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群
《金瓶梅詞話》①中的“會勝”是極為特殊的一個詞語。從字形來看,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不存在的,在其他文獻資料中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詞語形式,并且由于其出現(xiàn)頻率較低,不易理解把握?!皶佟痹凇督鹌棵吩~話》中僅出現(xiàn)4次:
(1)西門慶道:“想必那矮忘八打重了,在屋里睡哩,會勝也得半個月,出不來做買賣?!?金.19.223)
(2)伯爵道:“若不是我那等取巧說著,他會勝不肯借這一百兩銀子與你。隨你上下還使不了這些,還落一半家中盤纏?!?金.31.371)
(3)只是五娘和二娘慳吝些,他當家俺每就遭瘟來,會把腿磨細了。會勝買東西,也不與你個足數(shù),綁著鬼,一錢銀子拿出來只稱九分半,著緊只九分,俺每莫不賠出來?(金.64.878)
(4)平安道:“怎么樣兒的,娘們會勝看不見他。他但往那里去,就鎖了門。住了這半年,我只見他坐轎子往娘家去了一遭,沒到晚就來家了。每常幾時出個門兒來,只好晚夕門首出來倒榪子走走兒罷了?!?金.76.1139)
《漢語大詞典》將“會勝”解釋為“無論如何,反正”。用這種強調(diào)、肯定的語氣詞語來替換“會勝”似乎也能講得通②,但若要準確地理解詞義和把握文意,就需要對“會勝”的來源進行一番梳理,以做出合理的判斷。
關(guān)于“會勝”的來源,徐復嶺在《<金瓶梅詞話>注釋、??笔罢`》中進行了論述。他認為“‘會勝在《詞話》中更常見的記寫形式是‘恒屬‘恒數(shù)‘恒是”,“在另一部也是用山東土白話寫成的小說《醒世姻緣傳》中,該詞則又寫作‘渾深‘渾身‘渾是”。同時他還認為,“該詞表示兩種意義,源于兩個不同的副詞。一是‘反正,左右,無論如何,不管怎樣的意思,是一種強調(diào)的說法。它大概是由‘橫豎或‘橫是音變而來的。二是‘大概,或許的意思,表示揣測或不十分確定的語氣,它則是副詞‘或是的變體。”然而這一論述存在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即“會勝”不可能有兩個來源進而表示兩種完全不同的意義。但從徐先生的論述中我們認識到,“它(指會勝)則是副詞‘或是的變體”,用在揣度語句中,以加強揣度語氣。至于是如何變的,徐先生沒有論述。下面結(jié)合現(xiàn)代方言談一談我們的看法。
首先,“會勝”與“橫豎”“橫是”是不存在音變關(guān)系的,是完全不同的詞語,表達不同的語法意義。之所以在分析“會勝”的語義時會得出肯定強調(diào)和揣度兩個不同的結(jié)論,是因為人們忽視了“揣度”的特點。揣度所表示的意義是有定的,說話人主觀上認定自己所說的事實,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或許),也可以用確定、強調(diào)的方式(一定),表達的只是說話人不同的主觀態(tài)度。因此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分析結(jié)果。
其次,關(guān)于“會勝”是“或是”的變體,“或是”在今山東某些地區(qū),譬如淄博一帶的方言中有音變?yōu)椤皶恰钡默F(xiàn)象,“或”與“會”方言音同。至于“勝”,極有可能是詞尾“生”的異寫形式。“生”作為副詞詞尾還有“好生”“乍生”“偏生”等詞。
由此,上面例(1)“會勝也得半個月”即“或許也得半個月”;例(2)“他會勝不肯借這一百兩銀子與你”即“他可能不肯借這一百兩銀子與你”;例(3)“會勝買東西,也不與你個足數(shù)”中“會勝”修飾“買東西也不與你個足數(shù)”一句,仍然是表示揣度語氣的。就此來看,此句的標點似乎改為“會勝買東西也不與你個足數(shù)”更為準確。例(4)“娘們會勝看不見他”同樣表示“娘們也許看不見他”,從后續(xù)句“住了這半年,我只見他坐轎子往娘家去了一遭”可以得到證實。
注 釋:
①《金瓶梅詞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②李申《金瓶梅詞話方言俗語匯釋》“會勝”條也解釋為“反正,
橫豎,無論如何,表示堅決肯定的語氣”。
(王群 山東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 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