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不同的人因為地域不同、環(huán)境不同、所接受的東西不同,價值取向和心理承受也就不同。但毫無爭議的是,每個人都需要陽光的照耀。無論這陽光來自高原、平原、江河、湖泊、雪域、山川、大海、田野、島嶼、街道或者院落。每一個人都在陽光的照耀下像一株植物一樣的成長。
我最初的童年是在鄉(xiāng)村度過的。西北黃土高原的村莊,農(nóng)民們因為在田地里汗流浹背的勞作而承受了過多的陽光,皮膚被曬得黝黑發(fā)亮,所以在修建房屋時窗小門窄。田地里的陽光已經(jīng)讓他們覺得厭煩,就沒有人會覺得屋子里的陽光是不可或缺的。
但童年的我,恰恰就在那從門窗縫隙擠進來的些微陽光中看到了飛揚著的細小灰塵,并以能夠抓到那些灰塵為樂。有時候伸開雙手,等待著在陽光中舞蹈著的灰塵落到手上,再仔細去看時,卻找不到它們的蹤影。有些不解,也有些憤然,就把雙手向空中揚出。于是,偶爾可以在雙手劃過的地方看到紛紛亂亂的灰塵,漂浮在擠進來的那些陽光中。
每當晴天中午前后,我蜷縮在土炕的一角,看著在陽光中如波濤一般翻滾著的萬千灰塵。它們對我的吸引至少不亞于現(xiàn)在的卡通片對孩子的吸引。就在對這些陽光的矚目中,我幼小的心靈產(chǎn)生過豐富而又奇特的想象。至今想來,那些陽光依然溫熱,如冬日灶火里的余燼,并且散發(fā)出草木的香味。這些溫熱的感覺還在,仿佛是一群鳥兒的羽毛,散落在我生命的周圍。忽然想起一句歌詞:那些快樂的日子都來吧,讓我來編制你們……,但那些童年時曾經(jīng)在我腦海里進進出出的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卻蹤跡渺茫,無法尋得。
年歲愈長,很多美好的設想便逐漸如花兒一樣凋謝了。果實的成長,除了陽光,還需要雨露的滋潤。自從上學之后,許許多多陽光下的想象便被移植在夜晚的月光或者煤油燈下。農(nóng)村夜晚的黑,渾成、豐滿、堅實,再加上與之有關的種種傳說,那黑幾乎可以讓人絕望。對陽光的向往與對黑夜的害怕,成為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我就穿梭在這兩面之上。而天亮之前愈加的黑暗和黑夜之前黃昏蒙蒙的曖昧,恰如這枚硬幣窄窄細細的危險邊緣,讓我的心中充滿了神秘的恐怖和緊張。
就像黑夜必須降臨一樣,白天也必定會來到。只是無論陰晴,夜晚是黑,甚或是無以復加的黑,而白天,倘若天陰,那么就見不到陽光了,這讓我的心里多多少少對風云雨雪有了一些成見和抱怨?,F(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全然想不起來當時是如何詛咒陰雨風雪天氣的,但有些記憶還模模糊糊存在著,是這些模模糊糊的記憶,讓我對少不更事的年紀所詛咒或者責難過的所有都懷有一種深深的歉意……
今天天氣酷熱,頂著熾熱的陽光走在都市的街道上,看到行人或者沿著絡繹不絕的街道樹、或者在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商店屋檐下匆匆趕路,也有時尚的女子們撐著五顏六色的遮陽傘款款而過,心中就想起童年時對擠進門窗里來的那些陽光的懷念,重溫這種感受,聯(lián)想到自己今天已經(jīng)擁有的,今后應該追求的,還有那些已經(jīng)消失的,忽然覺得彼此能夠真誠相待、坦誠相愛的人與人之間,不就是生活在陽光之中嗎?但僅有陽光,萬物不能生長,只有陽光,生活不能繼續(xù)。如果友愛是陽光,那么,相互的批評就是風雨。陽光的照耀和風雨的滋潤,正是得以讓生命存在、生活繼續(xù)、友愛長久、感情堅固的必須。
每每情緒煩躁之時、心里忐忑之間,便會想到,既然我張開陽光般熱情的胸懷已經(jīng)迎接了你,也就能夠接受你給我的可以歷練生命的風雨。只有在陽光和雨露更加豐富的日子里,我們的生活,才能彰顯出本應具有的而不同于別人生活的意義…… 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