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是美國的著名科學家,因家貧,只讀了兩年書就告別學校,到父親的作坊幫忙。但他告別學校卻沒有終止學習。12歲那年,他到哥哥的印刷所里當學徒,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自學,借來書徹夜閱讀,第二天一早送回。1720年,他哥哥創(chuàng)辦了《新英格蘭報》,富蘭克林擔負起排版、印刷和送報工作,同時在一些思想進步的投稿人的影響下,開始練習寫作,化名投稿。為了提高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他又學習數(shù)學和文法等知識。26歲時,為了擴大知識面,他又開始學習外語,先后掌握了法、意和西班牙語。
富蘭克林自學鉆研的范圍極廣,在氣象學、生物學、物理學等方面的研究都很有成就,( )是電學的研究。他冒著生命危險,做了一次震驚世界的用風箏吸取雷電的實驗,證實了天上的雷電與人工摩擦產(chǎn)生的電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zhì),從此把“上帝和雷電分開”,使唯物史觀在電學領域獲得勝利。 (選自《富蘭克林傳》,有改動)
【大顯身手】
1.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
進步——( )提高——()
危險——( )勝利——()
開始——( )擴大——()
2.在文中的括號內(nèi)填上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
3.富蘭克林的成功,給你的啟示是什么?
【楊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