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修鳳
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學改革者,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必須時刻牢記在心。處處貫徹執(zhí)行,并將此理念消化,滲透到自己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求所有教學行為必須做到從學生出發(fā),讓學生參與,被學生接受。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筆者失敗的教訓及成功的經(jīng)驗無一不是這一理念的有力的事實證明。
在教授牛津英語8A Unit3 A day out(關于旅游的話題單元)第一課 Welcome to the unit 時筆者精心準備了此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這一課時包括“Welcome to the unit”及 “Comicstrip”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三張明信片,分別為:法國艾菲爾鐵塔(正面)、塞納河(背面);美國白宮(正面)、布什總統(tǒng)(反面);悉尼歌劇院(正面)、港灣大橋(反面)。其中,每一張明信片背面附有書信體的世界名勝及旅游行程介紹。第二部分是有關旅游地點選擇的對話,“comicstrip”為“Eddie”和“Hoboo”關于健康與旅游的對話。課前我準備了六張相關風景名勝的課件及四張教學知識點的筆記課件,課堂上我按部就班實施我的教學步驟。第一步復習二單元,美國中學生的學校生活及英國中學生的學校生活,并由此引導學生復習外國的國名及城市名、風景名勝,想由此導入新課,但事與愿違,學生們對外國國名、城名市、名勝知之甚少,絕大多數(shù)學生一片茫然,時間耗費超支。第二步當我展示名勝的圖片課件,介紹相關歐美風土人情,絕大多數(shù)學生也只是置身事外地“聽講”,我一人在講臺上借著多媒體對學生唱獨角戲。第三步學生分組討論旅游計劃。第四步,講解語言知識點,但有關練習及“comics strip”由于時間急促而未及實施。事后我反思這一節(jié)課的失敗之處,關鍵在于設計此課時,雖然我做了精心充分的準備,但一開始未做到“從學生出發(fā)”,我忽視了農(nóng)村學生淺顯的地理知識,學生知識遺忘的規(guī)律,以及學生薄弱的英語基礎水平,導致教者準備的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而言近乎深奧,使他們難以配合,無法參與教者的教學過程,最終導致他們無力接受教者的傳授內(nèi)容。
吸取了這次的失敗教訓,我在評講8A Unit 6中Main task的學生作文時,拋棄了以往英文寫作點評的方法:先逐一批閱學生錯誤,再要求學生抄寫范文,最后背誦范文的傳統(tǒng)方法。課前,挑選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并要求該生抄在黑板上,課堂上,號召全班集體批閱該篇作文,以黑板版演的形式進行找錯、糾錯。這是一篇關于汶川地震的英文習作:
Wenchuan Earthquake
There was a earquake hit Wenchan May12th 2008.At the beginning,the houses came down and the windows fell down.Mrs Li andher baby were trapped under the building.They were very frightened and shouts“Help,Help!” At last the police sent them tothe hospital,they are safe. Theearthquake was very terrible.It break lots of building and house and lots of people died.
其中很多的錯誤是非常經(jīng)典的,頑固的.雖經(jīng)教者多次批改、訂正,學生們的錯誤依然出現(xiàn)。此次我將他們的“牛皮癬”一樣的錯誤呈現(xiàn)在黑板上,讓學生們直視自己的錯誤,開展一次別開生面的自我找錯、自我糾錯的教學改革運動。學生們認真閱讀,積極思考,一個個自告奮勇,走上講臺,將這篇作文中的錯誤逐一挑出訂正,首先是時態(tài)錯誤的訂正,然后是不定冠詞的使用錯誤,最后是開篇第一句中be動詞與hit混用的頑固性錯誤,學生們都為自己屢教不改的行為而面露羞愧。第二句使用的并列句,我稍加點撥引導學生運用第六單元中過去進行時的語法知識將此句成功地改為the houses came down while the windows were falling down. 學生們也借此加深了對課本中語法知識的鞏固運用。另外,我還拓展了學生對“break”與“distroy”的區(qū)分,幫助學生將短文最后一句break改為distroyed。最后對這篇基本修改完畢的短文,筆者引導學生敘述事件時應結合8AUnit6Reading學習運用“At first、 Then 和At last ”為這堂英語習作評講課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節(jié)作文點評教師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課堂行為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常言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確,經(jīng)過對失敗的反思,我及時總結教訓,積累經(jīng)驗,時刻牢記“以學生為中心”,備課時把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作為設計教學的模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學習興趣,為我的學生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教學設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推動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教師不能再把學生看作是消極的容器,而應該把學生看作是知識建構者,是期待點燃的“火把”,有著自身的力量。因此,教師應自始至終高舉新課程改革的旗幟,必須放下權威的架子,打破以往教師一味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僵化局面,使課堂更多地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這樣,既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拉進了學生與社會、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教學中學生有了更多空間,有利于學生內(nèi)在潛能的挖掘,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胥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