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觀察組治療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關鍵詞] 早產兒;肺透明膜病;治療[中圖分類號] R7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8(a)-089-01早產兒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PS)所致,是"/>
徐志威
[摘要] 目的:探討早產兒肺透明膜病臨床治療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兒科收治的95例HMD患兒,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對照組50例。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后血氣分析結果、并發(fā)癥及存活率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但是觀察組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兩種治療方法對治療早產兒肺透明膜病均有明顯療效。
[關鍵詞] 早產兒;肺透明膜病;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8(a)-089-01
早產兒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PS)所致,是早產兒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本研究通過氨溴索、高頻振蕩通氣(HFOV)聯用與單獨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PS)治療HMD患兒,進行療效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6~2008年我院兒科收治HMD早產患兒95例,其中男64例,女31例,胎齡28~38周,出生日齡15~12 h,出生體重980~2 750 g,Apgar評分≤3分15例,4~7分42例,≥8分38例,根據患兒家長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將患兒分為氨溴索與高頻振蕩通氣聯合應用治療組(觀察組)45例,肺表面活性物質(PS)治療組(對照組)50例,兩組性別比例、胎齡、日齡、出生體重、Apgar評分及HMD分期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高頻振蕩通氣,注意保暖,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有感染可能時使用抗生素。在此基礎上觀察組使用氨溴索7.5 mg/kg,1次/6 h,應用輸液泵靜脈給藥,連用3 d。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2.0 建立數據庫,通過t檢驗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結果的比較
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及存活率的比較
兩組患兒肺炎、腦出血及顱內出血等并發(fā)癥和存活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的比較
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又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是早產兒常見的危重并發(fā)癥[2]。PS主要在肺泡Ⅱ型細胞中的板層小體合成、分泌及貯存。研究發(fā)現[3],胎兒22~26周時出現少量Ⅱ型細胞,26周后數量逐漸增加,但功能不成熟,34~36周時Ⅱ型細胞明顯增加,PS明顯增高。采用外源性PS替代治療是針對HMD病因的特效療法,但其費用昂貴,臨床廣泛推廣有困難[4]。本研究通過氨溴索、高頻振蕩通氣(HFOV)聯用與單獨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PS)治療HMD患兒,進行療效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后血氣分析結果、并發(fā)癥及存活率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氨溴索具有促進PS生物合成和分泌的作用,對肺組織有較高的特異性,不過起效較慢,其效果隨著應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加強[5]。本研究發(fā)現觀察組的治療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但是觀察組
的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樣在治療效果相近的情況,臨床治療中可以依據患者的實際經濟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提高了治療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因此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連朝輝,楊傳忠,朱小瑜.肺表面活性物質對肺透明膜病早產兒呼吸機治療條件的觀察[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3,18(3):163-164.
[2]胥洪娟,陳月鳳,黃潤忠.肺表面活性物質及鼻塞式CPAP早產兒肺透明膜病的治療探討[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6,33(7):1275-1277.
[3]沈玉才,黃維本.肺表面活性物質預防早產兒肺透明膜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6,3(21):356-357.
[4]毛旭琴,李暉,文昱.肺表面活性物質加輔助通氣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31):158-159.
[5]王毅紅.鹽酸氨溴素預防早產兒肺透明膜病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8,46(29):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