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英
認識漢字是學好語文的基礎。簡單、重復的識字教學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甚至厭煩,以至于無法達到教師的預期教學效果。“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睈弁婧脛邮呛⒆拥奶煨裕鹬睾⒆拥奶煨?,讓孩子在“玩中學”,孩子想不愛識字課都難。但如何把識字課上得“好玩”呢?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營造生活化、真實性的識字情境
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將識字內(nèi)容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構建一個開放自主的課堂,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構筑生活化、真實性的識字情境,先要走進孩子的生活,以兒童的眼睛去看,以兒童的耳朵去聽,以兒童的心理去想,這樣創(chuàng)設出來的“兒童世界”才能真正“生活且真實”。
如教學《菜園里》一課,課前,我將學生分成四個大組,每組擺上許多新鮮蔬菜:白菜、卷心菜、白色的蘿卜、綠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黃色的南瓜、細長的豆角……上課開始,播放音樂課件《買菜》,學生齊唱歌曲。然后,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在這個“菜園里”看看、摸摸、問問、說說、讀讀、找找、記記、寫寫、畫畫……同時把生活中學生熟悉的菜譜引入課堂。這樣將圖像、聲音、符號等信息整合輸送給學生,利于他們進行識記,提高了識字效率。學生的生活體驗被激活,與課文語言發(fā)生了聯(lián)系,形成“生活體驗一言語活動——新的體驗”的良性循環(huán)。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識字、閱讀的感受和收獲都是真切豐富的。
可是,有些內(nèi)容不好創(chuàng)設情境,那又該怎樣把那些枯燥的識字課上得充滿“生活味兒”呢?
二、開展趣味的游戲性識字活動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玩耍,喜歡表現(xiàn),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運用新鮮有趣的游戲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欲望,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識字,使枯燥的識字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例如,找朋友、開火車、猜字謎、風車轉轉等游戲他們非常喜歡;“登山”“過橋”“摘果子”等闖識字關的游戲孩子們百做不厭。猜字謎、編口訣等游戲還可激活孩子們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但在游戲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因為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識字的實效性。比如在做“摘果子”的游戲時,有很多老師只讓兩個學生參與游戲:小猴子和猴媽媽。被請上臺的學生歡呼雀躍,沒有參與的學生根本沒心思去聽。我們不妨這樣設計:人人都是“演員”,人人都是“角兒”,哪怕是“配角”。如可讓學生分別扮演“排隊等候的守紀律的小猴子”“計數(shù)的果園管理員”“觀戰(zhàn)的猴爸爸”等。小猴子摘到果子,讀準音,認準形,說清楚了交給媽媽,媽媽夸獎;管理員負責計下摘對的“果子數(shù)目”;排隊等候的小猴子要守紀律,也就是認真傾聽,不然,嚴厲的猴爸爸要將其“淘汰出局”;果子摘下來后,與左鄰右舍的小動物一起分享。這種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同時又滲透了德育教育——“好東西要與朋友一起分享才快樂”的教學方式既好玩又有實效。
三、充分把握學生前期生活經(jīng)驗,讓新漢字與之有效連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比缭诮虒W《雨后的森林》這一課的生字時,我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故意漏了一個“祖”字在手上?!鞍?,這個貪玩的字寶寶掉隊了,你們有誰認識它?”一個學生很快就說:“我認識它?!蔽荫R上又問:“你什么時候認識的?”“我在學校的宣傳板報上看到‘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時認識的?!薄澳阏婕毿模覀兇蠹腋舐曌x兩遍?!蔽也皇r機誘導,“還有很多的字寶寶等著大家去認識呢!小朋友們注意看,還有哪些字寶寶不用老師教,也不用看拼音,你就認識的?”又一只小手舉了起來:“我認識‘圖畫這兩個字?!薄澳闶窃趺凑J識的?…‘我發(fā)現(xiàn)圖畫本上有‘圖畫這兩個字時就認識了。”大家都不甘示弱,“我在商場買雨傘的柜臺前認識了‘傘字?!薄拔铱凑n外讀物認識了‘綠葉、紅。”最后我讓學生認真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用拼音拼讀。這樣教學使教師充分了解了學生識字的前期生活經(jīng)驗,可與學生相互交流,相互促進,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了他們的識字潛能,又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四、實施豐富多彩的激勵性強的識字評價
(一)情真意切的言行激勵
“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就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將成為負擔?!苯處熐檎嬉馇械难孕屑?,可以讓學生不斷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親切、準確、如詩般的語言評價,甚至一個微笑,一個撫摸,都能讓學生們小臉通紅、小手高舉、小口常開。學生的熱情就如同一個個打足氣的皮球,伴著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跳躍。
(二)詼諧幽默,是派往學生心靈的“天使”
斯維特洛夫說:“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苯處熡糜哪瑺I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的精神獲得了自由,智慧在體驗中開出絢爛的花朵。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恒老師有一次為了消除同學們緊張的心理,請一個學生上臺把要學的課文題目寫在黑板上,學生把“晏子使楚”寫得大小不均,臺下的同學哄堂大笑,上來寫字的學生更是滿臉通紅。支老師說:你們先別笑,也許他是有想法的。我們今天學的這一課主人公是誰?(生答:晏子。)喜歡他嗎?(生答:喜歡。)所以嘛,他把“晏子”兩個字寫得很大!(眾笑)你們討厭不討厭楚王這個人?(生答:討厭。)所以他就把這個“楚”字寫得很小!(眾笑)支老師別出心裁的做法既消除了哄堂大笑給這個寫字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又鼓勵了學生積極參與表現(xiàn)自我的勇敢精神。
(三)機智妙評,呵護自尊
呵護學生的自尊,給他們留下成長和學習的空間,讓識字的興趣在教師的激勵下生機勃勃地成長,這才是評價的真諦。如在教學“姆”字組詞時,有個同學說是養(yǎng)母的“母”時,教室里立刻一片嘩然,我微笑示意學生們安靜下來:“你們別急,他還沒說完呢。”接著我又轉向剛才那位同學,“你說得對,是‘養(yǎng)母的‘母——”學生立馬醒悟。連忙說:“是‘養(yǎng)母的‘母字加上一個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苯處煹那擅钜龑Ыo了學生一個學習的階梯,讓學生順梯而下,再進入新的學習空間,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實物+榮譽稱號
低年級對實物獎勵尤為感興趣,一張精美的圖片、一面小紅旗、一顆小星星、一個“蘋果”……都能讓他們擁有極大的成就感。而老師授予他們的榮譽稱號“識字大王”“小老師”“識字專家”“識字能人”……更能激發(fā)他們識字的興趣,并且他們會為了保住這一個光榮稱號而不斷努力。激勵性評價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呵護了他們的自尊。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對不同的學生要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其一天天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