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玲
中央教科所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弊x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建立在讀好的基礎(chǔ)上。葉圣陶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guān)系,單說寫作程度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比較難捉摸的閱讀。”可見閱讀教學地位的重要,它是形成學生能力的重要基礎(chǔ),是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而“讀”的訓練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理解課文內(nèi)容靠讀,感受課文情感要靠讀,積累語言文字更要靠讀,“以讀為本”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大家也越來越重視朗讀的指導,并把朗讀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語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看到有學生自讀,有分角色讀,有男女生或組與組之間對讀,還有教師領(lǐng)讀等形式。朗讀在不同的階段對理解課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朗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朗讀就是運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diào)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朗讀的過程是人的眼、腦、耳、口協(xié)調(diào)工作的過程。它是生理活動向心理活動的轉(zhuǎn)化,即“內(nèi)化”?!皟?nèi)化是教育教學的真諦。”(趙卿敏語)它使口頭與書面結(jié)合在一起,知識與能力結(jié)合在一起,語言的形式與所表達的意義結(jié)合在一起。朗讀是我國傳統(tǒng)教學中一種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進行交際,因此在缺少使用英語的情況下,除了要多聽,多看,多閱讀,還應(yīng)多朗讀。大量出聲的朗讀會使讀者熟悉和掌握英語語言的特點,獲得英語的語感,有利于掌握英語的語音、詞匯和語法。林語堂先生在其《開明英文讀本》的卷首語《學習英文要訣》中提到“四到”——耳聞、目見、口講、手到。“四到”中以口講最為重要。
一、朗讀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朗讀有助于克服漢語對英語學習形成的負遷移
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在基本掌握漢語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已有的漢語知識和技能必然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影響。漢語的語音、語法、句式等都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要克服這種影響,最有效的途徑便是朗讀。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語言屬于第二信號系統(tǒng),這是一種靠完全單純的聲音刺激才能轉(zhuǎn)換成具有抽象意義的符號。朗讀將無聲語言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是一種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過程。朗讀使抽象的語言直觀化,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積累一些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這種潛移默化習得的英語自然地糾正了原來不規(guī)范的英語,從而減少學生的口頭和筆頭錯誤。
第二,朗讀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以英語語言為載體,使英語世界抽象化。英語是聲音語言,是表音文字。準確無誤的技巧朗讀就是把英語語言材料變成大腦能夠儲存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語語言材料融合在一起,最后質(zhì)變?yōu)橛⒄Z的思維方式。因此,朗讀對提高閱讀能力、形成英語的思維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難怪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第三,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語感
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與增強,要通過反復(fù)接觸該語言才能做到。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者一面朗讀,一面揣摩、體會、學習,完全沉浸在作者的文章之中,作者的那些詞匯、那些句型、那些表達方法,經(jīng)過熟讀就會被消化吸收,成為讀者自己的語言儲備,在需要時就會信手拈來。因此,朗讀對口語表達有著顯而易見的功效,它能培養(yǎng)學生講出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口語。
第四,朗讀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朗讀是將已學的詞匯運用于實際的過程,它使學生對句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單詞不僅加深了“形”的認識,而且獲得了“聲”的直觀。這種聲形同一更容易在大腦中產(chǎn)生“立體式”印象。朗讀的過程,也是大腦思維活動、理解全文的過程,也就是對整個閱讀材料進行全面理解的過程。此外,朗讀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一句話的語氣、情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體會。
二、要使學生朗讀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應(yīng)該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多種形式有機結(jié)合地對朗讀指導進行精心設(shè)計,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示范朗讀,潛移默化地影響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朗讀好了,鉆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朗讀水平就會有多高?!痹S多名家大師也都說,示范朗讀是朗讀指導的一個法寶,而模仿是人們最愛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技能習得方法,學生最初的朗讀都是靠模仿來完成的。好的范讀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它不但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也會激發(fā)學生的欲望,還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方法的指導。而在學生的朗讀沒有到位時,教師適時的范讀更是一劑催化劑,能讓學生盡快進人文本。
第二,層次朗讀,水到渠成地提升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的過程。在朗讀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機械地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而是應(yīng)該體現(xiàn)學生內(nèi)在思維的提升積累過程,這樣的朗讀才是真正扎實有效的。
第三,個性朗讀,情感自主地噴發(fā)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四,多樣朗讀,有的放矢地引領(lǐng)
無論是教師的范讀,還是學生的個別讀、分角色讀,一節(jié)閱讀課光靠一兩種朗讀形式是撐不起“讀”的整片天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不同、情感表達的差異有機地選擇多種朗讀指導形式,這樣學生以各種方式熱情地朗讀課文,與作者同喜同悲,入情入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實踐證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的速度。朗讀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預(yù)期的效果。當然要學好英語還有許多方面的因素,朗讀只是這些因素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是中國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習方法,又適合于母語學習,適合于外語學習,它既能訓練學生的記憶力,又能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們應(yīng)重視朗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麗萍.2006.英語朗讀的重要性[J]. 校長閱刊
2.劉敬星.2009.讀領(lǐng)風騷: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教學設(shè)計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石佳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