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萍
I hear,and I forget./I see,and I remember./I do,and I know./Tell me,and I forget./Show me,and I remember./Involve me,and I know.以上文字摘自衡水中學的英語課堂改革方案,簡單的三十個英語單詞卻把我們英語課改分析得清清楚楚。讀完,我陷入了沉思,反思自己一年來的教學,深深感到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迫在眉睫。而這一轉變的關鍵就是教師如何調控整個課堂,如何定位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因過分追求教學質量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課堂上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跟著老師走,老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這種課堂氛圍難免呆板、被動,也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1)忽視情感。新課程標準強調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傾注“愛”的情感。而我們很多老師在課堂活動中就忽視了這種因素:忽視了對學生鼓勵性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過錯,甚至忽視了學生的存在,只顧自己在上面侃侃而談,而沒有意識到學生其實還是個孩子,孩子總是希望大人能夠注意自己的。甚至說有的學生,他取得進步就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這足以說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做良師益友,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從內心深處與學生相通。
(2)忽視能力。我們有很多老師對一堂課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學生知道某一知識點。于是教師在課堂上不停地說、不停地板書,形成了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到最后學生可能記住(remember)了知識點,但是他理解(know)了嗎?下次換個地方接觸這一知識可能又滿頭霧水了。親愛的老師們,我們在講得滿頭大汗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停下來,讓學生自己思考幾分鐘呢?讓他們自己參與思考和探究,效果會更佳,因為“I do,and I know”。
針對上述現象,要想讓課改真正落到實處,我們應該重新認識課堂教學的性質與任務,重新認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與角色。結合衡水中學的教學經驗和隆回二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應從激趣、善誘、精講、拓思四個方面調整課堂教學的活動模式,激活課堂,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1.激趣——激發(fā)學生興趣,樹立信心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說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首先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的三大基本特征——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色彩鮮艷的動態(tài)視頻、靈活多變的交互手段,來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也可以穿插耳熟能詳的諺語、笑話等,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例如,我在講解Model 4 Unit 1 “Advertising”時,穿插了一些關于廣告的視頻和精美的廣告宣傳單,很快就讓學生快樂地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最后,教師也應該偶爾問學生一些簡單而重要的問題,通過教師的評價來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善誘——誘導學生自己走向課堂,走向知識
為了使學生更有效地自主學習,老師一定要善于誘導。否則學生在自我學習階段將毫無方向,教學效果也無從談起。這里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質疑性問題情景,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能力。譬如,我在講每個單元的Reading部分時總會引導性的先設置幾個問題,這樣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至少讓他知道在讀的時候哪些地方要細讀,哪些地方只需要掃讀,這樣就會避免盲目地學習。
如今的新教材涉及的知識面廣,古今中外、人文地理、宗教信仰等無所不談,這對老師也是個挑戰(zhàn)。一旦教師誘導不到位,學生就可能一節(jié)課都無所事事。這要求老師在上課前一定要精心準備教學資料,以免造成重難點不突出等問題。
3.精講——注重學法指導,精講巧練
很多老師在新課改中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因為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于是他在課堂上不再多說,讓學生泛泛而談,甚至對于學生的言論正確與否都不予指出。這樣,課堂雖變得熱熱鬧鬧,但學生不會有任何的進步。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講的尺度:學生各抒己見的同時老師要精講和評點。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诶蠋熅v部分,一定要注重學法指導。例如,牛津高中英語內容比老教材增加了很多,新單詞也相應多了不少。那么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快速記住所有重要的單詞呢?我就會總結些規(guī)律,像口訣記憶、反復記憶等,并帶著學生在課堂上訓練幾次,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舉一反三。
4.拓思——拓寬學生思維,加強主體意識
拓思,是我們課堂的延伸。它能帶領學生加深對原有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能力。那么如何拓寬學生的思維呢?教師要善于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比如,在Model 1 “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一文的教學中,在課堂的結尾處我就引出了這樣一個主題“What is true beauty?”這樣就大大拓寬了學生的思維,這樣,他們就不會再局限于對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中,而會開始深層次地考慮與之相關的知識。同時,學生在思考的時候也會去回憶這一堂課所講的內容,這樣就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課堂是有生命的,教師是這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學生則好比那鮮活的血液。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能把住課堂這個生命的脈搏,適當調控,就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只要我們的老師積極進取、不斷改進,那么我們也能創(chuàng)造出衡水中學那樣的奇跡,甚至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