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加拿大地廣人稀,自有住房率一直穩(wěn)定在70%左右,但選擇租房的人越來越多。這一方面因為現(xiàn)代人消費習(xí)慣在改變,愿意將更多的錢用于自由消費;另一方面,加拿大買房麻煩太多。
加拿大自2001年以來房價飆升,許多大城市每年平均升幅在20%以上,而同期租房價格卻波動不大。以一棟獨門獨院4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為例,價格大概在40萬加元左右,而月租金在1800—2000加元,租售比在1∶200左右。公寓情況也與此類似。表面看起來,買房和租房差不多。但實際操作起來,租房的便利優(yōu)勢非常明顯。
記者的一個朋友幾年前買了一套公寓,買的時候還因為價格合適而欣喜不已。但是最近女主人要生孩子了,卻被鄰居一致要求搬家。原來,這座公寓樓按照規(guī)定是18+,就是說只有18歲以上的人才能在此居住。夫婦倆懊惱不已,被迫在價格谷底時出手,另尋住處。
而購買別墅同樣麻煩不少。購房人除了每月要繳納數(shù)額不菲的管理費、房產(chǎn)稅、房屋保險、垃圾回收費外,房屋的維修更是一筆“巨額支出”。記者曾經(jīng)因為水管漏水找工人來修,不到一個小時就花了近300加元。如果是租房,一切的室內(nèi)室外維修和維護都是房東承擔(dān),租房者卻享受著同樣的生活質(zhì)量。此外,加拿大賦稅很高,遺產(chǎn)稅稅率在有些省份高達(dá)45%,且繼承者必須足額先行支付,然后才能繼承遺產(chǎn)。因此許多加拿大人在退休后并不將房屋留給子女繼承,而是賣掉房子,將房款用于租住老年人公寓。
另外,加拿大各地政府也對租房者有許多保障措施。加拿大大多數(shù)城市對出租房屋有嚴(yán)格限制。溫哥華今年初通過一條新法規(guī),規(guī)定房主有權(quán)將自己的車庫出租給房客作為住房,前提是必須改建并增加單獨的廚衛(wèi)等設(shè)施,具備完善水、電、暖氣供應(yīng),還必須有獨立出入的門戶。為滿足這些要求,許多房主不得不花很多錢特意改建自己的房屋,以滿足出租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