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在軟件工程專業(yè)教學中應用ISO9000標準,構建軟件工程一體化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并在此體系指導下建立理論課程體系、項目實訓體系以及學生考核體系和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提出課程標準化、案例標準化、教學實訓流程標準化以及實訓工件標準化的概念,最后闡述了統(tǒng)一的一體化管理教學平臺的功能和意義。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一體化課程;軟件工程;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B
1前言
IEEE將軟件工程定義為:(1)將系統(tǒng)化的、規(guī)范的、可度量的方法應用于軟件的開發(fā)、運行和維護的過程,即將工程化應用于軟件中。(2)對(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軟件工程包括兩方面內容:軟件開發(fā)技術和軟件項目管理。軟件開發(fā)技術包括軟件開發(fā)方法學、軟件工具和軟件工程環(huán)境。軟件項目管理包括軟件度量、項目估算、進度控制、人員組織、配置管理、項目計劃等。
國際上從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軟件質量管理和軟件過程控制的問題,相繼出臺了如ISO 9000和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等一些重要的國際標準。
目前我國的許多大學,都開設了軟件工程相關的課程。為了培養(yǎng)能快速適應企業(yè)的軟件工程人才,2001年7月教育部發(fā)出關于試辦示范性軟件學院的通知(教高[2001]3號),成立了35所示范性軟件學院。但多年來,軟件工程課程的教學以傳授技術和開發(fā)方法為主,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軟件開發(fā)能力,而忽略了對學生的軟件項目管理和軟件開發(fā)規(guī)范的培養(yǎng)。當然開設軟件工程專業(yè)的學校也存在很多挑戰(zhàn):缺乏工業(yè)界經驗的教師,教學隊伍不穩(wěn)定,計算機技術的快速更新,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入學學生專業(yè)知識水平迥異等等,導致教學質量不穩(wěn)定,畢業(y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參差不齊。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適應面向工業(yè)的軟件教育,教育機構需要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和質量保證系統(tǒng),而基于ISO9000和CMM標準來建立一套質量管理體系以保障面向工業(yè)的軟件教育質量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
2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ISO9000質量管理模式是在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實踐基礎上發(fā)展的質量管理新模式,其核心是把質量管理從傳統(tǒng)的對結果(產品)實行評估,轉為對過程實施控制,即對形成最終結果(產品)的全過程實施過程控制,對影響質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測、糾錯、反饋、修正,以保證每一過程質量管理在嚴格的監(jiān)控之下進行。它的管理思想是重在過程管理,做法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放過,目的是為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建立教學質量體系的組織可以是整個學校,或者是軟件工程教學相關的某個部門,也可以是相關的項目小組。
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教學組織的教學方針和組織的職責,教學過程的控制、預防和糾正措施、質量記錄,以及教職員工的培訓內容。要將先進的實踐經驗及時轉化為文件化的程序,以文件形式監(jiān)控質量管理體系,并不斷在實施中完善。教學質量體系文件由4個層次的文件所構成,包括:
① 教學質量手冊,一般是各類教學管理文件的指導匯編;
② 教學管理文件,即組織的質量體系程序文件,這些文件支持質量手冊,對教學工作的策劃、開發(fā)與準備,到運行、最終結果的各個階段環(huán)節(jié)進行控制;
③ 教學工作與學習規(guī)范,相當于各個崗位工作指導書;
④ 教學質量記錄和其他質量文件主要由各種教學文件(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等)以及各種管理工具和圖表組成。
3一體化教學體系
軟件工程相關課程的一體化教學體系是指整合軟件工程相關的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把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開發(fā)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作為整體來考慮,制定統(tǒng)一有機的課程體系包括教學實踐計劃與大綱,在具體實施中,通過一個綜合的實訓項目將軟件工程涉及的關鍵過程的課程貫穿起來,使學生對軟件工程和軟件過程的基本理論、方法、技術以及管理有一個全面整體的認識,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各課程、各環(huán)節(jié)相互脫節(jié)、缺乏有機聯(lián)系。它包括一體化課程體系和一體化考核體系(見圖1)。
3.1一體化課程體系
理論課程體系涉及需求工程、分析與設計、實施、部署、測試、項目管理、變更與配置管理、團隊與過程等環(huán)節(jié)相關的多門理論課程。
實訓項目體系涉及需求工程、分析與設計、實施、部署、測試、項目管理、變更與配置管理、團隊與過程等環(huán)節(jié)相關的多項實踐活動、實戰(zhàn)工具(見圖2)。
在本科軟件工程教學中,我們給本科生提供三個綜合實訓項目,包括教務管理系統(tǒng)、掌上導航系統(tǒng)和情景游戲開發(fā)三個項目,分別體現了軟件工程、嵌入式系統(tǒng)和數字娛樂三個專業(yè)方向,學生根據自己的方向選擇其中一個項目來做。在“中等職業(yè)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算機軟件)”項目中,給培訓學員提供了練習項目和實戰(zhàn)項目。在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每個課程中,這個項目始終貫穿其中,只是每門課在項目中的側重點不同,例如:在“用例驅動的需求”課中,項目實訓內容側重需求分析,并建立需求的用例模型,在“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課中,項目實訓內容在于分析對象和類,給出分析類、設計類及類之間。這樣可以通過一個統(tǒng)一的項目把相關各門課的知識內容連貫起來。
3.2一體化考評體系
一體化考核體系包括學生考核體系和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教育同其他服務行業(yè)一樣,其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否被社會認可最終是由顧客來確定的,就教育組織而言,這里所指的顧客應包括三個方面:外部顧客,即企事業(yè)用人單位;內部顧客,即學生;相關方,即學校主管部門、社會及學生家長等。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對外部顧客來講,他是教育組織的“產品”,對教育組織的教學服務來講,他是顧客。評估組織和教師的教學質量,一方面是內部的教學管理評審、考核,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及學生的評價,這是最終評價準則,因為用人單位及學生的評價教學質量的具有廣泛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另外對學生的考核應該站在外部客戶的立場上,這就要求教育組織加強社會調研,最廣泛地了解、掌握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現時需要和今后的期望。從形式上來說,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定期項目報告及陳述、以及各階段工件等。
3.3標準化
遵照ISO9000標準,一體化教學體系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標準化,分別是課程標準化、案例標準化、教學實訓流程標準化以及實訓工件標準化。這四個標準化是在整個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規(guī)范下的產物。圖3為項目實訓標準流程。
4統(tǒng)一的管理教學平臺
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管理教學平臺包括質量管理體系管理平臺、一體化課程互動平臺和實訓項目管理平臺。統(tǒng)一的教學管理平臺將有助于教學組織更好地管理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文檔,更有效地推行其質量管理體系;便于學生共享教學資源,促進師生互動;還有用來管理和控制學生的實訓項目(圖4是平臺的一個主要界面)。
4.1質量管理體系管理平臺
用來在質量管理體系中對質量體系文件進行全面的管理,記錄和評估運行ISO9000過程中的執(zhí)行效果,對員工進行質量管理的培訓。
該平臺主要提供對質量體系文件的控制,實現體系文件的電子化、網絡化,便于相關人員閱覽,還提供了組織在運行質量管理體系時,提供質量記錄信息的保存及流程控制。
4.2一體化課程互動平臺
用來展示課程資源,包括課件、參考資料、案例等,授權用戶可以上傳、下載資源,并提供師生互動功能。該平臺提供一個師生關于軟件工程學習社區(qū),學生有問題能夠及時反映,教師能盡快提供反饋。
4.3實訓項目管理平臺
用來管理實訓項目,教師可以審批學生申請的項目,對學生進行分組,設置組長,設置項目的起止日期,查收學生項目,給學生項目打分等;學生可以申請項目,上傳項目工件,查看個人信息及項目成績等相關信息(圖5項目管理界面)。
5應用與總結
本文提到一體化教學方法已經在華東師范大學軟件學院的本科生教學和中等職業(yè)學校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算機軟件)項目中進行了初步試行,從我們的統(tǒng)計、學生和學員的反映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來看,效果比較明顯。就拿我負責的“中等職業(yè)學校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算機軟件)”項目來說,這個培訓項目我們已經做過了兩期,每期大約30名來自20多個省市的中職教師,每期開始前,我們都做問卷調查,在畢業(yè)專業(yè)、學歷、年齡、最近講授的課程、對計算機軟件相關內容(軟件工程、項目管理、編程語言、數據庫應用)熟悉程度及編程和項目開發(fā)經驗等方面差異較大,較多中職教師沒有開發(fā)經驗,對軟件過程規(guī)范和項目管理知道得不多,但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規(guī)范培訓,在文檔和過程的規(guī)范性方面有了明顯提高,學員之間的差異明顯縮短,大部分學員的軟件開發(fā)能力也有了不小進步。同時根據質量管理體系,我們及時做好糾正預防措施,對發(fā)現的問題能及時改進,并提出預防措施,防止類似問題繼續(xù)發(fā)生,使得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穩(wěn)步提高。
本文結合質量管理理論和一體化教學實踐,探討了軟件教育組織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必要性及方法,最后通過實際的試行,說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IEEE Standard 610.12-1990,1990:60.
[2] ISO 9001: 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3] Paulk, M. C., Curtis, B., Beth, M., et al.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M for Software[J], Version 1.1, Technical Report, CMU/SEI-93-TR-024, ESC-TR-93-177. SEI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1993.
[4] 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試辦示范性軟件學院的通知(教高[2001]3號)[Z]. 2001.
[5] Yugen Du. Software Educ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SO9000[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2005(12).
[6] 何茂勛. ISO9000質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質量管理中的運用[J]. 高教論壇,2004(2).
[7] 杜育根,湯兵勇.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管理系統(tǒng)[J]. 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