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工儀表與測量》是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電工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是維修電工高技能人才動手操作的理論依據。培養(yǎng)應用型高技能人才是我們職業(yè)學校面臨的新課題。我在《電工儀表與測量》教學中更新觀念,改革傳統(tǒng)課堂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既注重理論教學又注重實踐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電工儀表與測量 一體化教學 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應用所學的知識。《電工儀表與測量》是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電工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近幾年來,我一直擔任《電工儀表與測量》這門課的教學。由于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基礎相對薄弱,理解、接受知識能力相對較差,學習動力不足等,因此片面追求“深、難”是不現(xiàn)實的。我在《電工儀表與測量》教學中更新觀念,把課堂搬到實驗室采用一體化教學,改革傳統(tǒng)課堂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既注重理論知識又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在生產實踐中熟練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總結了幾點教學方法。
一、重視“緒論”課的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緒論是學生接觸每門課程的第一堂課,具有創(chuàng)意的新課導入,可以激起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一旦學生對該門學科感興趣,他們就會興致勃勃地學習這門課的知識。對于《電工儀表與測量》,我首先結合實驗室配電柜上常見的電工儀表,介紹電工測量的對象(電流、電壓、電阻、電能等),讓學生體會到電工儀表與測量技術是廣泛應用的。其次,介紹生活里琳瑯滿目的電工電子新產品,如液晶彩色電視、手機等,在生產和使用的過程中如果壞了都需要維修,讓學生感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測量技術,明確其重要地位,使學生從思想上引起重視。最后從身邊入手找一些電子小產品,如:日常用穩(wěn)壓器、充電器和收音機等。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內部結構,從中發(fā)現(xiàn)把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和變壓器等元器件通過某種聯(lián)結組合就構成一個實用電路,可以用不同的電工儀表測量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任意點的波形,讓學生形成一種求知欲望。
二、以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為主,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存。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以教師單方面講授為主, “黑板—粉筆—一張嘴”的授課方式,講授內容以單純灌輸書本知識為主, 學生學習方法以死記硬背、機械重復訓練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妨礙學生主動學習,尤其對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更是不利于實用性、專業(y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我把課堂搬到實驗室采用一體化教學,充分利用各種電工儀表,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和自學探索能力等。
1)多種方式提問
我根據學生已有知識或實踐經驗,有目的、巧妙地提出問題。有的問題要學生個人回答,有的要討論回答。根據回答問題情況適時掌握教學進度,調整教材內容的深度,補充必要的知識。在導入新課內容時,我一般采用啟發(fā)式的提問,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興趣。
2)采用目標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
我根據學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識,結合教學任務、目標,制定出具有針對性、難度適中且結合實際的綜合練習題目,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互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現(xiàn)課程知識結構的掌握。例如學習完接地電阻測量儀的使用后,我讓學生測量實驗樓避雷線接地電阻的值。通過完成測量任務熟悉接地電阻測量儀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從而加深鞏固儀表結構和測量原理的理解,并能使學生感到理論與生活更加貼近。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類比法進行教學
內容相近的知識點進行講授時,利用類比法將它們總結在一起進行講解、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如在講授模擬式萬用表的直流電流和直流電壓的測量時,我通過比較直流電流測量電路與直流電壓測量電路,得到兩者的電路原理雖然不同,但共用一個磁電式直流微安表表頭,直流電流測量電路并聯(lián)電阻擴大量程,后者串聯(lián)電阻擴大量程,通過比較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
4)反復練習
嚴格的練習和測驗,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堅持不懈的學習習慣和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根據內容的重難點,給學生制定任務讓他們反復練習不同電工儀表的使用,以鞏固所學知識,熟練掌握使用注意事項。
5)善于總結
總結既可以由老師來完成,也可以由學生來完成。每一章講完之后,對該章節(jié)的內容做一個歸納總結。通過總結,讓學生明確這一章節(jié)學了什么內容,應該掌握什么內容,與前面章節(jié)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通過總結萬用表的使用我們能區(qū)別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壓、電阻的不同。
三、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高職學生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理論基礎水平較薄弱,面對復雜且枯燥的理論推導以及難記的式子,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重實踐,輕理論策略,充分發(fā)揮實驗室的功能,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通過實踐來掌握理論知識,從而達到較好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如在《電工儀表與測量》雙蹤示波器的組成及原理教學中, 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熟練掌握雙蹤示波器測示波形的方法。我有針對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識和單元電路融合起來,安排一個功率放大器實驗, 其中包含變壓、整流、濾波、穩(wěn)壓、功率放大電路等, 并在電路中設置一些測試點,既可以測量電壓大小又可以觀測波形。通過實驗可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練習萬用表的使用;練習示波器的使用;全波整流電路輸出電壓理論與實際值是否相符;穩(wěn)壓電路電壓在電流波動或負載電流改變時是否保持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大大提高。
四、講究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電工儀表與測量》既需要學生掌握牢固的理論基礎,又需要學會使用各種電工儀表的方法。為使我們學生盡快適應這門課程的學習,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先預習后聽課,在課前通過自學把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找出來。對學生的預習要檢查和評估預習效果。凡是通過自學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就不再重點講解。其次,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教會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有利于其接受和掌握新知識。記筆記主要記教師講課的提綱、重點、難點、概念,記關鍵詞,難點問題應劃上記號,以便課后集中力量去解決。最后要求學生課后及時復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通過“盡早”與“及時”的復習,防止遺忘至關重要的。課后讓學生重溫講課內容,整理筆記,通過練習題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掌握得更牢固。
總之,要使學生能順利學好《電工儀表與測量》這門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既要求我們有合適的教學方法,又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我會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經驗教訓,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門課的內容,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作者簡介:
于冠軍,女,1979年2月,籍貫,山東省淄博市,助理講師,單位:山東省水利職工大學(山東省水利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