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國
阿兵師傅在象山縣丹東街道大碶頭街開家電維修部已有10多年,這段時間他特別開心,老把一句話掛在嘴邊:“人大代表真當好,專為百姓辦實事?!?/p>
的確,周邊的人都知道,大碶頭市場從小到大,從亂到治,象山縣人大代表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而且,如果沒有兩屆人大代表的接力監(jiān)督,也不會有今天如此整潔的大碶頭市場。
第一棒:呼吁遷建菜市場
大碶頭菜市場建于20世紀80年代,是象山縣城南部的主要農副產品集散地。2003年全民抗“非典”期間,該菜場因其污水滿街流、垃圾撞腳頭、蒼蠅碰鼻頭,被新聞媒體連續(xù)曝光,一時間成了上下關注的“臟、亂、差”典型。
象山縣十五屆人大代表、后洋村黨支部書記吳家財?shù)弥?邀來同組代表周青法前去察訪核實。那天正下著雨,菜場內污水漫溢,無處落腳,進菜場得踩著臨時搭放的一排磚頭往里走。而在菜場南側,公共廁所無人管理,自來水龍頭銹跡斑斑,便槽坐坑臭氣撲鼻。
看到眼前的場景,吳家財?shù)却磉呑哌厯u頭。原來,大碶頭菜場所在地曾是原林海鄉(xiāng)政府駐地,撤鄉(xiāng)并鎮(zhèn)后便成了鎮(zhèn)(街道)、市場、城管部門的“三不管”地帶。
在2004年初的象山縣人代會上,吳家財代表向大會遞交了《關于盡快改造大碶頭菜場的建議》,縣人大常委會對此高度重視,并將該建議列為年度重點督辦件。有關部門經過反復磋商論證,決定利用老菜場南側原林海鄉(xiāng)政府辦公地,建造雙層交易大廳,同時將老菜場改建為停車場綠化地,預計投資600萬元。
經過多方努力,2006年4月,建筑面積達3200平方米的新菜場一期工程竣工開業(yè)。
第二棒:建議續(xù)建停車場
遷建大碶頭菜場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然而,2007年1月,當新當選的象山縣十六屆人大代表林世明、陸文光、余寶祥等回訪選區(qū)時發(fā)現(xiàn),昔日鬧哄哄、亂糟糟的場面時??梢?周邊道路也仍是人聚車堵。
當天恰逢集市日,市場門口擠滿了攤販,吆喝聲一片。令代表不解的是,菜場內不是有免費的臨時攤位嗎,他們?yōu)楹纹獢D在路上叫賣?一旁的攤主抱怨道:“臨時攤位都在角落里頭,東西還賣給誰?”那菜場門口又為何停著這么多車?原來,老菜場原二期停車場項目,雖已拆成廢墟,卻遲遲沒有動工,菜場門口就成了臨時停車場。
帶著諸多不解,林世明等代表拜訪了老代表吳家財,還走訪了縣政府相關部門,并提出希望盡快續(xù)建停車場??捎嘘P部門解釋說,大碶頭菜場屬于農村菜市場,由于場內攤位收費較低而場外攤點又不收費,所以資金問題成了“老大難”。
在象山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林世明代表向大會遞交了呼吁盡快續(xù)建大碶頭菜場停車場的建議。為了落實人大代表建議,丹東街道辦事處通過與城管等部門協(xié)商,并綜合考慮泊車、交通、衛(wèi)生、綠化等因素,制定了二期工程及環(huán)衛(wèi)整治方案。施工期間,新代表林世明、陸文光與老代表吳家財?shù)冗€多次到現(xiàn)場了解工程進度和質量。
2007年6月中旬,總投資達50多萬元的停車場項目終于完工,前來買菜的、賣菜的再也不用為找不到停車位而發(fā)愁了。
第三棒:再促整治“臟亂差”
陸文光、林世明代表所在的陸家村、橋頭林村毗鄰大碶頭街,他們平時常到市場轉轉。他們發(fā)現(xiàn),隨著市場硬件設施的完善,大碶頭街市面日趨興旺。可隨之而來的是,附近村民都涌來擺臨時攤,沿街住戶紛紛破墻開店,菜場北頭的大垃圾場雜物亂堆、污水溢流,還有花花綠綠的小廣告貼滿了墻壁、樹木和電線桿。
“三亂”現(xiàn)象又回潮了。
在2009年2月的縣人代會上,林世明代表又遞交了《關于整治大碶頭菜場周邊環(huán)境的建議》。對此,街道人大工委也相當重視,分別組織代表集體約見了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督促負責部門盡早拿出整治措施。當年4月,丹東街道辦事處成立了整治領導小組,組建了一支10多人的城管執(zhí)法中隊,走訪店戶村民宣傳發(fā)動,把大碶頭菜場周邊環(huán)衛(wèi)整治作為2009年的一項實事工程。
街道、部門通力合作,經過了2個多月的集中整治,市場外圍環(huán)境終于有了明顯改觀。
近日,丹東街道人大工委再次組織代表視察大碶頭街,大家都對各方合力整治的努力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約定下半年的國慶、元旦前后再去實地視察,跟蹤監(jiān)督。而象山縣的新老代表接力監(jiān)督,也成了象山縣人大代表的履職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