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破產(chǎn)富豪李廣斌從朋友的嘆息中悟出商機,從一個離異家長的“育兒自救”中邂逅靈感,以周末“私塾”為平臺,專注于孩子的德行、禮儀教育,不僅贏得了眾多家長的喝彩,還得到中國頂級幼教權威機構(gòu)和國學博導的青睞與支持,更被團中央授予“中國青年創(chuàng)業(yè)項目金獎”,成為在全球擁有50家連鎖店的中國現(xiàn)代私塾CEO。
富豪淪為小家教:從同行的嘆息聲中邂逅商機
1995年,李廣斌從華中師大畢業(yè)后被分到一所中學當教師。2001年股市火爆,不甘寂寞的他毅然下海,做起了股市通訊器材生意,不到兩年,就成了坐寶馬出入高檔酒店的千萬富豪???003年初,一些經(jīng)銷商背信棄義,卷款潛逃,李廣斌多年的積累血本無歸。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撿起老本行,做起了家教老師。
這年7月,李廣斌突然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張總的兒子在網(wǎng)吧聚眾斗毆被拘留了,張總的老婆被氣得住進醫(yī)院,有時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睆埧偤屠顝V斌一起下海,是多年的患難之交。
第二天,李廣斌在醫(yī)院見到照料妻子的張總。
原來,張總夫妻整天忙于做生意賺錢,根本沒時間陪兒子,兒子成績好就給錢獎勵,成績差就吹胡子瞪眼。上初三的孩子對父母的教導陽奉陰違,經(jīng)常找借口在網(wǎng)吧通宵達旦地玩。這次他為了賺更多的錢上網(wǎng),竟在網(wǎng)吧里用零花錢放高利貸,結(jié)果導致一場斗毆。
“廣斌,你也知道,我們做生意的,成天忙于應酬,哪有時間管孩子啊!你是學教育的,我來投資,你創(chuàng)辦個戒網(wǎng)癮機構(gòu),幫幫孩子們吧!”張總紅著眼圈一字一頓地說。
李廣斌仔細一想,也覺得這里面肯定有市場。就這樣,在張總的資助下,他借助母校華中師大心理系、教育系的力量,與武警湖北某支隊在武漢聯(lián)合舉辦了“戒網(wǎng)訓練營”。
2004年1月,訓練營第一期開營,在父母的押送下,來自全國的18個富家子弟齊聚武漢,在訓練營接受軍事化管理。
李廣斌與這些孩子斗智斗勇12天,效果還不錯,在畢業(yè)典禮上,孩子們學會了感恩父母,開始考慮重返校園讀書。但是不到3個月,一些家長又紛紛打電話給李廣斌:“孩子又開始去網(wǎng)吧了,夜不歸宿,這可怎么辦啊?”
面對家長們的泣血呼喚,李廣斌又一口氣舉辦了8期訓練班,沒有效果免費再學。盡管他使出了渾身解術、精疲力竭,但結(jié)果依然令人沮喪。李廣斌只得停辦訓練營,靜下心來思考失敗的原因。從與訓練營孩子們的交流中,李廣斌逐漸意識到:“開辦戒網(wǎng)訓練營,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其實孩子無論是染上網(wǎng)癮、不懂禮貌還是有其他的壞毛病,病根都能從父母身上找到。由于父母在育兒時期的缺位和錯位,孩子從小就缺乏德行方面的養(yǎng)正教育,長大后一旦遇到誘惑,就會因心理缺乏免疫力而沉淪?!?/p>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茍不教,性乃遷?!崩顝V斌有良好的市場嗅覺,也意識到這里面蘊藏無限商機,但究竟采取什么方式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德行教育,他依然是一籌莫展。
點燃商機:靈感來自一位離異母親的“育兒自救”
2004年3月,停辦戒網(wǎng)訓練營的李廣斌做回了家教的老本行,去新雇主王蕙芳家“上班”。
第一天一進門,李廣斌便發(fā)現(xiàn)雇主家的3歲男孩正在給圍坐在一旁的親戚朋友和他們的孩子泡功夫茶。李廣斌驚呆了:3歲多的孩子,沏茶功夫像模像樣,每一道工序都展現(xiàn)著古代君子的謙謙風范。
圍坐在一旁的家長和孩子,就像被磁鐵吸引,自覺地配合孩子的沏茶動作,興奮地享受著3歲孩子的禮遇。茶畢送客,雇主的孩子首先站立,叩謝、遞鞋、開門、引路、道別,李廣斌完全被他震懵了。
李廣斌和孩子的媽媽王慧芳攀談起來。
原來,王慧芳兩年前和丈夫離了婚,她要打理生意根本沒時間教育孩子,對孩子的教育很是擔心。
去年,王慧芳和孩子回老家過春節(jié),特意帶他去了孔子的家鄉(xiāng)——曲阜,看看能否從孔子那里找到教育方法。
聰明的王慧芳果然不虛此行,她帶孩子參觀完孔廟后,被孔子“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兩句話深深吸引。
“懂得禮儀,學了詩書,才能立身言事?!蹦敲丛鯓硬拍芙虝⒆佣Y儀呢?王慧芳開始了解傳統(tǒng)文化,發(fā)現(xiàn)茶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奇葩,茶道融合了很多古代禮儀,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于是,王慧芳請來茶道專家培訓孩子。在孩子學茶道的同時,她了解到,孔子的《弟子規(guī)》是專門培養(yǎng)孩子禮儀的啟蒙教材,于是高薪聘來李廣斌做老師,看中的是李廣斌語文教師出身,可以幫助指導孩子學《弟子規(guī)》。
正是這位單親母親在育兒上的良苦用心,才造就了懂事理、知禮儀的孩子。
與王慧芳攀談后,李廣斌一宿無眠,他感到找到了開啟商機的金鑰匙。
2006年3月,李廣斌去逛書店,被一本書上的幾行字深深吸引:“郭沫若5歲能讀四書五經(jīng),冰心7歲讀完《三國演義》,楊振寧5歲就能認3000個字?!彼R上買回郭沫若、冰心、楊振寧等的人物傳記仔細研讀,發(fā)現(xiàn)這些名人大都能熟背《弟子規(guī)》,無一例外地接受過私塾教育,而正是從小打下的國學功底,為他們走向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于是,一個計劃在李廣斌心中醞釀。他決心改造古代私塾,做一個全新的傳統(tǒng)文化傳播平臺 ——專門給孩子提供“修德行”“懂禮儀”等終身受用的心靈雞湯。
在鋼琴、英語等西式技術型教育日益火爆的今天,孩子德行禮儀的培養(yǎng)恰恰是中國幼教領域一塊無人開墾的處女地,李廣斌決定要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寶貴機會。
改造“私塾”:專為孩子“德行修煉”提供心靈雞湯
2006年6月,有了想法的李廣斌也來到山東曲阜,虔誠地拜謁了先賢孔子。
曲阜之行讓李廣斌又一次靈光閃現(xiàn):為什么在幼教領域“洋為中用”“西式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卻沒有人想到“古為今用”,打造一個中式教育的現(xiàn)代“私塾”,讓孩子從小接受國學啟蒙呢?
既然是專教孩子德行、禮儀,李廣斌決定先編一套融入中國德行、禮儀文化精髓的幼教課本?;氐轿錆h,缺少資金的他只好動員老父親揮淚賣掉唯一的住房,用賣房款和所有積蓄做為啟動資金,請來文化禮儀大師、心理學權威,針對0-12歲兒童的心理,創(chuàng)編了一套以孩子德行、禮儀教育為核心的啟蒙課程體系,共有心之芽、人之初、藝國韻、文曲星、速背經(jīng)典、功夫茶道、盲棋思維等12門課程。
為了營造私塾文化氛圍,給孩子真實的心靈體驗,李廣斌費盡苦心:他的課室裝修全部采用古典風格,供奉有孔子像、香爐,墻上掛上字畫。他還外出定做了案幾和蒲團,買來了手搖鈴鐺作上下課鈴。
裝修結(jié)束,李廣斌邀請母校幼兒園的家長前來參觀。家長們一進教室,恍若時光倒流至2000年前的古代私塾,個個覺得驚奇萬分。一個家長突然蹦出一句:“孩子穿什么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如果孩子們穿上古代漢服,那一定能把“環(huán)境育人”的效果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可哪里去找古代漢服呢?李廣斌沒有任何經(jīng)驗借鑒,只能是先設計再看效果。經(jīng)過層層篩選,當設計師設計出的第十二個款式穿在孩子身上時,他和所聘請的國學教授們都覺得眼前一亮:就是這樣了!
最后,該給“現(xiàn)代私塾”起個什么名字呢?如果簡單地叫“私塾”,顯然不合時宜,也和現(xiàn)代教育格格不入;如果不叫“私塾”,那又怎么去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展示自己的個性呢?
李廣斌冥思苦想,突然靈光閃現(xiàn):“既然是兒童習練德行、學習國學的地方,簡稱不就是‘童學館?”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2006年8月10日,李廣斌第一家現(xiàn)代私塾——“童學館”隆重開館。 一群身著漢服的孩子和教師,在古典音樂的伴奏下,大聲朗誦《弟子規(guī)》等國學精華。
這個運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專注于孩子德行、禮儀教育的服務機構(gòu),立刻吸引了媒體的熱切關注,也成為無數(shù)家長眼中一道靚麗的“育兒風景線”。開班半年多,先后有八百多個孩子順利從這里畢業(yè),成為了家長交口稱贊的有孝心懂禮儀的好孩子。
破產(chǎn)富豪宣言:我要做500家新式“德行私塾”總教練
隨著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推出于丹講論語,“國學”一下子火了,“童學館”的發(fā)展也順勢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不到兩年時間,李廣斌在深圳、鄭州、呼和浩特、大連、黃石等地開了8家童學館。為了童學館的發(fā)展,他不僅投入了自己全部的資產(chǎn),而且還舉債幾十萬。正當他艱難經(jīng)營時,社會上關于“私塾”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的爭論愈演愈烈,李廣斌創(chuàng)辦的“童學館”(http://www.tongxueguan.com)一下子卷進了漩渦。
此時的李廣斌孤軍奮戰(zhàn),勢單力薄,他渴望有識之士和他一起并肩戰(zhàn)斗。
盡管來與李廣斌洽談合作的人絡繹不絕,但大多被他委婉拒絕。他深知童學館這項事業(yè)必須由有德行、熱愛傳統(tǒng)文化、有抱負的有識之士來擔當,如果貿(mào)然和一些追求功利的人合作,盡管會獲得眼前的利益,但最終會毀掉自己的牌子。
2008年3月,李廣斌從深圳返回武漢。在飛機上,他巧遇了中國幼教教父級人物——金色搖籃集團董事長程躍博士。程躍是中國最大的民間幼兒園品牌創(chuàng)立人,他的金色搖籃集團旗下有70家幼兒園,他是李廣斌一直最為敬仰的人。
2008年5月,興奮不已的李廣斌如約去見程躍博士。
程博士開門見山:“中國文化其實很豐富,除了德行禮儀,你考慮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嗎?”“考慮過,但是覺得如果自己做,與外面的唐詩背誦班、圍棋班、書法班、國畫班一樣,沒什么優(yōu)勢可言。”
程博士說:“不對。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加上先進的技術手段去教,讓中國文化更喜聞樂見,孩子們一定也會更喜歡。這個我可以幫助你?!?/p>
程博士接著說:“現(xiàn)在中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未來中國文化一定會在世界重新奪回話語權。中國的孩子需要德行禮儀教育,外國人的孩子也同樣需要,將來外國人要和我們中國人做生意,他們必須學會理解中國人的文化禮儀和為人處世準則。中國學英語熱潮成就了一個新東方,全球漢文化學習熱潮也能成就一個童學館!你今年38歲,打拼了這么多年,到現(xiàn)在還這么有激情,我決定投資童學館。”
程躍博士一席話,在李廣斌眼前赫然展現(xiàn)出一個巨大的市場。
15分鐘的談話結(jié)束了,李廣斌得到了一筆幾乎是救命的資本投資和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持。
如今,童學館在全國擁有50多家加盟店。2009年2月,華中師大心理學院正式確定童學館為“傳統(tǒng)文化和兒童發(fā)展”研究基地,博導、院長周宗奎教授親任課題組組長。
針對一些人的誤解,周教授如此點評:“當前,一些孩子只知書,不達理,童學館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借助韻文,引導孩子識字、修德、知禮、怡情,奠定孩子成就未來的基礎。童學館只是課外學堂,絕不是簡單的私塾復古。環(huán)境施教,可以幫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中華傳統(tǒng)德行和禮儀要求?!?/p>
而李廣斌還在不斷地前行,他要為“童學館”打造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