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興華
目前,高職老師在教學中普遍遇到的問題是高職學生生源素質(zhì)要低于普高學生生源素質(zhì),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必須重新思考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新的課堂教學方式的設計。這種新型課堂設計要求是: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并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共同交流,分享產(chǎn)生的新思想。新型課堂設計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個人能力;挖掘?qū)W生自身潛力,使學生樹立積極人生觀;通過學習,改善學生自身狀況,使其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成員,并最終有能力承擔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為建立富足、和諧的社會作出貢獻?;谶@樣的目的從事課堂教學設計,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重視課前準備,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新的課堂教學設計必須從課堂開始前就著手準備,為建立融洽的氛圍,使學生能自由地在老師教的主題上與老師產(chǎn)生互動做好良好的心理準備。首先,老師要以身作則,早點到班是極其重要的。其次,在開始上課之前,不要在教室里空等,請做下列事情:展示未來社會禮儀,如與學生握手,以公務性的“早上好”迎接學生,稱呼每一位學生的名字,在他們走進教室的時候與他們進行目光接觸,目的是模擬一種社會商務環(huán)境,給學生們做示范,讓學生感覺到自身尊嚴所在,讓學生感覺新奇從而達到和諧師生關系的目的,使學生帶著輕松和愉快的心情進入課堂。最后,如遇學生遲到,應強調(diào)準時:老師可以通過感謝準時前來上課的學生強調(diào)準時的重要性。課程開始后,禮貌地向來晚了的學生指出他們遲到了,堅決杜絕當眾訓斥學生,并盡力使他們承諾下次上課時不再遲到。同時學生進教室時,記住學生的名字,稱呼學生的名字,使學生知道老師對他們的個人關注。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
積極引導與激發(fā)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的設計中來,同時注意課堂環(huán)境的安排,提問的方式與等待,包括老師的語言與眼神,老師的站姿與舉動,這些都極其重要,在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參與機會的同時要學會等待!老師一個問題的提出,如果感覺一個學生很難回答,應鼓勵他們發(fā)揮二到四人群體的智慧,由他們共同協(xié)商,并推舉一人來回答問題,這樣就消除了學生怕回答問題的恐懼感,但要注意:老師不要隨便否定學生的結(jié)論,要鼓勵學生去想,答案的80%要來自于學生,老師再去給學生總結(jié),學生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是有參與、有貢獻的,這樣學生就希望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傊?老師怎樣通過一堂課把學生拉進來,這是需要老師認真思考的。課堂是屬于學生的而不僅是老師的,不是老師的“一言堂”,而是通過和諧和民主來給學生一種全新的感覺。
三、尊重學生主體,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
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認真傾聽每位學生的發(fā)言與想法;在講課時與學生保持較近的距離,目光直視學生;如果學生回答不正確,不應批評指責,而要委婉引導;關注每一位學生,尤其是一些不發(fā)言的學生,在觀察到他們有表達愿望時應主動邀請他們講話;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在學生面前成為一個有弱點的人,從感覺上解除學生對老師的敬畏感,使學生認為自己只要努力也能趕上老師的認識水平,因為老師也有弱點;要允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臨時提出修改意見,不要一味地為了追求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而訓斥學生干擾了老師的教學進度,這樣會打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要始終面帶笑容和學生交流。
四、關注每位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
對學生多一些贊揚與鼓勵,問題提出后,老師不要隨便給出答案,那樣會剝奪學生獨立思考的樂趣和成就感;要微笑面對學生,鼓勵恰當而合理;鼓勵思考與分享:鼓勵學生相互之間分享,與全班分享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解決方案,這樣他們就能夠看到,一個問題可以用很多種不同的方式成功地予以解決。幫助學生挑戰(zhàn)自己,課堂設計是以鼓勵學生突破表達的恐懼、承擔積極的風險為基礎的;鼓勵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合作,發(fā)揮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榮譽屬于他們所在的小組,對他們的回答,要求全班給予鼓聲;將課堂定位由“教師—直接指導”調(diào)整為加強“學生—學生”互動。小組合作有助于為學生提供更多表達與主動學習機會,加強合作學習,以減少學生個人面對失敗的恐懼心理。通過鼓勵讓學生明白,在課堂上沒有差學生,只有個性特點不同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無窮的潛能,只有激發(fā)才能釋放。
總之,高職課堂教學的設計好不好,學生是否自覺自愿地去聽,教學反饋的情況好不好,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為此我們要運用新課程的理念去重新思考。要重視課前準備,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尊重學生主體,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關注每位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高職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落實到實處。
(作者單位:泰州廣播電視大學泰興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