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復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數(shù)學第1冊“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總結(jié)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鐘,有時針、分針的鐘面模型。
學具:有時針、分針的學具鐘面。
課前準備:收集鐘表種類及作用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我生活的小幫手,每天生活在我們身邊,想知道它是誰嗎?
課件出示鬧鐘聲及錄音:同學們,你知道我是誰嗎?聽……對了,我叫鐘表。有規(guī)律的生活可離不開我,你能說說我的種類和用處嗎?
(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鐘表種類及用途。)
師:同學們介紹的真詳細,今天我們就來初步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師:這節(jié)課,你想了解哪些與鐘表有關的知識呢?(學生暢所欲言。)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一)初步認識鐘面
1.同桌討論:結(jié)合自制的鐘面與同桌交流對鐘面的認識情況。
2.自由發(fā)言。
3.探索表針的形狀特點。
(1)認識表針:課件分別閃動時針、分針,給表針取名字。
(2)說一說怎樣區(qū)分時針、分針。
(3)總結(jié)時針、分針特點:時針,短短的、粗粗的;分針:長長的,細細的。(若學生說出秒針,應給予鼓勵,但本節(jié)課不作要求。)
4.探索鐘面上數(shù)字的排列及針的走動方向。
小組討論:鐘面上有哪些數(shù)字?它們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鐘面上的針是怎樣走動的?
(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
鞏固練習:我說你指,師說數(shù)字,生迅速在鐘面上指出數(shù)字所在的位置。
(二)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1.同學們你能說出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
師:你是怎樣看出鐘面表示的時刻的?(板書出不同的說法。)這3個鐘面都表示整時。(板書:整時。)
2.小組討論:整時的時候,時針、分針的指向有什么特點?你準備怎樣認整時?
3.全班匯報交流:
4.整時的兩種寫法。
(1)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方法。
(2)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討論得出另一種寫法。
5.動手操作。
我說你撥:師生互說,同桌互說。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作為一個學生如何珍惜時間呢?合理利用時間,安排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這有一個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請大家仔細看,然后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課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生邊看邊議論,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
1.游戲:找朋友。
2.練習十六:第3題,過1小時是幾時?
啟發(fā)學生找出原來鐘面表示的分別是什么時間。在自己的鐘面上試一試:過一小時是幾時?電腦演示印證。
3.生活情境問答。
星期天,小明想去書店買書,去球場打球,一看表,正好是上午6:00。
①小明應該先去書店,還是應該先去球場?為什么?
②書店8點開門,7點打完球,還要等多久才能去書店?
四、總結(jié)收獲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學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