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寧
[摘要]英語,做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特別是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來自英語的外來詞日益增多。正如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薩丕爾所言:“一種語言對另一種語言最簡單的影響是詞的‘借貸。只要有文化借貸,就可能把有關的詞也借過來?!睗h語中從英語借來的大量新詞就是這種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產物。
[關鍵詞]英語 外來詞 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910172-01
一、英語外來詞所涉及的內容
漢語所吸收的英語外來詞中大多是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詞語。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新鮮事物不斷涌現(xiàn),在外來詞吸收上可以得到明顯的體現(xiàn)。比如在飲食方面:綠色食品(green food)、肯德基(Kentucky)、自助餐(buffet)、奶昔(milkshake)、熱狗(hot dog)、三文魚(salmon)、沙丁魚(sardine)、培根(bacon)、速溶咖啡(instant coffee)、扎啤(a jar of beer)、軟飲料(soft drink)。穿著方面有:牛仔褲(jeans)、迷你裙(miniskirt)、比基尼(bikini)。日常用品方面:隱形眼鏡(contact lenses)、香波(shampoo)、馬賽克(mosaic)、特氟隆(teflon)。交通工具方面:空中客車(airbus)、ATV(air-terrain vehicle能行駛于各種地形的全地形汽車)等。此外還有桑拿浴(sauna)、太陽浴(suntan)、超市(supermarket)、SOS兒童村、艾滋病(AIDS)等等,也都與現(xiàn)代生活密切相關。
伴隨著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有關西方道德價值觀念的詞也層出不窮:代溝(generation gap)、文化差距(culture gap)、單身母親(ba
chelor mother)、應召女郎(call girl)、朋克(punk)等等。新的科學理論的創(chuàng)立和新技術的出現(xiàn)產生了一批新詞:高科技園(hi-tech park)、硅谷(silicon valley)、傳真(fax)、電視電話(videophone)、試管嬰兒(test-tube baby)、克隆羊(clone sheep)等都是近年才出現(xiàn)的新詞。
在藝術、娛樂、體育方面,如:爵士樂(jazz music)、肥皂劇(so
ap opera)、鄉(xiāng)村搖滾(rockability)、迪斯科(disco)、霹靂舞(bre
ak dance)、甲殼蟲樂隊(the Beetles)、辣妹合唱組(the Spice Girls)、派對(party)、背景音樂(background music)、迪斯尼樂園(Disney land)、溜溜球(yo-yo)、NBA(美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呼啦圈(hula-hoop)、保齡球(bowling)、高爾夫球(golf)、拉力賽(rall
Y)、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局點(game point)、賽末點(match point)、冠軍點(championship point)等。
當今電訊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得到長足發(fā)展,大量的相關詞匯也開始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如:硬件(hardware)、軟件(soft ware)、數(shù)據庫(data bank)、電子郵件(E-mail)、因特網(internet)、鼠標(mouse)、網絡沖浪者(cybersurfer)、網吧(cyber bar)、網絡文化(cyber culture)、環(huán)球網(worldwide web)等。
二、漢語對外來詞的翻譯
外來詞要進入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就必須接受來自漢語語音、語法和結構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漢語的習慣。概括起來,漢語對外來詞的改造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音譯:用發(fā)音近似的漢字將外來語翻譯過來,但是與此同時這些漢字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含義。如:酷(cool)、迪斯科(disco)、歐佩克(OPEC)、托福(TOEFL)、媽咪(mummy)、朋克(punk)、黑客(hacke
r)、克隆(clone)等。
2.半音半意:這種方法常見于復合外來詞,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譯,后部分采用意譯,如:呼拉圈(hula-hoop)、冰淇淋(ice-cream)、因特網(internet)、唐寧街(Downing street)等。另外一種是完全相反,前半部分采用意譯,后半部分采用音譯,如: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奶昔(milk shake)等。
3.音意兼顧:即選用接近外來詞詞義的漢字進行轉寫。漢語同音字多,為譯名用字的篩選提供了方便?;蛘呤遣糠只蛘呤侨恳粢饧骖?。如:香波(shampoo)等。
4.音譯加漢語語素:一類為音譯語素加漢語語素,如:嘉年華會(c
Arnival+會)、高爾夫球(golf+球)、保齡球(bowling+球)、拷機(c
All+機)等。另一類為漢語語素加音譯語素,如:打的(打+taxi)、小巴(小+bus)、酒吧(酒+bar)等。
綜上所述,英語外來詞的頻繁使用,反映了西方文化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快速性和全面性。將外語詞原封不動地借入漢語,在過去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可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外來詞的引進不但有數(shù)量也越來越重質量了,這就中國人民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來看待外來新詞?!靶略~語是社會的產物,孰優(yōu)孰劣,當由社會檢驗,去留取舍、還需時間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將曇花一現(xiàn),有的進入語言共核(common core)”。
參考文獻:
[1]顧嘉祖,語言與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Palmer,F.R.The Principles of Language Study,Oxford,1964.
[3]Sapir,E.Language,New York:Harcourt Brace,1927.
[4]邢福義,文化語言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