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艷華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校在護理教育方面正在進行新的探索。項目教學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把學生變?yōu)榻虒W主體。項目教學的題目接近實際,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符合學生的要求;項目教學能夠使學生學會與不同層次同學的合作,并在合作過程中學會適當?shù)男袨榉绞?項目教學的最終成果能夠讓每一位參與者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
【關鍵詞】護理 英語 項目教學
一、項目教學的概念、目的及意義
項目教學最早源于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論。他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與教育》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即思考和體驗。他強調,教育的最終目標應該是每個人的個性發(fā)展結果,而這種發(fā)展的過程是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密不可分的。杜威認為,學生培養(yǎng)認知能力的關鍵之一是學會自我組織和對自己承擔責任。以杜威理論為基礎的項目教學始于德國上世紀的70年代,此后一直擁有廣泛的發(fā)展空間,確立了在德國學校教育中的地位。項目教學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承擔一個計劃,這個計劃要與社會實踐緊密聯(lián)系,其突出特點是教師與學生的緊密合作。教學法專家克魯姆總結出項目教學的基本要素:項目教學的計劃雖然由師生共同設計,但是學生應該是實施項目的主體,教師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是一個幫助者。項目教學將課堂引入社會,將社會引入課堂。
我們將項目教學與課堂教學加以比較,總結出各自的特色所在。
在醫(yī)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存在著教學內容和教材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等問題,有些教師只會照本宣科,其授課信息量遠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醫(yī)學英語教學引入創(chuàng)新機制、創(chuàng)新素質,推動醫(yī)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把學生變?yōu)榻虒W主體,這是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推廣項目教學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嘗試。
二、項目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1.第一階段:項目設計
項目教學法初次在醫(yī)學英語教學中實施,項目的題目暫時由教師根據教學實踐需要來設計,但學習方法、實施方案由學生自己設計。隨著項目教學實施的逐漸完善,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項目的題目,設置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如“The nursing of patient with diabetes”。教師首先了解學生對此項目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建議。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逐步設計自己的實施方案。教師啟發(fā)和幫助學生設計項目活動中要調查和解決的問題。
2.第二階段:圍繞項目展開活動
學生分組按照自己的實施方案逐步完善自己的項目活動。教師予以幫助,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3.第三階段:項目匯報及總結
在第一、二階段的基礎上,由教師安排每兩周進行一次項目活動匯報及總結。項目匯報時,讓學生們分組展示自己針對項目開展活動的全部成果,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學會的東西,并分享他人成果的快樂。教師與學生共同評議小組學習績效,使學習者不斷受到激勵,同時獲得項目教學的反饋并及時調整學習計劃,激發(fā)學生新的興趣,轉向新的項目活動。學生項目匯報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內容加以補充說明,既豐富了學生項目匯報的內容及形式,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護理英語項目教學的分析
1.教學模式靈活多樣
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模式,“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模擬工作情景教學模式,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設計的課堂教學程序;
開放型教學模式,教師教學不再局限于教室,實訓室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空間。
2.教學方式有學生利于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
一方面,使學生們對自己所要做得項目目前在國內外的進展有個大概地了解,另一方面,使學生們掌握了文獻查閱得手段及方法,為日后進行科研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文獻查閱之后,在教師的指導啟發(fā)下,每組獨立完成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先由學生們通過多種方式諸如圖書館、光盤、Internet等查閱與項目有關的理論內容、新技術、新方法,認真思考、分析、討論,若不成功,再由教師進行具體分析,最后對獲得到的結果進行準確的判斷并給予充分而嚴謹?shù)挠懻摲治?得出準確可靠的結論。啟發(fā)式教學,不僅使學生們學會知識,而且會學知識,培養(yǎng)探求科學知識的興趣和欲望,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學生們技能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科研素質得到了培養(yǎng),心理和意志也等到了磨練??傊?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3.教師角色的轉變
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教學并不是削弱了教師的作用,而是對教師的能力、教學方法和知識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由原來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椤皩W生顧問”和“教練”,即學習資源的設計者和提供者、學習過程的參謀、選擇學習內容得導航者、學習活動的評議者和學習效績的評估者。從學生的角度和目的出發(fā),應教學生采取行動的步驟和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產生創(chuàng)造成果。
4.倡導激勵和競爭
項目教學體制使得教師改變被動授課為主動授課,樹立競爭和憂患意識,它倡導教師樹立認真負責的教學理念,督促教師盡職盡責,要求教師不斷豐富本專業(yè)的知識,拓寬本專業(yè)的知識面和知識視野,嫻熟地掌握本專業(yè)的一些高精尖的技能與技巧,不斷積累科研實踐經驗,走在教學科研的最前列。學生們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此種教學機制使得教師教、學生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了提高,教學相長,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Dewey, J. Demokratie and Erziehung[M]. Braunschweig:Westermann, 1916.
[2]Krumm, H.J.Unterrichtsprojekte[J]. Fremdsprachen Deutsch, 1991, (4):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