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華
[摘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廊橋遺夢》這兩本書講述的都是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本文通過文本細(xì)讀的方法對女主人公追求真愛、為愛而進(jìn)行的反叛、掙扎最終又失去所愛的這一過程進(jìn)行分析,我們除了要感嘆她們勇于追求真愛的精神外,還要從她們的失敗中得到一些啟示。
[關(guān)鍵詞]-二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廊橋遺夢;愛情命運(yùn);愛的追求;愛的迷惘
一、兩部作品的內(nèi)容簡介
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講述的是一個少女暗戀上了一個作家,而她把對他的愛深藏于心底,多年之后,她又回到他的居住地,默默地守候著他,而他卻全然不知她的存在,而她意外地有了他的孩子。為了讓他們的孩子能過上上等人的生活,她不惜出賣自己的肉體。在孩子被流感奪去生命之后,她也將不久于人世,所以,在臨死前才把她苦難的一生以信的方式告知了她深愛著的那個人,而作家雖然在腦海里苦苦搜索,也不能確定那模糊的身影。這是一個讀來讓人肝腸寸斷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愛的如此默默無聞,愛的如此心力交瘁。高爾基曾感慨到:“《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羞恥地哭了起來。”然而,感人的愛情故事又何止這一個,這就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于1992年出版的小說《廊橋遺夢》。
小說《廊橋遺夢》曾被搬上銀幕,敘述了在美國麥迪遜縣一座古老的廊橋旁,一位風(fēng)韻猶存的已婚農(nóng)婦邂逅了一位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善解人意,熱情大方,而攝影師成熟睿智,風(fēng)流倜儻。兩顆孤獨(dú)的心在這個風(fēng)景如畫的地方碰撞到了一起,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在四天的繾綣情愛過后,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和孩子們趕集回來了,她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抉擇,是為了家庭的責(zé)任留在親人身邊還是放棄所有,去追求真愛?影片中弗朗西斯卡把手放到車門上的一剎那,雨簾中看著漸行漸遠(yuǎn)的羅伯特的車,她留下了眼淚,觀眾也不覺潸然淚下。
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少女為愛而誤入歧途,遺恨終身;一個是固守婚姻的圍城,而將真愛埋藏于心底。一個愛的有如飛蛾撲火,一去不回頭;一個為了四天的真愛而思念一生。兩個女主人公都在反叛的思想中期待過愛情,都在掙扎中享受了美好的愛情,可最后,都沒有真真切切地?fù)碛兴齻兯非蟮臇|西,只有潰敗的無奈。也許,命運(yùn)就是這樣不完美的,當(dāng)你在追求完美的時候,可能就已經(jīng)埋下了失敗的種子。可是,人們追求的腳步是永遠(yuǎn)不會停下來的,因為過程是美好的,就因為這美妙的過程,才讓這兩位女主人公,一位傾其一生,至死不渝,另一位也在思念中孤獨(dú)到老。
二、兩位女主人公對愛的追求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和《廊橋遺夢》這兩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迷戀男主人公。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女主人公從13歲開始就遇到并暗戀上R作家,每天從黃銅窺視孔里窺視他的一舉一動,認(rèn)得他系的每條領(lǐng)帶,穿的每一件衣服。甚至還吻過他手摸過的門把手,甚至還揀了一個他扔掉的煙頭。就連陌生女人自己也這樣描述她對作家的感情:“沒有一個女人像我這樣盲目地、忘我地愛過你?!薄叭碎g萬物所以存在,只是因為都和你有關(guān)系,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相連才有意義。”由此可以看出,被女主人公深愛著的作家已經(jīng)成為她生命的全部,這種愛是偉大的,義無反顧的,也是盲目的,絕望的,無可就要的。此時,她愛的對象也已經(jīng)成為完美的化身,成為一個符號,寄托了她對愛情所有的幻想,是不真實的,而她還要繼續(xù)做夢,在自己編織的愛情謊言中一錯再錯。
正如尼采在《快樂的科學(xué)》中說:“愛情這個簡單字眼,對男女實際上表示兩種不同意思。女人對愛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這不僅是奉獻(xiàn),而且是整個身心的奉獻(xiàn),毫無保留地、不顧一切地。她的愛所具有的這種無條件性使愛成為信仰,她惟一擁有的信仰。”《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女性。雖然有富有的王公伯爵向她求婚,而她卻堅決地予以拒絕,因為為了作家,她要使自己任何時間都是自由的。在愛的過程中有歡樂也有痛苦,而女主人公的痛苦卻遠(yuǎn)遠(yuǎn)多于那短暫的幸福時光。然而,這卻是她自己的選擇,從她愛上他那天起,就埋下了悲劇的伏筆。
《廊橋遺夢》中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也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攝影師羅伯特。但是,與前者不同的是,弗朗西斯卡是已婚女性,并且是一對孩子的母親。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主人公相比,她有更多的責(zé)任和義務(wù)要考慮。而她們的愛情也是來的如此轟轟烈烈,如此感人肺腑。
弗朗西斯卡出生在意大利,她有著浪漫熱情的天性,憧憬著美好的生活。她嫁給了美國退伍軍人理查德,并隨他來到美國衣阿華州的鄉(xiāng)村,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這里不是她從小向往的地方,“長期遵循鄉(xiāng)村文化的克制、含蓄、不茍言笑的行為準(zhǔn)則的弗朗西斯卡”∞過著一種沒有情愛、沒有激情的安逸生活。夫妻間缺乏溝通和浪漫的情調(diào)。然而,這種悵然失落的情緒很快就被突然闖入的不速之客羅伯特打破了。他成熟穩(wěn)重,渾身散發(fā)著一種迷人的雄性的魅力?!澳茄劬Α⒛悄橗?、那銀發(fā),還有他身體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那是古老的、令人心蕩神移、攝人魂魄的方式。”羅伯特的出現(xiàn)立刻喚醒了已沉睡多年的少女的心,那個深藏于體內(nèi)的另一個躁動不安的自己。她描寫他的激情是如此的驚心激烈,而又掌握得極有分寸,并且有著動物般優(yōu)美的姿態(tài)。而羅伯特對弗朗西斯卡也有著深刻的好感,從他迷路后得到她熱心的幫助,再到她主動幫他做導(dǎo)游,他深深地感激著她的熱情。
弗朗西斯卡也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主人公那樣迷戀上了對方,她在遺書中這樣贊美羅伯特:“天底下這樣的男人只有他一個……在四天之內(nèi),他給了我一生,給了我整個宇宙,把我分散的部件合成了整體?!_伯特·金凱交給了我生為女兒身是怎么回事。”由此可見,弗朗西斯卡對羅伯特的愛是發(fā)自肺腑的,他們之間的愛也是值得她珍藏一生的回憶。他們之間的愛由最初的兩情相悅,到靈魂與肉體的結(jié)合,最后升華到一種至愛的境界。他們所追求的不正是世間的男男女女所追求的嗎?
無論是“陌生女人”還是弗朗西斯卡,從她們身上,我們了解了女性對愛情的向往、對幸福的憧憬是人之常情,是值得肯定和表揚(yáng)的,她們敢愛敢為的勇敢姿態(tài),告訴了世人,女人是為愛而生的,她們追求真愛是正確的,無可厚非的,任何指責(zé)和責(zé)難都是對愛的褻瀆。
三、愛的迷惘
兩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享受愛情滋潤的甜美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即,如何與相愛的人長相廝守。然而,兩位女性都在經(jīng)歷了反叛、掙扎后敗下陣來?!兑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主人公,她的反叛是對家人的、世俗的,也是對自身的反叛。她從13歲開始,就自己她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一個陌生人的身上;她脆弱、敏感,生怕別人知道自己這個“天大”的秘密。離開維也
納多年,重回故里,實際是去找R先生,卻仍然瞞著家人不愿講出自己的真正意圖。然而,她一直暗戀的那個人卻一次次地讓她失望,他對作為鄰居的她沒有印象,他對站在巷口等他的那個女孩沒有印象,他對在夜總會認(rèn)識的那個嫵媚的女子沒有印象,他更不會想到她們其實都是一個人。而她又是多么希望她深愛著的那個男人能夠把她認(rèn)出來,她一次次的失望,但她知道這個人具有兩面性“你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人,是個熱情洋溢、逍遙自在、沉湎于玩樂和尋花問柳的年輕人;同時你在事業(yè)上又是一個十分嚴(yán)肅、責(zé)任心強(qiáng)、學(xué)識淵博、修養(yǎng)有素的人?!薄啊本哂羞@種雙重性格的男人,如何會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女主人公一人身上呢?她不敢奢求,她躑躅不前,生怕自己越朝他走去,越使他逃離。
她愛的好辛苦。如果說只坐在門后偷偷地看并不會給女主人公造成太大的傷害,而孩子的降臨則更把她推向了毀滅的深淵,無法自拔。孩子降生在貧民區(qū)的醫(yī)院里,女主人公在那里受盡了屈辱。正由于她吃盡了苦頭,她才發(fā)誓決不讓她的孩子穿著不干凈的衣服,過著下等人的生活。她寧可出賣肉體,也沒有去向自己的親人求救。然而,更大的不幸是寄托了她全部希望的孩子夭折了,因此,她沒有了再活下去的理由,只有選擇死亡。而這個悲劇的發(fā)生難道只是R作家一人的責(zé)任嗎?難道不是她自己選擇的錯誤嗎?當(dāng)我們?yōu)樗飨聜难蹨I的同時,是否也意識到,如果一個女人為了愛可以做出犧牲,而這樣的犧牲是不是太大了?如果當(dāng)一種愛變得癡迷,變成他人的負(fù)擔(dān),給親人和朋友帶來傷害,我們還能認(rèn)為這是偉大的愛嗎?也許,茨威格的出發(fā)點,也不單單只是呈現(xiàn)給人們這樣一個哀婉的愛情故事,因為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認(rèn)為的,悲劇的目的不是它自身,也不是觀眾如癡如醉的接受狀態(tài),而應(yīng)該是傳達(dá)一種智慧,表現(xiàn)一種教益,教會觀眾怎樣認(rèn)可并進(jìn)而踐行節(jié)制的生活。
《廊橋遺夢》中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她也是為了愛而反叛,為了愛而掙扎,但最后還是無奈地敗下陣來。但她的反叛和掙扎均來自內(nèi)心,她雖敗猶勝,因為她與陌生女人不同的是,她是為了家庭而自愿放棄心中所愛的。與陌生女人的另一個不同是,弗朗西斯卡的戀愛對象羅伯特也像她那樣真真正正地愛著自己,她的愛得到了回應(yīng),她們的愛是雙方的。可以從羅伯特的真情告白中了解這一點“我們對彼此的感覺,你認(rèn)為會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我們不再是分開的兩個人。別人追求一生也找不到這種愛。有些人還認(rèn)為它根本不存在?!备屓烁袆拥氖牵?dāng)弗朗西斯卡仍然拿不定主意是否跟羅伯特私奔時,眼神溫柔而憂郁的他說到:“我只會說這一次,以前我從沒說過。因為這么肯定的事一生只有一次?!边@句話時,橫亙在兩人中間所有的障礙似乎都消逝了。也許,能夠打動千千萬萬讀者和觀眾的地方莫不就是這兩句發(fā)自肺腑的情話吧。而相比之下,陌生女人的愛卻更像是一場單相思。
弗朗西斯卡反叛的是中規(guī)中矩沒有一絲浪漫氣息的20年的鄉(xiāng)村生活,羅伯特的出現(xiàn)卻改變了這一切,她盡情地享受這可以讓她回味一生的短暫歡娛。她盤起了秀發(fā),穿上了新買的連衣裙,在溫柔的燭光中和曼妙的音樂中與羅伯特翩翩起舞,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墒?,當(dāng)這段好日子接近尾聲時,她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當(dāng)羅伯特委婉要求帶她一起浪跡天涯時,她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她覺得他一生都沒害過人,不該如此對待他;并且,他的家族擁有這農(nóng)場已百多年了,他不知道在別的地方如何生活。不管他們離開這房子有多遠(yuǎn),她都會想起這里。每當(dāng)想起,她都會因為自責(zé)而痛恨自己,即使當(dāng)時認(rèn)為很值得的事情也變得不那么確定了。她的考慮的確是一個成熟的女人所應(yīng)該考慮的事情。如果她要跟他一起走,可能愛情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了,有誰能預(yù)見其中的美麗呢?這就是弗朗西斯卡最后的選擇,她考慮到了她的家人,考慮到了社會責(zé)任。而單單卻苦了真心愛她的羅伯特,然而,世間的事又怎么會按照我們的意志而存在呢?有所失也有所得。正如偉大的英國哲學(xué)家羅素說的:“人是充滿激情、頭腦發(fā)達(dá)的,而且頗有些瘋狂。由于瘋狂,人使自己和他人都承受了無盡的災(zāi)難。然而,盡管生命的沖動是危險的,為了使存在不喪失其原來的意義,這種生命的沖動必須予以保存。在沖動和克制之間,一種能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的倫理觀必須找到一個中點。正是由于人內(nèi)在本質(zhì)中的這種沖突產(chǎn)生了對倫理的需要?!倍ダ饰魉箍ň驼谜业搅诉@個中點,維持了她頭腦中和社會認(rèn)同的倫理觀。
無論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主人公,還是《廊橋遺夢》的女主人公,她們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都是值得肯定的,她們對美好愛情和幸福生活的憧憬是值得人們同情和鼓勵的。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她們的愛情都陷入了迷惘。這兩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除了給我們以感動和傷心外,更多的是痛定思痛的思考。我們不要學(xué)習(xí)陌生女人那極端而殘忍的愛的方式,相反,要學(xué)習(xí)弗朗西斯卡最終所做出的成熟的決定。也許,這也是作者想讓讀者能夠領(lǐng)略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