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雨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軍校學員的價值取向越來越多地受到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因西方價值觀影響,一元主導價值受到沖擊;利益取向自我化,集體主義受到沖擊;行為取向自由化,紀律觀念受到沖擊;生存環(huán)境和平化,使命意識受到沖擊;道德取向實用化,優(yōu)良傳統(tǒng)受到沖擊。為此,要加強對軍校學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構筑起以忠誠、使命、紀律和求知為主要內容的軍校學員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價值取向多元化核心價值觀軍校學員教育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為我們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內容、確立了目標。面對思想領域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挑戰(zhàn),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軍隊院校學員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為此,軍隊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開拓新思路、豐富新內容、取得新實效,努力培育當代軍校學員的核心價值觀。使軍校學員成為先進理論的學習者、歷史使命的執(zhí)行者、國家建設的捍衛(wèi)者和道德風尚的弘揚者,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堅力量。
一、多元化價值取向對軍校學員的影響
1、一元主導價值受到沖擊。
把馬克思主義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憲法的規(guī)定。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培養(yǎng)軍校學員具備正確價值觀的首要前提。但這種一元價值主導的局面正在受到多元價值觀的沖擊。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正面臨著威脅和挑戰(zhàn)。當前,在一些軍校學員中喜愛美國大片、看外國書刊、關心西方新聞。崇尚西方的民主制度等等。加之西方關于“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等反動言論的宣傳。一些學員羨慕西方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向往無約束的個性釋放。對中國社會轉型期出現(xiàn)的不良社會現(xiàn)象不能容忍。感性地把這些問題歸結為指導思想的問題,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開始發(fā)生偏移。
2、利益取向自我化,集體主義受到沖擊。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培養(yǎng)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從培養(yǎng)集體主義開始。但隨著市場經濟利益原則的影響,軍校學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一些學員追求個人利益。個人服從集體正在被“個人大于集體”、“先個人后集體”所取代。部分學員犧牲奉獻精神淡化,參軍光榮的榮譽感越來越模糊,而無利不往、無利不來的觀念卻正在蔓延。還有的在畢業(yè)分配的問題上不是服從組織安排,而是找大城市、條件好、有發(fā)展前途的單位,甚至為此不惜動用所有社會關系。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
3、行為取向自由化,紀律觀念受到沖擊。
隨著大批80后、90后的學員加入到軍校這個大集體中,他們本身所特有的時代性標志便凸顯出來。他們對自由要求得多,對紀律遵守得少。一些學員追求絕對的自由。認為軍隊的紀律過于嚴格,比如一日生活制度、請假銷假、集合站隊等等都過于束縛人的個性,侵犯人的自由。他們對紀律嚴明的重要意義充耳不聞,向往像大學生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一些學員錯誤地認為以人為本,就是要保障人最基本的自由權,卻不知道自由是紀律約束下的自由,把以人為本當成是以己為本。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反映出當前軍校學員行為導向上的無紀律性,長此以往必將對部隊建設產生很壞影響。
4、生存環(huán)境和平化,使命意識受到沖擊。
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在促進經濟大發(fā)展、文化大繁榮、社會大進步的同時,也使得軍校學員開始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漸漸淡漠起來,“和平兵”思想開始流行。在一些軍校學員中甚至存在打仗離自己很遙遠的想法。一些學員軍人意識淡薄。認為仗打不起來、打仗用不上我。這種想法弱化了軍校學員履行歷史使命的意識。
5、道德取向實用化,優(yōu)良傳統(tǒng)受到沖擊。
總政治部下發(fā)的《軍人道德規(guī)范》全面系統(tǒng)地揭示了軍人道德的基本內容,明確了軍人應具備的道德內容。但在西方價值觀念的沖擊下,實用主義開始抬頭。一些軍校學員的道德觀也存在實用化的傾向。一些獨生子女沒有吃苦耐勞精神。遇到困難和任務不是迎難而上,而是避之惟恐不及。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正在淡化,代之而起的是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甚至把及時行樂當成信條。對社會上一些道德失范的現(xiàn)象缺乏鑒別力,把虛偽奸詐當成“品德”,道德取向混亂,嚴重影響了軍人價值觀念的塑造。
二、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構成
“核心價值觀。就是反映一種社會制度、一個時代本質的價值觀。每個時代、每個社會形態(tài)、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焙诵膬r值觀是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核心和靈魂,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軍校學員關鍵是要構建學員的核心價值觀。當代軍校學員培養(yǎng)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下。服務于軍事斗爭準備和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中心任務,圍繞解決好打得贏、不變質兩大歷史性課題。以實現(xiàn)“四有”為目標。構建起以忠誠、使命、紀律、求知為內容的當代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
1、忠誠。
忠誠是構建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的前提,在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中處于基礎的地位。塑造學員忠誠的品格。就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軍魂”,始終不渝地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和指揮;堅持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牢記軍隊來自人民、奉獻人民的根本要求;堅持保衛(wèi)祖國這一職責。時刻不忘捍衛(wèi)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責任;堅持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理想,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忠誠作為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既是軍人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又是堅定軍人信仰,提升戰(zhàn)斗力的需要。只有堅持四個“忠于”。軍校學員才能真正懂得“為誰扛槍、為誰打仗”。才能在學習和訓練中催生出無窮的動力。
2、使命。
軍隊因使命而存在。使命連著每一名軍人,是軍人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影響和制約著核心價值體系的其他部分。首先。軍校學員要具有使命觀。具有投身使命的意識。深刻領會“三個提供、一個發(fā)揮”的時代背景、深刻內涵、具體要求。加強對履行我軍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的認識。其次。要努力提高履行使命的能力,苦練履行使命的本領。利用在校時間積極學習作戰(zhàn)指揮、軍事高科技等軍事知識。最后。要隨時做好履行使命的準備,準備投身于履行使命的斗爭之中。
3、紀律。
紀律是軍人的生命。是履行使命、實現(xiàn)忠誠、培養(yǎng)作風的保證,是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繃烂鞯募o律治軍是軍隊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軍校學員要充分認識到紀律的極端重要性,自覺樹立起紀律意識。和平時期,要嚴守部隊的條令條例規(guī)章制度。服從管理,嚴格遵守組織紀律和政治紀律“十不準”。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從我做起,為加強院校的正規(guī)化建設做貢獻。
4、求知。
求知是軍校學員不同于普通軍人的特有的價值觀。由于軍
校學員“學生+戰(zhàn)士”的雙重身份,求知就理所當然地成為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的一部分。軍校學員要適應未來信息化戰(zhàn)爭的需要,就必須不斷提高政治思想素質、科技素質、軍事技能、身體心理素質等。而這些素質的塑造離開了對知識的獲取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軍校學員必須把求知當成一種信仰,明白求知是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工作能力的必經途徑。努力學習,汲取知識,把求知變成自己的需要,內化于自己的性格之中,自覺學習、善于學習。
三、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培育的方法
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的培育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在對軍校學員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關鍵是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下,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
1、發(fā)揮課堂優(yōu)勢,搞好理論武裝,打牢軍校學員的思想根基。
課堂教學是軍隊院校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是武裝學員頭腦的主陣地。一是納入整體教學規(guī)劃。把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培育納入院校的整體教學計劃之中,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核心價值體系培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學科建設,用先進理論武裝軍校學員的頭腦,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新的課程體系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認真實施新的課程方案,深入進行軍隊歷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戰(zhàn)斗精神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二是搞好基本理論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理論學習為重點。為塑造軍校學員的價值體系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客觀地聯(lián)系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以及我黨我軍的形勢任務,使學員認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產生的必然性。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產生的理論背景,使學員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源泉。要讓學員全面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自覺自愿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端正、塑造自己的價值觀。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涵、地位作用、主要內容等,打牢學員的理論基礎。搞好理論武裝。
2、聯(lián)系社會實際,開展實踐活動,促進軍校學員的思想升華。
社會實踐教育歷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法寶。軍校學員核心價值體系培育要盡力運用社會實踐,把純粹的理論說教變成讓學員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景,實現(xiàn)從理論——實踐——理論的升華,從而變成自己的價值觀念。一是利用救災開展教育活動。災害雖然會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和損失。但卻能夠以最真實的場景打動學員,實現(xiàn)最佳的教育效果。軍校教育組織者要以救災活動為契機,深入搞好核心價值體系的培育工作。組織學員及時收看新聞聯(lián)播。關心國家大事。了解救災進展情況。學習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救災中講話和指示精神。增加對黨和政府帶領人民克服困難的信心。組織學員參加哀悼日活動、默哀、捐款捐物和各種獻愛心、送祝?;顒?,使學員認識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主義凝聚力和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的民族精神,使學員深刻領會和理解“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培養(yǎng)學員的愛國主義精神,加深學員對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增強學員時刻準備參加救災任務、服務人民的使命感。二是參與社會焦點問題討論。運用網絡、報刊、板報等形式,對一些社會焦點問題進行討論。通過真實鮮活的事件分析,挖掘問題背后所隱藏的教育因素,以學員自我分析為主,適當引導。提升學員辨別真?zhèn)蔚哪芰Γ瑯淞⒄_的價值觀念。三是大力開展社會教育實踐。積極運用各種社會資源開展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組織學員參觀烈士陵園、歷史博物館等場所,增強學員維護祖國統(tǒng)一、保衛(wèi)人民和平勞動的使命感。通過參觀大型企業(yè)。開展“我為駐地做貢獻”等活動。增強學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堅信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3、把握軍校特點,加強行為引導。實現(xiàn)軍校學員的自我塑造。
要結合軍校體制、管理、任務、環(huán)境等具體特點,加強對學員行為的引導,實現(xiàn)學員核心價值體系的塑造。一是注重日常行為約束。正確的價值觀要以良好的道德觀為基礎。對學員道德觀的塑造要融入到對學員的日常行為約束中。通過開展“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等活動。加強對學員行為舉止的規(guī)范,啟發(fā)學員對文明的認識。倡導學員做好“一人—·日·一事”,搞好好人好事的評比工作,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大力開展一事一議活動。對學員中暴露出的不良道德傾向及時進行糾正。利用校園文化對學員道德觀念的熏陶作用,定期開展知識講座、繪畫展、歌詠比賽等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員的行為方式,在不知不覺中達到純潔學員心靈的目的。通過具體行為的宣傳和引導,使學員信念堅定、道德純潔、精神昂揚。二是利用重大時機教育。善于運用評功評獎、執(zhí)行任務、重大活動等時機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行為導向的教育。通過優(yōu)秀學員、訓練標兵等的評選。激勵學員積極進取、爭先創(chuàng)優(yōu)、敢于突破、大膽創(chuàng)新。利用參觀見學等機會,開闊視野。激發(fā)學員的創(chuàng)新思維,構建起適應時代和部隊創(chuàng)新形勢需要的時代精神。在這些能夠對學員終生行為方式產生影響的時機中,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工作一定要及時跟進,搞好行為引導,在塑造學員核心價值觀念上力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積極宣揚先進典型。先進典型是實踐科學價值體系的形象和代表。要充分發(fā)揮典型激勵在育人中的功能。大力搞好典型宣揚工作。在運用黨和國家宣揚的重大典型搞好教育的同時,要努力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樹立、宣揚院校內部的各種先進典型,善于挖掘身邊人、身邊事,運用條幅、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重點宣揚先進典型的事跡,使學員學有榜樣、練有樣板、趕有目標。耳濡目染中形成追逐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尚。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周中之,石書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馬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