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在發(fā)展中自我意識逐漸加強,當內(nèi)在自我意識形成的時候,他們需要平等的人際交往。高中生有強烈的自尊心,當遇到問題需要與老師交流時,有人格平等的強烈要求。交流時,如果雙方情緒都很激動,且不便于直接交流時,給學生寫信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信是發(fā)自于心而著之于筆的,經(jīng)過大腦的加工,往往會更客觀、理智、公正、全面地看問題,能有效避免使用偏激的言辭,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冷靜地從字里行間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正如俗話所說:“傷樹不傷根,傷人不傷心?!睂W生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他們做了錯事或成績不佳老師就在其他學生面前諷刺挖苦、大聲訓(xùn)斥他們,不僅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而且會在師生之間筑起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造成師生對立,有的甚至會釀成傷害事故。因此,每一位教師都要“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一樣,用溫柔細致的教育手段小心翼翼地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蘇霍姆林斯基)。寫信,則有可能緩和這一方面的矛盾。
記得我執(zhí)教的一個班級即將面臨物理會考,為了能保障會考的合格率,不讓一個學生通不過會考,在復(fù)習后期加強了訓(xùn)練。在課堂上我宣布了一個決定:“每次練習成績不及格的同學都要寫一個書面解釋……”我還沒說明寫什么內(nèi)容和目的,一名學生便在座位上嘀咕著表示反對。我仔細一看是該班成績較差的那名學生。我沒多大反應(yīng),繼續(xù)進行我的宣布,并進行課堂教學。下課之后,我回到辦公室便給這名學生寫了一封短信,在信中我解釋了此舉的目的是督促他們更好地學習,通過書面解釋,也讓老師了解他們學習的動態(tài),以便能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及指導(dǎo),并且我在信中說,我相信他不會不及格。在晚自修時,我便把信遞給他,他愣了一下,把信接了過去。在此后的日子中,他有了較大的進步,并順利地通過了物理會考。俗話說:“尊人者,方能自尊?!弊鳛榻處?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從而燃起他們進步的火花,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由衷的愛戴和尊重。
寫信也是給犯錯誤的學生一個臺階。面對犯錯的學生,我們不要直接用粗暴與野蠻的態(tài)度急于去批判懲處,而應(yīng)該冷靜對待,用愛心與智慧給學生一個走出錯誤與尷尬的臺階,呵護他的自尊,讓他感受到教育的寬容和善良。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禪師晚間出來練功,看到墻角下有堆起的石頭,禪師知道這是徒弟違反寺規(guī)跳出寺院玩樂去了。正在這時,禪師聽到墻外有腳步聲,知道是徒弟回來了,于是他躬下身體,趴在石頭上,讓翻墻的徒弟踩著他的背下了墻頭。這徒弟低頭一看,自己踏著師傅的脊背,羞愧不已,無言以對。老禪師拍著他的肩膀說:“時間不早了,快回去吧?!崩隙U師寬容大度的教育機智令人叫絕,同時,我也為老禪師巧妙設(shè)置臺階以喚醒徒弟的做法而折服。我班曾有名脾氣暴躁的學生,因為別人的一點小沖撞惹怒了他,就和別人吵起來,還動了手,旁邊的同學勸架好了之后,他揚言下次碰到再打。同學覺得事態(tài)嚴重,就趕緊跑來向我反映情況。我感到非常生氣和震驚,立即找他談話以了解情況。當時我和該生都比較激動,他聽了之后還不是很服氣,但表面上已經(jīng)答應(yīng)下來決不再動手。但我心里還是堵著氣,而且很擔心接下來的事態(tài)發(fā)展。職業(yè)道德與理智告訴我,必須平靜下來把這件事情處理清楚,所以我給他寫了封長長的信,分析了他在這個事件中的不對之處,及學校對這類事情處罰的嚴厲程度,并且聲明老師要不要上報學校就看他接下來的表現(xiàn),使他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事態(tài)的嚴重程度,同時說明他這樣的行為大大影響了他平時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希望他自己想好怎么去彌補。給學生一個臺階,需要教師有一顆善待他人的寬容之心。沒有缺點、不犯錯誤的學生是沒有的。信寫出去不久,他就主動向發(fā)生沖突的同學和我認了錯,他的身上又出現(xiàn)我們很希望看到的陽光。
教育是心與心的交融、情與情的共鳴,沒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有學生的真情回報?逼學生改過常常出現(xiàn)陽奉陰違的回應(yīng),有時還會激發(fā)學生對教師對抗情緒,于教育有百弊而無一利。給學生一個臺階,不是教師對學生犯錯誤不管不問,消極退讓,而是用更機智的辦法,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chǔ)上觸及學生心靈,喚起自尊,引發(fā)自省,同時讓學生走出尷尬,使學生提高認識和精神境界。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給學生寫這種工作信,尤其是當自己不冷靜的時候,用這種方式解決一些棘手問題特別有效。
(責編 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