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瑛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學期,復習成為課堂的主宰.“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系統(tǒng)掌握,全面提高,綜合運用;同時,復習又可以彌補學生平時學習中的漏缺環(huán)節(jié).然而,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也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正如學生說的“重復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陳舊單調的“練習—講授—模擬考試”的復習模式,學生自然心生煩悶倦怠,課堂也常常出現(xiàn)“教師啟而不發(fā),學生懶而不答”的死氣沉沉的尷尬之境.怎樣打破復習課堂氣氛沉悶之堅冰,讓復習課也能精彩紛呈,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結合本人教學工作實際,下面談點粗淺的認識與體會.
1.用激情點燃課堂
課堂上總是一個腔調,一個語速,沒有節(jié)奏,沒有重音,沒有起伏,學生聽著很容易懨懨欲睡.沒有激情的課堂,就如一潭死水,沒有生機.記得有位哲人說過,每個學生的思想猶如一堆干柴,我們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激情讓他們熊熊燃燒.這使筆者想起一個故事:多年前,波蘭一位著名女演員來到英國,幾位淑女請她夫婦吃飯,飯間淑女們請女演員朗誦一段臺詞.于是女演員聲情并茂地朗誦起來,幾位淑女雖然都不懂波蘭語,但都掉下了眼淚.這時女演員的丈夫大笑了起來,大家都很詫異,原來女演員朗誦的是手上的菜單.這個故事雖然不是教學中的案例,但從中得出一個結論,情感是可以傳染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常常能夠喚起聽者的共鳴.同樣的道理,如果教師能以飽滿的熱情、全神貫注于所講的復習內容中,講起來辭懇情切,興致勃勃,神采飛揚,學生自然聽得津津有味.激情點燃的課堂教學,才會閃現(xiàn)智慧之光,理想之魅,才會在學生心中塑起一座人生豐碑.
2.用幽默調劑課堂
教育家海因?雷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shù)靥岢龈菀鬃屓私邮?”復習內容不像新課有吸引力,學生容易失去興趣,感到枯燥.教師以幽默風趣、繪聲繪色的語言或戲弄夸張、惟妙惟肖的動作進行復習教學,可以讓學生沉浸于暖色情調.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又能使學生對復習內容產(chǎn)生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享受到學習之樂,課堂之甜.如在復習“無氧呼吸”時,學生很容易將人體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寫成酒精,為糾正這一錯誤,筆者開玩笑地說:“有些同學具有特異功能,能像酵母菌一樣通過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那同學們以后想喝酒時就不要再買酒了,屏住呼吸不就可以了嗎.”并補充一句:“到時酒廠可就要倒閉了,小心找你算賬.”學生朗朗地笑開了,上課的興趣也上來了.科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通過我們的幽默語言,讓學生感受到復習的快樂,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精妙,讓學生發(fā)出生命的笑聲,讓課堂出現(xiàn)精彩的一刻.
3.讓興趣照亮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會積極地進行思考,才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只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復習質量和效率.例如,在復習“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時,若采取照本宣科的方法來強迫學生記憶的話,學生不一定能記得住.筆者采用了比賽的辦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一塊濕抹布在黑板上劃了四個水圈,要求學生在不能擦干水圈的前提下,想出能讓水圈盡快變干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派兩人上臺做代表,看哪個小組能最快弄干水圈.全班學生都很興奮,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來讓水圈變干.再由學生歸納出他們的方法,從而總結出知識點并能牢牢記住.采取直觀形象的方法,通過競賽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到了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從學生感興趣的基點出發(fā),可以很好地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沉淀,形成學習平臺,避免枯燥帶來的厭煩感,從而幫助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復習中.而且學生處在這種放松的狀態(tài)中,有利于教師準確地把握復習的基點,了解學生,有助于面向全體、查漏補缺.學生在這樣一種很愉悅的氛圍中,很自然的就把這個單元中細碎的各個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達到有效喚起回憶的效果.
4.讓實驗激活課堂
著名科學家付鷹先生曾經(jīng)指出:“科學是實驗的科學,只有實驗才是最高法庭.”實驗對知識的理解同樣重要.但有的教師除了教學大綱要求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不愿多做實驗,認為耽誤時間.其實在緊張的復習階段,結合教材的重、難點,補充一些實驗,可以使枯燥問題形象化,重點知識趣味化,給緊張的復習帶來一點“輕松”,活躍課堂氣氛,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和動手做實驗,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復習實驗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情境讓學生研究實驗問題,在課本的基礎上鞏固拓寬.比如:復習“密度的測量”時,如果只局限于書本上的,只用天平與量筒測量,學生的思維就得不到發(fā)展.在復習課的教學中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有的學生用彈簧秤測固體的重力,再根據(jù)公式m=G/g算出固體的質量,用排液法測出固體體積,最后算出固體的密度.有的學生用彈簧秤測出物重G和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秤的拉力,算出物體體積V,再根據(jù)G/g算出物體的質量計算密度.有的學生說:“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密度大于水的物質,若物質的密度小于水的怎么辦?”然后得意洋洋地拿出自己的實驗方案,他共設計了六種實驗方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實驗復習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日常生活的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因選用不同的實驗器材去探究科學奧秘而產(chǎn)生親切感和成功感.
5.讓學生主導課堂
復習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在這個求知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復習中切忌喧賓奪主,不要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配角變?yōu)橹鹘?如在“生物、地球”這些內容的復習中,教師可把單調的知識點講授課變成“今天我來當老師”的活動復習課,把“今天我來當老師”的主講人設定為一些學困生(教師可私下幫助他們制定一個有一定質量的備課方案).讓優(yōu)秀生幫助學困生進行一些知識體系的設計,中間生充當課堂提問的對象.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有不同的分工,有針對性地學習知識.學困生想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在課前一定帶著積極的心態(tài)按照備課方案不斷練習,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因此,加大了學困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效率.中間生會帶著一種檢測自己和比賽的心態(tài)學習.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既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學生心中積滿了更多的成就感.充分發(fā)揮、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復習課課堂效率.在去年的復習中,筆者就采取了這樣的教學方法,同以前的復習課相比,課堂氛圍更加活躍,90%的學生當堂就記住了所有的知識.課下許多學生都對這種復習方法表示非常喜愛.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條件,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需引領、點撥、幫助學生,而不是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如此,學生就從心底感到復習是自己的事,享受到復習的成功之樂.
無論我們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復習,都要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要積極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使學生成為復習課堂的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復習全過程,進行自主探究.復習課同樣可以很精彩!
(責任編輯: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