全然不顧”說話訓練時,當學生說完書本上的事例后,出示這樣一段文字:“有一位將軍說道:‘幾天來,全團有6人被擔架抬下大堤后拔掉正在輸液的針頭,又跑回大堤,7人砸掉了指甲,28人腳和手受傷,56人次中暑暈倒,都堅持不下火線……”教師結合課文因材引導:“找一找英勇的戰(zhàn)士們遇到了什么困難?”拓展的材料為學生找到了遇到困難的結合點,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被砸掉了指甲,留著鮮血,他們?nèi)徊活櫋!薄皯?zhàn)士們累得筋疲力盡,暈倒在大堤上,竟全然不顧,一醒來就投入了搶險戰(zhàn)斗?!痹诟形蛴⑿坌蜗蟮幕A上,深入閱讀重點句子,朗讀出這種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語言訓練需要聯(lián)系文本,甚至必要的數(shù)字補充,勾連已有材料的生動形象,使語言的內(nèi)化與外顯得到有效的照應與生發(fā),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案例3]《望月》教學片段
師:小外甥與舅舅僅僅對了這幾首詩嗎?
生:不是,后面有一個省略號。
師:你們能夠幫助補充嗎?
生: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師:好。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請同學來讀一讀。出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p>
師:讓我們分外甥隊與舅舅隊進行對詩,第1、2組為外甥隊,3、4組為舅舅隊,好嗎?(略)
[診斷]蜻蜓點水,過程缺失
學生理解文中詩句,在對詩過程中,兩隊比較努力,氣氛比較活躍。但是學生補充的詩句僅一句,就草草收兵,忽視了對詩的過程與評價,積累要先感悟,蜻蜓點水式地走教案,導致語言積累與感悟的不到位,甚至發(fā)生了價值偏差。
[矯正]適度鋪墊,激勵評價
教師在要求學生補充有關月亮的詩句時,學生搜腸刮肚,也就是那么一句,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師缺少預先布置學生收集古詩的要求。積累古詩要給予適量的時間去背誦和練習,變作秀的背詩為課前的收集、課堂背誦的鋪墊,給予細節(jié)的預設與生成,例如“細化為三個回合,第一回合外甥組出詩,舅舅組應對;第二回合舅舅組出詩,外甥組應答;第三回合教師出詩,各組搶答?!边@就避免了積累的不足、尷尬。最后,教師要跟上評價語言:“即使是同一個月亮,在不同的情景中,寄托著詩人的感情也是不同的?!痹诩钪袉酒饘W生學習的情趣,真正推進學生語言學習的達成。
綜上所述,拓展性閱讀教學是演繹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自主對話的過程,是實現(xiàn)閱讀教學價值有效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與策略。語文教師只有充分研讀文本等素材,針對學生年齡特點與語文階段要求,預設彈性的教學流程,把握教學細節(jié)的精彩生成,才能真正走出目標偏差、價值缺失、語言失落的誤區(qū),走上拓展教學理性化的軌道。
(作者單位:吳江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