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善澤
摘要:新課標指出:“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因此,語文教師要用科學有效訓練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一切感官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效率才會提高,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實踐提出了以下看法。
關鍵詞: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庇阡粢舱f:“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欲激發(fā)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因此,語文教師要用科學有效訓練法,充分調動學生一切感官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效率才高。
一、魅力激趣
教師魅力是指教師人格魅力與學識魅力。一個好的語文教師,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抹快樂的微笑、一種儒雅的風度都能深深吸引已有審美觀點的中學生,產生“親師”效應。新課標也提出:“教師要認真讀書,精心鉆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闭Z文教師如能博覽群書,博采眾家之長,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活潑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那么學生自然會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有的教師整天要求學生多積累,而自己卻背不了幾首古詩詞,這能讓學生服嗎?我曾經在班上做過“你最喜歡怎樣的語文老師?”的調查,大多數學生都認為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幽默風趣、學識淵博、文學氣質濃、善解人意、方法靈活”。調查結果說明教師的學識魅力對激發(fā)學生學語文興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語言誘趣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一個好的導課設計不僅要讓學生明白當堂的學習任務,而且要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在短短的一二分鐘內就進入角色。上課伊始,教師言簡意賅的語言,快速、迅捷地把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這將對整堂課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非常重視每堂課的導入設計,常能以精湛的導語愉悅學生耳目,開啟學生心智,觸及學生心靈,引發(fā)學生情思。
設計導語方法靈活多樣,要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切入點,獨辟蹊徑,富于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播放成方圓的《童年》錄音,美妙的音樂,優(yōu)美的歌聲仿佛把學生帶到了一片清純美麗的世界。這時再進入導讀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就能自覺自能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教師一個饒有風趣的故事,一則引人矚目的新聞,幾句抒情小詩,一段名言警句,都可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吸引學生走進文本。
三、質疑激趣
課堂質疑是開啟學生心智,激發(fā)動機,引發(fā)思考,推動學生到達知識彼岸的有效方法。 “疑”設得好,設得精,設的巧,設到點子上,就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漣漪,激活學生學習的思維。
(一)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的價值。根據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問題過于簡單,不能引起學生思考;問題過于難,超過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也會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問題要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缎〗蹮簟方Y尾寫道:“十二年過去了,那小姑娘的媽媽一定好了吧?他爸爸一定早回家了,”前后都用了“一定”這個詞,可為什么用的標點不一樣呢?我講到這里,提出問題,引領學生思考:一處是問號,表示“我”內心的憂慮,因為小姑娘媽媽的病畢竟是嚴重的;另一處是逗號,表示“我”的希望和信念。從而使學生加深對這篇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三)問題要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問題設計得好,還要注意提問時機。如《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寫道:“總而言之,白蛇娘娘終于中了法海的計策,被裝在一個小小的缽盂里了。缽盂埋在地里,上面還造起一座鎮(zhèn)壓的塔來,這就是雷峰塔?!比绻趯ёx時就提出:“雷峰塔是‘鎮(zhèn)壓的塔是什么含義?”學生就不可能準確的回答,因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本文的主要教學內容,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這篇課文的教學任務。放在課文分析完以后再提出這一問題,學生就可以回答的準確深刻。
四、實踐調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通過說、辯、誦、唱、演等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說:指導學生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說明文,議論文中的某些抽象概念編成故事說一說,既提高了興趣,又增強了理解和記憶。辯:課堂上有爭議的問題,采用辯論的形式進行教學。誦:初中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篇目是古詩詞。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如通過以情帶聲,以聲傳情的藝術手法處理,變?yōu)橛新曊Z言,那更會收到感染人、震撼人的藝術效果。因此,詩歌、散文教學中不妨在課堂上舉行一些小型朗誦會,學生的情感就能融進詩里行間,受到美的熏陶。唱:一首恰到好處的歌曲是語文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把《愛的奉獻》這首歌放在《行道樹》一課的講述中,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更好的幫學生理解課文主題。演:學習了《皇帝的新裝》后,我分配給學生不同角色,課下排演,課上表演,組織評議,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總之,教法靈活天地寬,激活課堂,在“活”字上下功夫,使學生樂之好之,愉悅參與,主動獲取有用信息,提高能力。
此外,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上的運用,融洽的師生關系等都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興趣、啟迪思維貫穿語文教學全過程,使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向知識的高峰不斷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