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碧濤 張艷麗
我們正處在一個各國經(jīng)濟頻繁交往,相互滲透而又相互依存的時代。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國際貿(mào)易成為國家間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國際貿(mào)易越深入發(fā)展,對于貿(mào)易術語、交易規(guī)則等規(guī)范化需求越大。正確使用貿(mào)易術語有利于貿(mào)易的順利進行,加快貿(mào)易的進程和步伐。國際商會為了集中統(tǒng)一各國對于貿(mào)易術語的使用,公布實施了《2000年國際貿(mào)易術語解釋通則》(以下簡稱《Incoterms2000》),對于13個貿(mào)易術語(分為E組、F組、C組和D組)進行了解釋和說明。貿(mào)易術語不僅表明了貨物價格的構(gòu)成,也規(guī)定了買賣雙方之于貨物風險的劃分,同時也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對于裝貨和卸貨費用的分擔作出了解釋。但是在具體的交易過程中,如果要具體地劃分出裝卸貨費用的歸屬,除了要明確所用的術語外,還要對于運輸方式作出清楚地說明。這不僅僅在于裝船(卸船)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買賣雙方的費用(如在裝船過程中,將貨物運至船邊的費用、吊裝上船的費用、理艙的費用、平艙的費用等等)不可能因為風險點的劃分而明確,而且由于承托雙方的運輸合同會對裝卸貨費產(chǎn)生影響。
一、貿(mào)易術語的選用對于裝卸貨費用劃分的意義
《Incoterms2000》不僅對13個貿(mào)易術語的具體含義作出了說明,也對買賣雙方的風險劃分以及費用的承擔作出了解釋。在一般的意義上,我們習慣將風險劃分點與費用(特別是裝卸貨費用)的承擔聯(lián)系在一起。如在FOB條件下,買賣雙方在裝貨港船舷轉(zhuǎn)移風險,也習慣性地認為買賣雙方承擔的裝船費以船舷為界。但是由于裝船過程是一個連續(xù)作業(yè)過程,裝船費用一般不易在船舷這一點清楚地被劃開,所以有必要對此作出簡要地分析。
(一)E組術語的劃分
E組只包含一個EXW術語。該術語是指賣方在其所在處所(工廠或倉庫等)將貨物提供給買方時,即履行了交貨義務。除非另有規(guī)定,賣方不負責將貨物裝上買方備妥的車輛,也不負責出口清關。因此,很明確地規(guī)定了買方需要負責將貨物裝上車輛的裝貨費,同時由于買方需要自行負責貨物的運輸和風險,貨物到達目的地后的卸貨費也由買方負責。因此,在EXW條件下,買方負責貨物的裝貨費和卸貨費①。
(二)F組術語的劃分
F組術語的共同特點是運送貨物的主運費未付(站在賣方的立場上)。
1.FAS。裝貨港船邊交貨。適合海運或內(nèi)河運輸。該術語的字面含義已經(jīng)表明了裝卸貨費用的歸屬。由于賣方只需要將貨物放至裝貨港指定船只的船邊,自然由買方負責將貨物裝上船,故買方負責裝貨費。另外買方負責貨物越過船邊后的風險,當然應該自行承擔目的港的卸貨費②。此外,如果買賣雙方指定的船只無法靠岸,需要通過駁船等中介工具將貨物運至指定的船邊,則賣方需要負責在之前的一切費用,包括可能的裝貨費(但是此時的裝貨費不能與前面的討論的裝貨費相混淆)。
2.FOB。裝貨港船上交貨。適合海運或內(nèi)河運輸。該術語只是明確了風險的劃分點是在裝貨港船舷,但是并未明確在裝貨港將貨物裝至指定的船上的費用由誰承擔。因此需要明確(除非在合同中明確作了規(guī)定)。FOB的各種變形以及運輸?shù)臓I運方式?jīng)Q定了裝貨費的歸屬,這一點將在后面進行說明。但是,貨物在目的港的卸貨費應該由買方自行承擔。
3.FCA。貨交承運人。適合各種運輸方式。按照《Incoterms2000》的規(guī)定,交貨地點的選擇對于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會產(chǎn)生影響。若賣方在其所在地交貨,則賣方應負責裝貨,若賣方在任何其他地點交貨,賣方不負責卸貨(注意這里的卸貨并不是指本文意欲分析的在目的港(地)的卸貨)。因此,賣方負責交貨時的裝貨費用,當且僅當交貨地點在其所在地時。但是無論如何,由買方負責目的地(港)貨物的卸貨費用。
(三)C組術語的劃分
C組術語的共同特點是主運費已付。但是在賣方支付的主運費里面,有些術語明確了裝貨(卸貨)費用,有些則沒有明確,需要一一具體說明。
(1)CFR(成本加運費)和CIF(成本加保險費和運費)。適合海運或內(nèi)河運輸。賣方需要負責租船訂艙,并且支付貨物到達目的港的運費。在賣方支付的運費中已經(jīng)包含了裝貨港的裝船費,但是目的港的卸貨費由誰承擔則沒有明確。需要根據(jù)CFR和CIF變形及具體的運輸營運方式來決定。
(2)CPT(運費付至)和CIP(運費和保險費付至)。適合各種運輸方式。兩種術語條件下賣方要承擔租船訂艙并支付貨物運至指定地方的運費。這里的運費不僅包括了在裝貨地的裝貨費用,也包括了在目的地的卸貨費用。所以由賣方負責裝貨費和卸貨費。
(四)D組術語的劃分
D組術語的共同特點是賣方自己承擔風險和費用,將貨物運至指定的交貨地點。賣方顯然承擔貨物裝貨時的裝貨費。
1.DAF(邊境交貨)。適合陸運。是指當賣方在邊境的指定地點和具體交貨點,在毗鄰國家海關邊界前,將仍處于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給買方處置,辦妥貨物出口清關手續(xù)但尚未辦理進口清關手續(xù)時,即完成交貨。因此,由買方負責卸貨,承擔卸貨費(賣方承擔裝貨費)。
2.DES(目的港船上交貨)。適合海運或內(nèi)河。賣方承擔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的船上的費用,買方承擔此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因此,由買方負責卸貨,承擔卸貨費(賣方承擔裝貨費)。
3.DEQ(目的港碼頭交貨)。適合海運或內(nèi)河。賣方承擔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的碼頭的費用。因此,賣方需要負責在目的港將貨物卸至岸上。賣方承擔卸貨費(賣方也承擔裝貨費)。
4.DDU(未完稅交貨)和DDP(完稅交貨)。適合各種運輸方式。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不從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將貨物卸下。顯然由買方負責卸貨費。
二、運輸營運方式對于裝卸貨費用劃分的影響通過
上面的討論可以知道,大多數(shù)貿(mào)易術語本身的含義能夠?qū)⒀b卸貨費用在買賣雙方間明確地劃分開。但是,在FOB,CFR和CIF條件下,對于裝貨費用(FOB條件下)、卸貨費用(CFR、CIF條件下)的劃分并不明確,還需要根據(jù)具體的運輸營運方式和變形來區(qū)分。運輸營運方式一般分為班輪運輸和租船運輸兩種。租船運輸還包括程租、期租和光租等,但是一般在程租條件下討論這三個術語的裝卸貨費才有意義。
(一)班輪運輸條件(Liner Terms)
在班輪運輸條件下,由于船方管裝管卸,賣方或買方支付的運費里面已經(jīng)包含了裝貨港的裝貨費和卸貨港的卸貨費,因此,在FOB條件下的裝貨費實際上已由買方承擔,在CFR、CIF條件下的卸貨費實際上已由賣方承擔。另外,三種術語的班輪條件的變形(FOB liner terms, CFR liner terms, CIF liner terms)對于費用的區(qū)分十分明確,即在FOB liner terms條件下買方負責裝貨費,在CFR liner terms, CIF liner terms條件下賣方負責卸貨費。
(二)程租船運輸條件
在租船條件下,船方一般不負擔裝卸費用(也有特殊情況,如Gross Terms),需
要在買賣雙方之間進一步明確。
1.在承租合同明確了船方的責任條件下,有下面幾種具體的類型:包括(1)Gross Terms。買方或賣方以承租船方式訂立運輸合同,且租船合同約定由承運人承擔裝卸工作。則此時FOB條件下仍然由買方實際承擔裝貨費(買方支付給承運人的運費包含了裝貨費),CFR、CIF條件下由賣方實際承擔卸貨費(賣方支付給承運人的運費包含了卸貨費);(2)Free Out(F.O.,船方管裝不管卸)。對于CFR和CIF條件來說,由賣方承擔卸貨費;(3)Free In(F.I.,船方管卸不管裝)。對于FOB條件來說,由買方承擔裝貨費;(4)Free In and Out(F.I.O.,船方不管卸和裝)及Free In and Out, Stowed and Trimmed(F.I.O.S.T.,船方不管裝卸、理艙和平艙)。對于CFR和CIF條件來說,由賣方承擔卸貨費,對于FOB條件來說,由買方承擔裝貨費。
2.在沒有承租合同明確船方的責任時,可通過具體的貿(mào)易術語變形來區(qū)分:一是FOB術語的變形:包括(1)FOB under tackle(吊鉤下交貨),指賣方將貨物置于輪船吊鉤可及之處,從貨物起吊開始所發(fā)生的裝船費用由買方負擔;(2)FOB Stowed(FOBS,并理艙),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入船艙,并支付包括理艙費在內(nèi)的裝船費用。顯然,由賣方支付裝船費;(3)FOB Trimmed(FOBT,并平艙),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入船艙,并支付包括平艙費在內(nèi)的裝船費用。故由賣方支付裝船費;(4)FOB Stowed & Trimmed(FOBST,并平艙和理艙),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入船艙,并支付包括平艙費和理艙費在內(nèi)的裝船費用。故由賣方支付裝船費;二是CFR和CIF術語的變形:包括(1)CFR Ex-ships Hold(艙底交貨)和 CIF Ex-ships Hold,指買方負擔將貨物從艙底起吊、卸至碼頭的費用。故由買方負責卸貨費;(2)CFR Ex-tackle(吊鉤交貨)和CIF Ex-tackle,指賣方負擔將貨物從艙底吊至船邊、卸離吊鉤為止的費用。因此,由賣方負責卸貨費。(3)CFR Landed(岸上交貨)和CIF Landed,指賣方負擔將貨物卸至目的港岸上的費用。所以由賣方負責卸貨費。
三、總結(jié)
不同貿(mào)易術語條件下買賣雙方的裝卸貨費用的分擔不僅與貿(mào)易術語本身有直接的關系,而且與租船營運方式相關聯(lián)。EXW、FCA、CPT、CIP、DAF、DDU、DDP、FAS、DES和DEQ可以直接通過術語本身的含義加以明確。而在國際貿(mào)易中最常用的三個術語FOB、CFR和CIF則不僅與本身的含義有關,還與術語的變形、運輸營運方式相關。在承租船和班輪運輸條件各不相同時,必須加以區(qū)別對待(如下表)。
注釋:
①本文中所指的裝卸貨費不僅指海運過程中的裝卸船費,也指其他運輸方式中的陸地、空港的裝卸貨費用
②本文所指的裝卸貨費的劃分是指在買方和賣方之間的劃分,不指買方與船方(或其他承運人)、賣方與船方的劃分。如,在FAS條件下,買方自行負責將貨物運至目的港。但是他也可以選擇采用班輪運輸或租船運輸,就會產(chǎn)生在目的港卸貨費用的歸屬問題,但是這并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參考文獻:
[1]馮智慧. 2005. 透析國際貿(mào)易術語的選用[J].北方經(jīng)貿(mào)(04).
[2]劉長軍. 2008. 淺談FOB、CFR和CIF三種貿(mào)易術語的比較與選用[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03).
[3]彭福永. 2004. 國際貿(mào)易實務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
[4]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編. 2000. 2000年國際貿(mào)易術語解釋通則[M].北京:中信出版社.
[5]王維肖. 2008. 淺析我國內(nèi)陸出口企業(yè)貿(mào)易術語選擇[J]. 河北企業(yè)(11).
[6]余昕. 2008.淺析FOB、CFR、CIF貿(mào)易術語的風險轉(zhuǎn)移[J]. 科技經(jīng)濟市場(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