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
模擬演練
祭奠、踏青、農事……清明節(jié)前夕,全國各地的人們在這個有著兩千多年傳統的節(jié)日里開展著各種形式的活動。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祭奠先烈成為今年中國人清明節(jié)的重要內容。
中央文明辦組織開展的“網上祭先烈”活動推出一周后,全國各地登陸中國文明網祭拜革命先烈的網民超過300萬人,發(fā)表感言22萬余條,其中各地中小學生積極踴躍參與“網上祭先烈”活動。對青少年來說,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清明祭拜先烈,無論是走到烈士陵園,為他們獻上一束花,還是用鍵盤、用鼠標來鞠上三個躬,獻花留言,都不失為一堂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課。
不同于以往的是,祭奠活動除了追思和緬懷外,更多了幾分愛國情懷和歷史責任,蕩滌著一股強勁的民族精神。因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應該繼承遺志,肩負起建設繁榮、富強、文明祖國的責任和使命,讓悲劇不再重演,讓五星紅旗永遠高高地飄揚在亞洲東方,讓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請根據以上材料內容,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存異求同
通過這則時事新聞材料,我們可以提煉出“懷念”、“感恩”、“紅色記憶”、“愛國情懷”、“化悲痛為力量”、“珍惜”、“責任”、“繼承與發(fā)展”等觀點,這與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題有契合之處,對此類文章我們該如何去寫作,如何獲得高分呢?下面我就以2008年福建福州中考作文為例,來與大家一起探討。
呵護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的責任;孝敬父母,讓父母安享天倫之樂,是兒女的責任;因材施教,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責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學生的責任……生活中缺了一份責任心,失敗與罪惡就容易與你作伴;學習中少了一份責任心,進步與成功就往往離你遠去……
請以“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①字數600左右;②不能使用本試卷閱讀題的材料作為寫作內容。
導引點撥
作為一篇“材料+命題”形式的作文,作文題目已經規(guī)定,無法更改,我們只能研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得啟示。通過分析來看,責任是人人都有,并且各有不同,然而一旦失去責任心就會有危害;要求寫成議論文,且不能使用本試卷閱讀題的材料作為寫作內容……只有我們明確了一些顯性和隱性的信息,在寫作時才不會偏題、跑題。
一、緊扣題目,精心選材。就這篇中考作文來說,題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因此我們在選材時必須選取最能體現責任心的具體事例,如,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時,武警官兵、教師、醫(yī)務工作者的高度責任心,從正面來論證:也可以選取那些沒有責任心的事例,如,黑心的建筑商偷工減料導致樓房倒塌;不法企業(yè)向食品里添加化工原料等,從反面來論證;還可以從正反兩方面結合來進行論證,在對比中使中心論點更加鮮明突出。
二、語言流臨,簡練生動。議論文的語言要求準確嚴謹,不能啰嗦含糊,似是而非。如,“我認為”、“一般說來”、“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小部分人的不良行為”、“不是有不少人這樣去干嗎?”等,是全稱還是特稱,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要以偏概全,把個別人的不良行為加到全體人員身上。同時語言上還要生動有力,可以使用比喻、對比、排比、引用等修辭方法,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佳作工坊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議論文)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辛辣,因為責任心,它變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為責任心,它變得悅耳;生活如畫,或明麗,或素雅,因為責任心,它變得美麗……
責任心是一面能讓你看到自己心靈的明鏡,能折射出你的靈魂。在做一件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時,你的責任心存在與否,將折射出你靈魂的崇高或卑劣。當你斥責他人對你不守承諾時,可別忘了看看鏡中的自己是否被一層陰影所籠罩。
責任心更是一架帶你走向美的云梯。如果把你比作花園,一座五彩繽紛、百花爭艷、時刻被艷陽所照耀的花園的話,那你身上各種各樣的優(yōu)良品質便是一朵朵嬌美的鮮花,裝飾著花園。此時此刻,責任心將化成一道清澈的細流,靜靜地滋潤著花草,給你的花園添上了靈動的一筆。
是的,你想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嗎?那么,請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從學會承擔責任開始吧!當你把責任裝在心里時,你就會做好每一件事,你就會成功,你就會快樂無比。如果你在做事時虎頭蛇尾、丟三落四或者不以為然,不認真去做,那么就會給你身邊的人帶來許多不便。
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1920年,美國有個11歲的男孩蹋足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12.5美元。父親借給他12.5美元,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但要求男孩一年后還錢。從此,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夠了12.5美元,把錢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的羅納德·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大連市有位普通的巴士司機叫黃志全,他在行車途中心臟病突發(fā),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停在路邊,用最后的力氣提起手動車閘;把車門打開,請乘客安全地下車;將發(fā)動機熄火,確保車輛與乘客的安全。做完了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是一個平凡到了底,卻偉大到了極限的普通人,他用生命告訴我們:一個人要保持對職業(yè)的敬重、忠誠與盡職,不可能全靠興趣愛好,不可能全靠金錢、壓力、制度,但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責任心。
漫漫人生旅途我們要一步一步地走好,沿途采摘勝利的果實或是遭遇失利的荊棘時都莫忘了責任心。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吧,有責任心為我們保駕護航,那么我們踏上的將是一條通向成功的人生旅途!
特色簡析
文章一開始運用比喻和排比,寫出責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開門見山,直入主題。接下來運用比喻,先從反面,又從正面來形象地說出了責任心的作用,亮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的中心論點,然后舉兩個具體的事例,從外國到中國,從偉人到平民,不論是誰,責任都是必不可少。全文思路清晰流暢,中心論點鮮明突出,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責編:張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