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宏
構建和諧課堂,涉及主客體之間的多重因素,本文就客體之間的幾個方面談談中學思想政治課和諧教學的構建。
一、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和諧
內容與形式是統(tǒng)一的。一定的教學內容決定采取什么樣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不同,所采取的教學形式也就不同。雖然不同的教學形式可以為同一教學內容服務,但完成特定教學內容的最恰當、最和諧的教學形式卻不會是多樣的。選擇最恰當的教學形式來傳授特定的教學內容,往往可以收到其他教學形式所收不到的效果。就是說,在恰當的教學形式與特定的教學內容之間,存在著一種和諧的關系。
例如,在教學“股票、債券和保險”時,可采取現場咨詢會的模擬操作形式。教學設計為:①角色分配:選五位同學分別扮演私營企業(yè)主(欲投資30萬元)、總工程師(欲投資10萬元)、外企職工(欲投資20萬元)、機關工作人員(欲投資8萬元)。其余學生則分為三組,分別負責推薦相關業(yè)務。第一組:股票;第二組:債券;第三組:商業(yè)保險。②活動步驟:先由三個組選出的代表依次上場全面介紹相關知識,希望投資者把資金投入其負責的項目,每組代表限時10分鐘,然后,由五位咨詢者上場,作出投資意向?;顒咏Y束,根據各組獲得的投資數額評出優(yōu)勝組。結合教學內容,采用模擬操作實驗的教學形式,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從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的知、情、意、行得到主動和諧的發(fā)展。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和諧
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其所長也有其所短,究竟運用哪種教學手段要依教學內容而定,在恰當的教學手段與特定的教學內容之間創(chuàng)造出和諧。
在講“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時,可把教材中的漫畫《他敢剪嗎》,改編成動態(tài)的連環(huán)漫畫,在大屏幕上放映。第一情節(jié),甲乙二人爭奪控制權,說明矛盾雙方的“對立”關系。第二個情節(jié),甲獲得了控制權,他手執(zhí)大剪刀,要把對手的繩子剪斷,可是“他敢剪嗎”,表明矛盾雙方的“依存”關系。第三個情節(jié),乙乘甲欲剪未剪之時迅速向上爬,獲得了控制權,由被動方變?yōu)橹鲃臃?甲則由主動方變?yōu)楸粍臃?表明矛盾雙方“轉化”關系。借用漫畫,生動形象,深入淺出,易化解教學難點。
在講授“民族共同繁榮”內容時,我通過網絡展示“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既使學生了解國家推動民族繁榮、縮小地區(qū)之間的貧富差距的舉措,又通過直觀的畫面和背景材料引發(fā)學生從地理、歷史的角度分析開發(fā)西部的價值與意義,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深化學生的認識。
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將深刻的道理以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形式表現出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感染力、凝聚力和說服力,從而創(chuàng)造出教學內容與教學媒體的和諧境界。
三、教學內容與教學語言的和諧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溝通學生心靈的橋梁。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就好比是點燃興趣的火柴,有的教師能點燃興趣,有的教師卻熄滅興趣。所以,師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
1. 教學語言的時代感。教師教學要傾注真情實感,用具有時代感的教學語言來表達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的教學內容。具有時代感的教學語言,能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洗禮和震撼,其道德力量、審美力量和精神力量是難以估量的。
2. 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對于理論性、思想性較強的政治課,教師的語言藝術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借鑒不同的藝術手法。教師教學語言應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磁性和文學色彩。運用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使之與特定的教學內容形成和諧關系,從而提高教學的品位和層次。教學語言藝術性的形成,需要借鑒相聲語言的詼諧、小品語言的幽默、戲劇語言的精彩、詩歌語言的韻味,需要恰到好處地運用成語典故、寓言故事、歷史故事、名人名言、詩詞名句等等。比如:分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時,可引弗蘭西斯·培根的一段話:“經驗主義哲學家好比螞蟻只會搜集材料,不會進行加工;理性主義者好比蜘蛛,只會在自己的肚子里吐絲編成神秘之網,而不和實際聯系;真正的哲學家應像蜜蜂一樣從花園采集原料,消化這些原料,然后釀成香甜的蜜?!蓖ㄟ^螞蟻、蜘蛛、蜜蜂分別作比喻,達到以淺喻深的目的,使語言形象化。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