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佳隆
天命之年,南下廣東,這讓王榮自己都感到“意外”。
6月12日,51歲的王榮被平調(diào)廣東擔任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此消息曾讓外界感到突然。此前王榮的仕途履歷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江蘇。無疑,深圳、廣東對于他來說是有些陌生的。
7月9日,在深圳市政府的一次會議上,王榮回想起一個月前的“突擊任命”頗為感慨:“我到深圳來工作真的是相當突然,前后從接到通知到深圳來履行完代市長的手續(xù),大概也就是2天時間,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p>
此番感想說明了直到6月10日,中央才正式?jīng)Q定王榮立即“鵬城履新”,而僅在2天之前的6月8日。中央紀委通過官方渠道公布,原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許宗衡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diào)查。
于幼軍、許宗衡這兩位深圳前任市長的落馬讓深圳處在風口浪尖。前任倒地,繼任補缺,王榮將如何繼續(xù)扛起深圳改革排頭兵的大旗備受外界關注。而甫一上任,擺在王榮面前的是一道如何推進深圳各領域改革的難題。
重拾深圳改革信心
六月的蘇州依然清爽宜人,六月的深圳卻已是驕陽似火。
與不太適應天氣相比,王榮似乎更關心如何讓剛經(jīng)歷過“一喜一驚”的深圳干部重拾改革的信心。
在7月9日的深圳市政府會議上,王榮特別要求深圳干部:“‘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為,要進一步振奮精神,以高昂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投身工作?!?/p>
6月初,記者在深圳采訪期間,無論官員還是民眾還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因為此前5月下旬,國務院剛剛批復了《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下稱“綜改方案”)。
5月31日,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在貫徹“綜改方案”工作會議上還十分興奮地說。國務院批復“綜改方案”是深圳發(fā)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圳的一份特殊關心與支持,也是一份特殊的鼓勵和鞭策。
“過去改革有些阻力,而如今深圳有了‘尚方寶劍。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改革,純粹是地方行為,而現(xiàn)在中央認可了這些改革探索?!鄙钲谑猩缈圃狐h組書記、院長樂正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
然而,緊隨其后,許宗衡案的東窗事發(fā),猶如給深圳政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讓不少深圳的官員感到吃驚。6月11日,中央組織部官方渠道再次證實,許宗衡因嚴重違紀,中央已經(jīng)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現(xiàn)正在按程序辦理。
自1993年進入深圳市委組織部系統(tǒng),2000年成為深圳市委常委,再到2005年成為深圳市長,在16年的時間里,許宗衡可謂“官運亨通,平步青云”。深圳當?shù)刂槿耸扛嬖V《中國經(jīng)濟周刊》,不少深圳官員、企業(yè)家與許宗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許案究竟會不會演變?yōu)橐粋€窩案仍不明朗,但受惠于許宗衡的商人和官員絕非少數(shù)。
“王榮代市長很擔心深圳的干部由于受到許案的影響,在推進改革的問題上縮手縮腳,畢竟‘綜改方案的最終批復是許宗衡在任時完成的,”上述知情人士說。
王榮7月9日的一番表態(tài)穩(wěn)定了干部的情緒,他鼓勵干部應該更大膽地進行改革,他坦言:“‘綜改方案是中央給的改革環(huán)境而非指定的工作,不要抱著‘綜改方案,要拓展改革?!?/p>
顯而易見,作為國家戰(zhàn)略布局,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的目標絕不會因為某位官員的沉浮而動搖。今年6月末,《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實施方案》正式出臺,成為“綜改方案”的具體落實文件。
即便如此,對王榮來說,如何破解深圳多年積累下來的政改難題考驗著他的施政能力。
行政改革成為“突破口”
《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發(fā)展報告(2009)》藍皮書這樣評價深圳在改革開放歷史中的特殊意義:深圳充分運用中央賦予的改革試驗權,跳出“現(xiàn)行體制之外”,為全國改革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和有益借鑒,在體制改革中發(fā)揮了重要的“試驗場”作用。
如果說此前29年,深圳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中擔負“試驗場”作用的話,而如今,深圳要在行政體制改革中再次“試水”。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綜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今年改革的關鍵所在?!贝饲?,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在一次內(nèi)部談話中對深圳改革指明了方向。
“29年前,深圳獲得經(jīng)濟特區(qū)的‘頭銜,在全國范圍內(nèi)率先進行了經(jīng)濟體制改革,”樂正這樣告訴記者:“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遇到新的問題、新的形勢,這種情況下,經(jīng)濟體制改革已經(jīng)遠遠不夠,包括行政管理體制、社會文化體制都需要改革,進而形成了綜合配套改革的要求。”然而,與經(jīng)濟體制改革相比,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難度要大很多。
記者對比了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兩份綜改方案,發(fā)現(xiàn)深圳的綜改方案特別強調(diào)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對于深圳長遠發(fā)展的至關重要性。這一特點也被外界解讀為,深圳將成為我國行政改革的“試驗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被放在率先改革的特殊位置,然而,截至目前,行政機構內(nèi)部的自我改革究竟如何推進,在全國范圍并沒有一個十分成功的范例,足見改革之難。事實上,對于深圳來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話題早在6年前就備受爭議過。
一位曾參與改革的官員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02年、2003年,深圳曾提出過政改方案,但由于被某些人士解讀為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引起了中央有關領導的注意,致使改革嘎然而止,無果而終?!?/p>
2003年,時任深圳市長的于幼軍在廣東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坦言,深圳即將成為中國惟一推行“行政權三分”試點改革的城市。旋即,外界對于中國行政改革將“自下而上”進行的評論不絕于耳,深圳改革的話題再次處于“風口浪尖”。
如今回想起來,當年深圳市長于幼軍的“高調(diào)”言論換來的卻是長達六年的“靜默期”,直到此次“綜改方案”獲批才被再次想起。
所謂“行政權三分”的設計方案是指,對政府部門進行撤并和調(diào)整,設置若干決策局、執(zhí)行局和一個監(jiān)察局。而決策局只有決策權沒有執(zhí)行權;執(zhí)行局只有執(zhí)行權沒有決策權,監(jiān)察局和審計局將作為監(jiān)督部門直屬市長管轄。
事實上,一旦“決策、執(zhí)行、監(jiān)察”分開的“行政權三分”方案落實施行,意味著深圳將對政府部門進行撤并和調(diào)整,這樣的改革必將觸動一部分人的奶酪,在改革問題上舍與得的較量或許會成為改革本身的阻礙,這是王榮必須面對的問題。
觸動“利益集團”考驗王榮
“經(jīng)濟體制改革是把蛋糕做大的工作,行政體制改革是個切蛋糕的工作。發(fā)展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改革是會得罪人的事情。”深圳市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樂正向記者這樣解釋了行政體制改革與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本質(zhì)區(qū)別。
目前,擺在劉玉浦、王榮面前的恰恰是一份“切蛋糕”的工作,而這
又是一份會“得罪人”的工作,無論是難度、阻力還是風險似乎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簡單。
深圳大學中國特區(qū)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鐘堅認為:“深圳政改的目標是實現(xiàn)服務型的政府,政府應該學會放權,讓市場能夠完成的真正讓市場來完成,政府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職能,比如提供公共產(chǎn)品。而目前的現(xiàn)狀是,一些政府部門與市場主體有利益糾葛,這讓行政改革本身遭遇阻力?!?/p>
《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發(fā)展報告(2009)》藍皮書指出,深圳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難度加大。目前改革攻堅面臨相對固化的“利益格局”,許多重點改革領域亟待突破。深圳進入了改革攻堅和全方位改革的新的關鍵時期。今天的改革難度更大、阻力更大、風險更大。
一位熟悉王榮的蘇州官員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王榮書記有很強的協(xié)調(diào)能力,特別在經(jīng)濟工作方面,但他畢竟沒有離開過江蘇,能否適應深圳的工作環(huán)境,能否帶領深圳干部推動行政體制改革目前真的很難判斷?!?/p>
記者查閱了近年來深圳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的“成績”,確實只能用寥寥可數(shù)來形容。例如,成立行業(yè)協(xié)會服務署(2004年)、改革辦公室(2005年)和市政府服務大廳(2004年),推行電子政務等,改革重大投資項目審批制度(2006年)。
“這些改革僅僅是一些皮毛,并沒有觸及改革利益的核心問題,”鐘堅對《中國經(jīng)濟周刊》表示,“相比過去三十年的改革,目前深圳改革已經(jīng)進入深水區(qū),面臨更大的困難,改革者也面臨著一些政治風險。這會讓改革和改革者更樂于守成,更趨于保守?!?/p>
作為深圳市政府智囊機構負責人的樂正深諳改革之難,他向《中國經(jīng)濟周刊》坦言:“現(xiàn)在深圳改革的最大阻礙來自于因‘部門利益膨脹而出現(xiàn)的‘利益集團。從改革初期的‘觀念之爭到如今的‘利益之爭,改革的空間越來越小,力主改革者往往會觸及政治上的風險,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就會產(chǎn)生深層次的矛盾,使得改革者舉步維艱,付出巨大的犧牲?!?/p>
但樂正也表示,不能因此而對未來改革持消極態(tài)度。他認為,深圳還是比較愿意改革的城市,還是有一批人敢想敢干的。
事實也證明,王榮履新一個月來,曾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高舉改革開放的大旗”、“改革的步子不能?!钡龋麑⑷绾污`行這些表態(tài),更是值得人們用時間去等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