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添海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薄皩W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qū)建立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文實踐的環(huán)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因此,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形成良好的語文實踐環(huán)境,為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當前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實踐課堂教學氛圍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實踐課堂教學氛圍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走下高高的講臺,與學生平等對話,運用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與學生交流時教師親切、熱烈的面部表情,關注每一個人的溫和、寬容、熱切的目光,配合教學內容,自然生成的得體而富于表現(xiàn)力的體態(tài)動作;運用幽默、睿智的語言,讓幽默活躍于課堂中,使教師富有親和力,形成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的語文實踐提供平臺,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觀察、表述、動手、總結。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創(chuàng)造活動,與教師一起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進行有效的聽說讀寫語文實踐活動,共同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實踐校園、班級文化
1.提高學校的校園文化品味,校園布置濃厚的文化環(huán)境。以優(yōu)質高雅的校園文化熏陶學生,為學生的語文實踐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2.構建和諧的班級文化。建立和諧、向上、積極的班組文化氛圍,布置得當?shù)陌嘟M環(huán)境,開展相應的文化活動,成立讀書小組,進行讀書競賽,積累優(yōu)美詞句競賽,演講會、故事會等活動。形成渾厚的語文實踐活動氛圍,以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三、開展各種活動,提升校園、班級文化
1.積累游戲
單一的學習方式,枯燥的抽象記憶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結果。在游戲中,采用多樣化的語言積累方式,能“事半功倍”地完成積累任務。如成語類的積累,讓學生課前動手搜集,在實際生活中找尋運用成語的途徑和范例,組織“成語接龍”“成語一日游”等游戲,學生興趣盎然,對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自發(fā)地在生活中找尋它的蹤跡,活學活用。
2.技能競賽
競賽這一形式,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全新的心理體驗,在競賽中,他們品嘗成功的甘甜,享受搏擊的快樂。捕捉課文中的能力訓練點,開展技能競賽,能讓學生積極投入,在活動中主動感悟。
3.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使學生擁有智慧與才華的良好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節(jié)課不應該是課堂的結束,而應該是下一節(jié)課的開始。”我們要依據(jù)學生年齡、心理、認知等方面的特征,采取如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1)利用每天的早會課進行課外讀書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開展閱讀,每周向學校推薦一本好書,化單一為多彩,對節(jié)選課文閱讀原著,或以課文背景、課文人物、課文中心、課文體裁、課文作者等為結合點,引導閱讀相關書籍,豐富學生文學知識。
(2)營造書香氣氛。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向學生開放,同時,班級中建立圖書角,提供充足的書源。走廊、教室墻壁上懸掛的讀書名言、黑板報上的“讀書角”等等,悄然地飄散出濃郁的文化氣息,給學生以“潤物細無聲”的熏陶。
(3)做讀書筆記。讀書重在積累,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要“豐富語言積累”的原因。引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之初,老師們便認真指導學生學習做讀書筆記,欄目上要有:書名、作者、閱讀時間、美詞、佳句、讀書心得,內容上要盡量避免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只注意欣賞故事情節(jié),引導他們積累語言。
(4)多元化的交流評價,開展“讀書筆記展評”“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知識競賽”等活動,穩(wěn)定和保持學生被激起的課外閱讀興趣,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性。
(5)組織多種語文綜合實踐形式,給學生自由探索、施展才華的舞臺。組織板報小組,由學生輪流出版;組織文學社,自行編寫學校的作文集;成立手抄報編輯部,定期出版、交流;自辦少先隊廣播站,從站長到播音員,都由學生擔任,讓他們自采、自寫、自編、自播,每周定時開播。
(6)在活動的基礎上,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競賽,以檢閱學生的特長。如“手抄報比賽”“紅領巾板報設計賽”“少兒書畫賽”,圍繞專題的學生勞技、科技比賽,以及圍繞勞技、科技比賽進行的征文賽等等。
總之,通過良好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和良好的校園和班級文化的建設,為學生的語文實踐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大面積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平市西園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