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洪
摘要 中國現代傳媒取得巨大發(fā)展,對構建中國軟實力做出歷史貢獻。但目前中國傳媒對中國文化軟實力構建還有不足之處,對傳統(tǒng)中華文化有曲解和某種程度異化的趨勢。原因在于過分追逐利益。2008 年的奧運會是對中國傳媒整體素質的一場檢驗。凸顯了中國媒體對外宣傳的滯后與弊端,提升對外媒體宣傳整體素質和觀念轉變已上升成為戰(zhàn)略層次。中國媒體在以孔子學院為核心的中國軟實力建設上應有所作為,創(chuàng)建“媒體孔子學院”。如何推廣漢語、媒體如何支撐軟實力需要戰(zhàn)略解析。
關鍵詞 中國傳媒;文化異化;對外宣傳;媒體孔子學院;戰(zhàn)略解析
中圖分類號 G2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09)04-0032-03
1 現代傳媒對中國文化軟實力構建不足
傳媒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構建中國軟實力重要支柱?,F代社會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大眾傳播媒介無所不在。電話、傳真、收音機、電影、電視、網絡等和不斷出現的新傳媒手段,加強了人們的社會聯系。電子網絡的出現使現代傳媒的功能達到極致。人們的活動方式日趨分散的同時日趨一體化。美國各個行業(yè)都在加緊向電子網絡化方向發(fā)展;從健康網絡、遠程診斷、電子雜志到遠程教學,現代傳媒成了社會軟實力的支柱之一。
中國現代傳媒對軟實力的推動主要表現在科技信息的迅速傳遞和中華文化的傳播上。大量專業(yè)詞匯經過現代傳媒進入普通社會生活??茖W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導致每年新增加的科技術語大約十萬多個。①全世界2/3 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語言中的文化術語都走了一條國際化的道路。電視常常會把一些新事物如“APEC” 、“料理”等傳播給人們?,F代傳媒使公眾在潛移默化中對文化耳熟能詳,使?jié)h字術語在世界各地普遍化,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
但是目前現代傳媒對中華文化的傳播有一些異化,現代傳媒本性和不健全的傳播理念導致對文化和社會異化的結果。20 世紀六七十年代,丹尼爾· 貝爾(D bell,1919—— ) 圍繞“信息時代”的問題,曾展開一場廣泛的國際討論。他寫了兩本著名的專著《意識形態(tài)的終結》(1960),《后工業(yè)社會的來臨》(1973)。貝爾對現代傳媒導致的文化的異化提出自己看法。貝爾認為大眾傳媒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擴大了相互間的影響和聯系,同時也“造成對變化和新奇的渴望,促進了對轟動的追求”。大眾傳媒引起人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革。中國許多傳媒在利益追逐下只重視迎合大眾的感官需要。“為了維持電視視聽兼?zhèn)?、通俗易懂的特性,傳播者滿足于運用高科技為受眾營造一個又一個視聽奇跡,恢弘、奢華的聲畫之后難掩精英文化的失落?!雹?/p>
現代傳媒追求轟動效果的同時導致人們對文化本質理解的扭曲,對中國文化的傳播的某種異化。許多中國大眾傳媒竭力提倡一種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如電影美化了年輕人崇拜的美國事物。現代傳媒使性欲崇拜逐漸取代金錢崇拜。在新教倫理向享樂主義的轉變過程中,現代傳媒引導對前者攻擊和對后者的提倡,引起中國人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革,從而導致中華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異化。
當代美國著名學者曼紐爾· 卡斯特在其“網絡社會理論”中認為網絡社會作為一種社會歷史趨勢,將建構新的社會形態(tài)。現代傳媒尤其網絡的出現形成特殊的空間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各種秩序發(fā)生系統(tǒng)性紊亂,社會在較大程度上轉向異化。對人心靈的異化導致物欲的無限膨脹。
由于現代傳媒的無孔不入使所謂的“形象英雄”到處泛濫。相應的被神化了的偶像明星就為大眾提供了一張標識生活方向的簡易地圖。大眾傳媒獨特的傳播廣度、速度和深度使之成為無與倫比的“造神機器”,偶像明星只是商業(yè)制造的結果。為了抓住受眾的注意力,中國現代媒體各顯神通,摧毀時空的界限,拿歷史事實為吸引眼球的招牌。當我們對歷史還心存疑惑時,現代傳媒動搖了我們的認同性的根基?,F代傳媒在不知不覺中肢解了原先中國文化的認同性和歸屬感。現代傳媒在表現現實生活時,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為迎合大眾追求新鮮的需要,常常用以偏概全的手法,誤導受眾。生活中的某一局部現象不斷的被放大,使人們往往以偏概全的看問題,中國文化的根基——認同性常常成為受攻擊的對象。
對中國傳媒對中國軟實力建設的貢獻必須充分肯定,同事需要嚴肅指出中國傳媒由于利益追逐導致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某種異化,而且有加劇的趨勢。這對構建中國軟實力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
2 奧運給中國媒體對外宣傳帶來的反思
2008 年對中國來說似乎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太多的事情突如其來,考驗中國人民和中央政府的應變和承受能力。四月份突然發(fā)生的奧運火炬?zhèn)鬟f中,遇到的分裂干擾使我們意識到媒體宣傳的重要性。筆者當時在美國訪學,并親身經歷了舊金山火炬?zhèn)鬟f。從整個事件發(fā)展過程來看,中國并沒有做錯什么,但開始卻陷入有點被動的局面。西方很多人對中國人和中央政府產生誤解。繼而5 月份中國四川發(fā)生大地震。中國政府的迅速反應和中國媒體的積極應對給世界樹立了良好榜樣,也改善了許多不明真相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中國中央政府歷來重視宣傳,黨的宣傳策略和優(yōu)勢在建立新中國過程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958 年毛澤東主席提議創(chuàng)辦《紅旗》,其中意圖之一在于對外宣傳黨的政策,讓世界了解中國。早在1955 年底,毛澤東就曾針對當時新華社對外宣傳思想保守、行動遲緩的情況,作過指示:“應該大發(fā)展,盡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記者,發(fā)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雹?/p>
時至今日,中國媒體宣傳取得巨大成就。但實事求是地說,通過奧運看還存在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為:觀念落后;管理體制不夠靈活;以“授者”為中心,而不是以“受者”為中心;對內宣傳和對外宣傳區(qū)分度不夠明顯等。西方世界普通民眾從中國渠道接受的信息有時有“霧里看花”的味道,從西方新聞渠道得到的信息有時歪曲事實。所以只要反華、分裂和敵對份子在西方社會現身說法往往很容易混淆視聽,引起誤解。今年四月的分裂份子的反面宣傳有較大市場就很能說明我們存在的問題。
現在中國經濟實力空前強大,世界各國都有了解中國的真相和發(fā)展成就的濃厚興趣。但中肯的說,我們的媒體對外宣傳沒有跟上經濟發(fā)展的速度,中國整體形象與經濟形象不完全一致。美國社會是個多元的平衡態(tài),沒有一項政策出臺不受部分民眾指責,但是絕大部分市民尊重事實,尊重對方的權利和自由。二戰(zhàn)以后,美國社會主流民意和政府意愿一致時期不多。這也就說,政府之間的良好外交或是惡劣關系不能完全代替民間社團和普通民眾之見的理解和關系。過分重視政府關系,忽視民間關系,這也是中國媒體對外宣傳不足造成的原因。分清學術研究和實戰(zhàn)研究。在“中國威脅論”日益加增的氛圍中,提升對外宣傳的整體水平異常重要。提升對外宣傳的戰(zhàn)略地位和整體水平是提高中國軟實力極端重要的傳略舉措。中國媒體有必要仔細研究美國對外宣傳機構——“美國新聞署”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 USIA)。④由于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傳播理念和方式日新月異,傳播有“點對面”走向“點對點”的趨勢。對外宣傳必須重視海外華僑和海外學子的意見和作用。奧運圣火傳遞時廣大華僑主動迸發(fā)的愛國熱情,和青年學子自發(fā)的網絡抗拒西方不實報道顯示了我國媒體對外宣傳巨大的空間和呼應前景。
奧運會在中國的成功舉辦是一個中國媒體對外宣傳的良好契機,不應視為檢驗對外宣傳的成果,而應視為提升對外宣傳戰(zhàn)略層次和整體水平的開端。中國媒體在國家軟實力的建設中應當多有作為。
3 中國媒體如何支撐中國軟實力建設
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已取得巨大成就。在文化上,我們則要大力構建軟實力。中國媒體任重道遠。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有中國這樣悠久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文化的力量是大國角逐的最終力量,是中國從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的重要武器。中華民族的復興首先是中華文明的復興?!敖窈?0 年,軟實力的增強與否是決定我國實力地位變化的核心要素。硬實力的增長已是一個常量,關鍵就看軟實力是否能夠跟上?!雹?/p>
文化攻勢可集中表現在對外漢語的普及上。通過漢語在世界上的推廣傳播中國文化。為了推廣漢語文化,中國政府在1987 年成立了“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這種軟實力的提高應視作與經濟發(fā)展等硬實力同等的地位。截至今年3 月,共有238 所孔子學院在69 個國家和地區(qū)成立。⑥
那么中國媒體在以“孔子學院”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傳播上該有何作為?筆者提出“媒體孔子學院”的概念。即利用各種媒體設立有形和無形的孔子學院。主要的媒介方式有利用網絡、衛(wèi)星電視、報紙雜志海外版、免費媒體書籍等方式把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向世界,以網絡孔子學院為核心的組成的推廣中華文化和打造中國軟實力,綜合的媒體宣稱和教育領域。以孔子為代表儒家學派歷來倡導“天人合一”的整體宇宙觀,強調“忠?。蝗?、禮;和為貴”,主張“仁政;民為重、君為輕”的治國理念。中國文化特色不在于傳統(tǒng)經濟和物質生活的水平,而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哲學。大力推行和弘揚儒學可以把世界各地的華人聯系起來,有利于提高中華民族的精神素質,也有利于國家經濟運行素質的提高,更是國家軟實力上升一個臺階的重要標志。最新的權威資料顯示,遍布168 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人華僑多達8700 多萬人,他們手中擁有的資金高達2 萬多億美元,近17 萬億元人民幣,超過2004 年中國國內一年國內生產總值(13.6 萬億元人民幣)。其投資能力令世界各國政府刮目相看,是不少所在國家經濟的中流砥柱。媒體攻勢可以加大吸引海外華商投資國內經濟建設的力度。
這里順便論述一下軟實力建設中對漢語宣傳的理解。推廣漢語的同時需要推廣漢語拼音,甚至先推廣漢語拼音。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到底是推廣漢語還是推廣漢語拼音?漢語拼音綜合了各種方案的優(yōu)點,在漢語拼音公布50 周年時,國內主流媒體高度評價“于推進中華文化功不可沒”。漢語拼音產生不過50 多年,而漢語產生5 000 多年。拼音和西語體系外形接近,易于西方人第一步接受和學習漢語。不過,仔細想想,恐怕我們忽略了更加重要的東西,西人接受拼音后再接受漢字不說容易使其混淆、增加負擔,更重要是會認為漢語是西語字母體系的下階語言,無形中會降低對方方正正的方塊字的漢語的獨特含義的理解和附屬文化的認識。其實推廣漢語是第一位的,推廣了漢語才真正推廣了中華文化,真正提高了長久的軟實力。而到底用什么拐杖則不能喧賓奪主。戰(zhàn)略對待戰(zhàn)術問題需要慎重。別人愿意接受我們是因為和他不一樣而不是和他一樣。對于這個問題,中國媒體有責任進行討論,慎重對待漢語傳播的選擇。以使媒體軟實力構建事半功倍。
中國媒體對中國文化的普及不僅對中國有利,而且對世界有利。這是在于中國文化的特點決定的。中國文化就是和平文化、大同文化。在中國最早誕生了“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人類共和思想。人類共和的底線是求大同存小異,就是不同文明互相包容、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互相對話。包容需要寬廣胸懷,這是中國文化一大特色。中國文化的經典著作《道德經》提出“上善若水、以德報怨”的偉大思想。
中國文化會幫助更多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的大同文化認為,中國的持久繁榮富強依賴于世界的普遍發(fā)展。任何一個社會,如果只有少數人富裕,多數人貧窮落后,那么這個社會就不會和平穩(wěn)定。在世界范圍內各國人民和平共處,有賴于世界各國的共同發(fā)展。只有少數國家發(fā)達,多數國家貧窮落后,世界是不會真正和平共處的。21 世紀世界有兩大趨勢:其一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從西方世界向東方世界擴展;其二是文化全球化的趨勢,由東方世界向西方世界擴展??梢灶A料,經濟全球化美國是主角,文化全球化中國則是主角。
在這個宏偉的民族復興過程中,中國媒體可以也必須大有作為。大力支撐中國軟實力的建設,這是中國媒體在中國軟式力構建中的戰(zhàn)略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志毅,張慶云.數據來源于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新時期新詞語的趨勢與選擇[J].語文建設,1997,3.
[2]陸軍,李晨光,張卓.電視傳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科技與文化[J].新聞前哨,2003,4.
[3]閻學通.人民論壇,2006,1,B.
注釋
①張志毅,張慶云.新時期新詞語的趨勢與選擇[J].語文建設,1997,3,15.
②陸軍,李晨光,張卓.電視傳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科技與文化[J].新聞前哨,2003,4,29.
③楊永興.毛澤東為何倡議創(chuàng)辦《紅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④該機構存在于1 9 5 3 - 1 9 9 9,其后其功能分到B u r e a uof Public Affairs和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BBG.2008年美國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John McCain競選綱領中意圖恢復原先機構.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Information_Agency.
⑤閻學通.人民論壇,2006,1/B:48.
⑥數據來源于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