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芝
摘 要:貫徹新大綱,改革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要拘于“教師的中心論”,也不要陷于“學生中心論”,只有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語文教學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領,才能使學生愛學,好學,會學。
關鍵詞:語文教學 引領學生 學習
教學本身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種藝術,課堂教學又是重要一環(huán),它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課堂中教師既要引領學生掌握知識,同時又要熏陶情感,養(yǎng)成美德,在十幾年語文教學中,更深刻體會到激情貫穿課堂的重要性。教師對或平實或激昂文字的理解,對人物或美或丑的認識,對情感愛憎的把握等,通過激情的演繹能營造氛圍,感染學生,引起共鳴,以達到有力準確地解讀。
一、打造自我,提升素養(yǎng)
1.加強師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高尚思想情操。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是教師高尚思想情操的重要內容,是師表風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忠誠善良、公正廉潔、寬容謙虛、勤奮堅毅等都是教師應具備的良好道德素質。教師高尚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關鍵是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理想人格,加強對真、善、美的追求,逐步養(yǎng)成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2.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專業(yè)水平。“腹有詩書氣自華?!币粋€有著豐富文化功底的教師,舉手投足間散發(fā)著優(yōu)雅芬芳的書香,總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教師不僅要多讀專業(yè)書,而且廣泛涉獵文、史、哲、理、化、生等各類知識性書籍,這樣文化底蘊扎實,知識背景豐厚,教起書來才會得心應手,而不至于見識淺陋,捉襟見肘。
3.注意細節(jié),保持活力。語言是信息的載體,教師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表達無不是一種有效學習的催化劑。語速的輕重緩急、語調的節(jié)奏、語言的清晰悅耳都有利于知識信息的傳達和儲存,同時情感體驗得到提升?!把劬κ切撵`的窗戶。”膽怯時鼓勵的暗示、違紀時嚴肅的警告、提出問題時探尋的注視,教師不時變換的關注的眼神必將架起師生心靈的橋梁。還有教師自如、大方、得體的姿態(tài)更有利于師生交流。授課過程中為強調內容、引起注意力的手勢,為幫助學生理解生動模仿的動作,為抒發(fā)感情自然生發(fā)的喜惡之態(tài),都使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更好發(fā)揮??傊?教師的舉止神態(tài)會感染著學生去體驗、思索,枯燥的知識因情感的注入而充滿生命力。
二、立足引領,師導生演
師生平等合作、教學相長的過程,這其中既包含學生讀中感悟的主體活動,也包含教師在讀中的指、引、誘、輔、領其悟的主導活動。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傳遞及反饋的過程。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币虼?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給學生明確的“導線”,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考,尋找各種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運用啟發(fā)設問、讀圖思考、列表對比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空間思維、聯(lián)想思維等多種思維技巧。因為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學生會學的關鍵。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言表達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深入淺出,適當點撥思路,使學生跟著老師的“導線”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去想去說去做。在《草原》示范課中為使學生進入語言所描繪的感情氛圍,教學中采用導游誦讀的形式恰到好處地起到推文助思的作用。例:當學生在真切感受到草原美景后,為深刻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達到情感貫通,我以精煉語句點出景美之處(明朗的天空、無邊的碧野、白色的羊群、靜立的牛馬),然后吟誦出文中抒情之句(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如此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情感得到自然宣泄,吟誦完畢,語鋒一轉,連問四個為什么(作者為什么驚嘆?為什么舒服?為什么愿久立四望?為什么又想坐下低吟小詩?)以期達到讓學生以自己情感受作者情并且積極探索文章內容的目的。激情討論辨析。討論辨析是學生對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討論或辯論,是學生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過程,討論既是一種師生雙邊活動性質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又是體現(xiàn)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主,經過學生自己積極思考,相互探討,以求得問題解決和認識深入的一種發(fā)展性教學方法。討論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人的智慧,同時在討論中集思廣益,相互啟發(fā),實現(xiàn)信息交換,擴大信息和思維容量。
葉老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用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其中明確地指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應該怎樣發(fā)揮。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認知,啟發(fā)引導,“點”在關鍵處,“撥”在疑難處。因此,在加強學生自讀自悟的語言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語言文字為憑借,進行聯(lián)系、比較分析、想象、體驗等思維活動,以達到運其才智,勤其練習、思有所悟,學有所得的境界。當然“領”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都是因學生的需要,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徑”也只是舉隅。
在《我看秦始皇》中,根據(jù)課本簡單的介紹,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被稱為千古一帝;但又焚書坑儒,刑罰嚴酷,賦稅繁重,徭役眾多,被稱為暴君。顯然,這是給予秦始皇的兩個截然不同的評價。學生在驚嘆之余,不禁疑問,“老師,這是同一個人嗎?”如果是,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一個什么人呢?”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教師立即布置題目,讓學生上網(wǎng)查詢有關秦始皇功過的資料。這在教師的幫助下,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找資料對有關問題進行分類和整理,使“問題”成為教學的核心,師生圍繞共同的“問題”展開探究性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教師注重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供條件,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幫助逐漸減少,學生自主探索逐漸增多,最后要爭取做到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如上所述,圍繞布置的課題,學生們從網(wǎng)上收集了許多資料,小組首先把重復的資料進行刪減,還把一些不客觀的資料進行分析及剔除,最后經過討論,確定了能夠充分論證自己觀點的資料,并保存下來。
三、情感體驗,自我發(fā)展
1.嘗試體驗型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主體意識?!绑w驗”是學生主體借助經驗、運用直覺,通過感知來理解課題時的心靈感受。它是蘇醒的、流動的、即時的,是主動創(chuàng)造的,是動態(tài)且五彩繽紛,體驗型教學注重內心的體驗和感受,核心在于喚醒靈魂,價值在于主體意識的提高和獨立個性的解放。感覺和體驗是觀察、思維、聯(lián)想等智力活動中伴隨著的特殊情感。語文課上,能讓學生談真情實感,抒發(fā)自己的真切體驗,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體會他人的親情故事,實實在在當一回家等活動,讓學生敞開心懷談體驗,并以自己的體驗去感染他人,從而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解放,在體驗中陶冶情操、深化(下轉第38頁)(上接第37頁)認知。在課堂上,只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主動、積極地表現(xiàn)自我,同時,教師用積極的語言評價鼓勵學生,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成為學生的主人,促其能力的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
2.打破思維定勢,培養(yǎng)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感,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以傳授知識、應對考試為軸心,以求現(xiàn)成的、確定的知識,進行終極意義的解讀為目標。這種教學方式,縮小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范圍,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解讀的權利。體驗型教學有助于教師打破思維定勢,放權給學生,體現(xiàn)閱讀的個性,挖掘學生思維潛能。針對當前黨中央提出的“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主題,讓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詮釋讓他們自己感悟親情,珍愛友情,追憶往昔社會主義建設中如火如荼的豪邁熱情,并將自己的體驗感受寫下來,成為個性色彩強烈的文字。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呈現(xiàn)了學生思維的繽紛色彩,彰顯了閱讀的個性與靈感,培養(yǎng)了思維的獨立性和神奇靈感。
以上,僅就如何在讀中“領”談了一些個人的膚淺的認識??傊?在貫徹新大綱,改革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要拘于“教師的中心論”,也不要陷于“學生中心論”,只有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恰當?shù)匕l(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使學生愛學,好學,會學,越學越聰明。
作者單位:廣西梧州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