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生
如果一個民族不能讓校園里的老師們笑起來,這個民族的未來就不會有多少笑臉;如果一個民族的老師不能挺起胸膛,這個民族的明天就很難挺起腰桿。推進教育公平離不開一個重要群體就是教師,推進教育公平的進程當中,絕不能忽視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
教師待遇仍待加強
近日,人民網(wǎng)教育頻道推出《教師收入狀況和生活狀態(tài)調查》,結果顯示4成多參與調查的教師網(wǎng)友希望提高收入待遇,6成網(wǎng)友認為自己的收入和工作量不成正比。還有6成參與調查的教師網(wǎng)友稱自己的收入僅1000至2000元之間,僅有不到兩成的教師網(wǎng)友收入超過四千。16000余網(wǎng)友表示非常關注“教師工資待遇”,在留言中,他們對自己的收入也表現(xiàn)出不滿。
按城鄉(xiāng)區(qū)別看:
村教師:在農村工作了近三十年,職稱不但沒評上,工資每月卡上只有1100元。
縣教師:江西吉安市某縣初中教師,從教28年,月工資1600多元。
郊區(qū)教師:一個北京郊區(qū)工作二十三年的初三語文教師每月2300百元工資。
城市教師:在一所地級市的第二小學教了19年書的教師工資才1342元。
按地域區(qū)別看:
西部教師:陜西的一位農村初中教師,一個月工資為1500元。
中部教師:河南洛陽某教師,工作二十年,工資只有1300多元。
東部教師:一名有34年教齡的山區(qū)農村教師.職稱為小學高級,地處珠三角,扣除社保、住房公積金后,每月到手的是2081元。除去家庭開支(能儉則儉),孩子讀書外,每月最多只能節(jié)余200——300元。他最怕的是有病有疾了。
按編制區(qū)別看:
代課教師:一所地處邊遠山區(qū)的學校,服務12個行政村,服務區(qū)人口7000人,現(xiàn)有7個教學點,D級危房的教學樓一棟,C級危房的教學樓3棟,代課教師7名,他們每月工資才400元。
民辦教師:民辦教師屬于體制外的人員,但工作強度大,收入?yún)s與付出嚴重失衡。
對于正在試行的“績效”工資,教師們也是議論紛紛。教育工作具有長效性的特點,往往教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生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只有在若干年后才可以知道。這種“績效”無論如何是評不出來的。學校分編內和編外,二者的工資懸殊特別大,一個學校同工不同酬的現(xiàn)象特別嚴重。特別是內地到沿海執(zhí)教的編外教師和當?shù)亟處熥鲆粯拥墓ぷ?而得到的待遇大不一樣。
提高教師待遇的方法有很多,績效工資也可以實行,但應該在基礎工資的基礎上,由國家財政將績效工資部分發(fā)到學校。
應完善工資制度,依法辦事,按制度辦事。提高教師待遇,也跟提高教師素質掛鉤,要落實競爭和引退機制,打破教師職業(yè)鐵飯碗。實行年度工資,定期加薪。對有突出表現(xiàn)或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視不同情況發(fā)放獎勵性績效工資。要根據(jù)績效考核結果,合理確定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等次,堅持向骨干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教師傾斜,適當拉開分配差距。應該說,對教師的考核是全面的,而重點在德能勤績上,作為教師首先要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學生學會做人,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生活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升學率或分數(shù)并不能客觀地反映一個教師的績效,比如特級教師往往是選擇最好的生源、最好的班級、最佳教學資源,自然升學率就高,同時還有偶然的機遇。一個特級教師教重點班升學率就高,而教差班還不如一般教師。所以不能以升學率論英雄。特別是在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德育和體育的今天,更不能以升學率為標準來考核教師。
教師身心健康亟待恢復
據(jù)2009年4月21日的調查,12000余網(wǎng)友稱自己每天的工作量超過9小時,8000多教師網(wǎng)友表示自己“睡眠質量不高,體質差、心情差”。8600余網(wǎng)友認為各項培訓、職稱評定占用了太多精力,導致自己壓力大。其次,教改與考評步調不一致也令眾多教師相當困擾。來自學生、家長的壓力大大小于學校、各類考評和培訓考試所帶來的壓力。
收入不高、壓力大的生存狀態(tài),引起了教師網(wǎng)友對這一職業(yè)的迷茫。在“喜歡自己從事的教師職業(yè)嗎?”之一選題中,表示“喜歡”的網(wǎng)友僅有4000余人;而表示“麻木”和感到“失望”的網(wǎng)友分別有7000余人和6000余人。
截至到2009年04月28日,有2萬余名教師網(wǎng)友參與調查。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教師網(wǎng)友感覺工作壓力大,身體透支,有近二分之一的人對教師職業(yè)感覺麻木。
教師負擔較重,一是思想壓力,現(xiàn)在學生難管難教,教師只靠說服效果真的很有限。二是工作壓力,全社會要提高教師質量,學校要升學率,校長要老師出成績,末位淘汰,家長向老師要素質教育,每天在校時間絕對超過8小時,還不包括早晚自習,星期天補課。教師早上6點起來,晚上要到7點才能到家,到家還要改作業(yè)試卷,和家長交流。還要不時應付上級的檢查工作,弄得焦頭爛額,隔三差五的什么教學檢查、安全檢查、綜治檢查、家教檢查等等,除了檢查還要開會、學習文件、校本培訓等,使教師超負荷運轉,身體透支,精神疲憊。
教師很難有舒解壓力的機會。長期的精神壓力導致老師群體中的心理問題日漸突出。據(jù)上海某教育機構統(tǒng)計,超過60%的老師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這個數(shù)據(jù)在任何一個行業(yè)中都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
教師人身安全急需保障
當學生出問題的時候,責任全由教師來承擔。什么時候我們看到家長能夠負起責來,法律能追究家長的責任,社會、家庭亦有責任,這才是公平的,客觀的。教師需要尊嚴,教育需要尊嚴。學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社會變化之快,對學生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影響,不要把學生的教育全推給教師,全說成是教師的責任。
看了太多不該發(fā)生的慘劇,我們能不能從教育之初就強調、延續(xù)對孩子們的生命教育呢,熱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那么,許多鮮活的生命就不會輕易地逝去了,我們有那么多沉重的血的教訓,為什么還沒有引起重視呢,為什么沒有形成共識,為什么沒有行動起來,這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呀,什么法律意識、心理問題只是表不是里。
法律界人士指出,我國的《教師法》明確規(guī)定,教師要“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和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但當教師因為制止了學生,或者說“管”了學生,給自身帶來某種危險時,誰來保護教師?
英國一項新法律規(guī)定,老師有權通過身體接觸管束不守規(guī)矩的學生。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在法律上給予老師“體罰”學生的權力。新法律還把老師這一權力的適用范圍從學校內延伸至學校外,比如當學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購物中心時。
建議修改《教師法》,應該在教師工資權益受到侵害時,給教師一條公正救濟的途徑,特別應該規(guī)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作為教師應該學習點法律知識,既能做到不違反法律,又能用來維護學生的權益和自己的權利,不要再把體罰學生當作無所謂的教育手段。
社會應轉變對教師的認識
教師怕很多東西:怕學生、怕家長、怕社會、怕小官僚欺壓、怕小地痞報復、怕小暴發(fā)戶刁難。越是要求被尊重的,越是得不到尊重。
這突出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家長誤解,輿論不公。
家長的誤解:
教育收費。教師每年都要從微薄的工資中拿錢出來分攤各種各樣的項目。教育的收費,是上級要求收取的費用,不是進入教師的錢包。但是家長都以為是教師的行為。
管理學生。學生可以指著教師大罵,但是教師不能罵學生,要尊重學生。學生違紀了,不敢處罰,怕學生想不開,后果嚴重??墒菍W生打教師,以及威脅教師的,誰又追究過學生的責任,為教師說句公道話。學生出了問題,責任卻全由教師來承擔。學生有一點點小問題,家長就大呼小叫,最后結論是老師有責任,學校有責任。
輿論的不公:
似乎在學校教師是一個強勢群體,而學生是弱勢的??墒鞘聦嵞?教師打學生現(xiàn)在是頭等新聞,教師要負法律責任。責任是多方面的,教師、學校、社會、家長,包括媒體都有責任。新聞媒體應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不能先入為主地將責任完全歸咎于教師。
看看我們的身邊,中小學教師的行列之中,領導干部的子女,有多少?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為什么老師們不讓他們的子女將來還報考師范,繼續(xù)像他們一樣光輝呢?就是因為老師的社會地位低,待遇低,缺少法律保護,才會導致被全社會看不起。
結語
尊師重教不只是一句空話。如果廣大教師沒有尊嚴,得不到社會的尊重敬重,甚至是被輕蔑的,被無端指責的,如果廣大教師不能過體面的生活,甚至連溫飽都難以維持,這樣的生存狀態(tài)能說是尊師重教嗎?不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不改善教師的生活待遇,提高教育質量無異于緣木求魚,說得嚴重些,就是輕師怠教。
目前教師隊伍存在的普遍問題:由于教師地位底,不能得到社會的應有肯定和尊重,加上農村很多學校教師工資無保證和社會上拜金主義盛行,必然導致師德金錢化、教風學風庸俗化、校領導官僚化、學生貴族化、貧困學生邊緣化等扭曲的教育風氣。
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的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績,還要肯定城市學校教師的工資都是有保證的,工資不能保證的問題多出在農村學校;對教師不尊重,也不是普遍現(xiàn)象,就我們每個人而言,若捫心自問,可以說大多數(shù)人是尊重教師的,主要是個別的干部在對待教育和教師問題上,存在思想歪曲,行為粗野的表現(xiàn),極大地挫傷了眾多教師的教學與教育的積極性,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另外,教師隊伍自身也存在問題,個別教師頂不住利益的誘惑,師德和教學出現(xiàn)金錢化,也影響了教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實際上,當前教育和社會、學生,某種程度地形成了:社會——學?!處煛獙W生——社會的惡性循環(huán)。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中國教育的問題與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說,一些問題不只教育行業(yè)存在,其它行業(yè)也存在,甚至比教育行業(yè)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不但要著力解決教育界的問題,也要解決與其他業(yè)界共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