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華,周文明 (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尸檢發(fā)現右睪丸動脈變異1例
龍 華,周文明 (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右睪丸動脈變異;尸檢;腎動脈
作者在解剖一具男尸時,發(fā)現右睪丸動脈起點異常,并對其進行解剖觀測?,F報道如下。
1右腎動脈、2異位右睪丸動脈、3下腔靜脈、4左腎、5左睪丸靜脈、6左睪丸動脈、7右睪丸靜脈、8右腎、9左輸尿管、10腹主動脈、11右輸尿管。 圖1 右睪丸動脈異位圖
10%福爾馬林固定成年男尸一具,年齡約40~50歲,身長167cm。常規(guī)方法解剖腹部時發(fā)現腹膜后隙存在血管變異,仔細觀察其行徑,并測量其外徑和長度。在解剖腹膜后隙時發(fā)現:右側睪丸動脈起始于右腎動脈,右側睪丸靜脈正常匯入下腔靜脈。右側睪丸動脈(長度:42cm,直徑:0.15cm) 在其距腎動脈起始1.5cm 處以銳角起自于腎動脈(見圖1),經腰大肌和輸尿管前面,在右腎靜脈與輸尿管交叉處與靜脈伴行后向外下行進入右腹股溝管至右側睪丸。正常情況下,男性的右側睪丸動脈以銳角起始于腹主動脈前外側壁,位于腎動脈的下方,經過腰大肌的前方外下行進入腹股溝管到睪丸;其靜脈與相應的動脈伴行,以銳角匯入下腔靜脈。觀察左側睪丸動脈及靜脈,其起始及走行未見異常。
有左側腎和睪丸右側血管變異[1]、右側睪丸動脈、靜脈都變異[2]的報道,未見只有右睪丸動脈變異的報道,本文資料有助于積累人體解剖學的變異資料。其臨床意義在于:①影像學上,應注意避免誤診為病理改變或其他異常改變,需與輸尿管異位相鑒別;②臨床做腹部手術時,如主動脈分流術、腎切除術、門脈高壓分流術等,應考慮到右側睪丸動脈變異的可能,避免損傷右側睪丸動脈而增加手術難度。腎和睪丸血管變異少見,但變異的方式卻極多,希望本文能給臨床手術提供解剖學參考,避免造成出血或睪丸缺血性壞死等嚴重后果。
[1]馬軍,周思,于蘭,等.左側腎和睪丸血管變異1例[J]. 局部手術學雜志,2008,13(6):393.
[2]熊懷林. 右側睪丸血管變異1例[J]. 滬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28(5):37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09.04.023
R322.1
B
1673-1409(2009)04-R051-01
2009-10-22
龍華(1973-),男,湖北公安人,技師,從事解剖學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