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松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
英語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心理驅動力,它決定了學習者的態(tài)度、學習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效果。要使學生有效地學習,首先必須使學生有學習的欲望、要求和動機。學生的學習動機多種多樣,需要、興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成為學習英語的動機。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學英語的動機,借助現(xiàn)代科學技術、課文或與之有關的內容,不失時機地、恰當?shù)貙W生進行教育。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師生情緒飽滿,則有利于知識傳遞和感情交流,尊重學生,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每個學生,能容忍學生暫時性、過渡性的錯誤,不呵斥、批評諷刺、挖苦學生,多給學生以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學生回答問題、表演對話時,教師要聚精會神地傾聽。
英語是世界上廣泛使用的語言,是國際會議、國際書信的常用語言之一。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見到英語,如電器說明書、廣告、商標、物品包裝、旅游標識等常用英語。在信息技術領域尤其如此,從電腦到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無不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只有掌握了英語,人們才能更快、更多地利用網絡跟蹤當代世界最前沿、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世界的發(fā)展越來越證明了這一點:英語已逐漸成為了我們與外界交流的最重要的橋梁。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需要了解世界,我們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讓他們產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和學習熱情,明確為了適應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必須學好英語。
二、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就必須幫助學生消除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激發(fā)和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如果僅僅是老師講,學生聽,必將會使學生的興趣蕩然無存。因此教師應善于課前多思考,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各有所得,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學習英語最怕是缺乏語言環(huán)境。課上沒有英語氣氛會使得具有好動、情感易變特性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在教授新知識時,應經常讓學生加入教學活動中,使他們在參與中提高興趣,獲取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就新授內容向學生提問,讓他們試著回答或說出自己的見解,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地去預習、聽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大多覺得新奇,熱情很高,但隨著學習時間的加長,好奇心會逐漸消失,熱情銳減,再加上考試失利,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會逐漸感到學英語困難,喪失信心,甚至棄而不學。因此,英語教學應遵循語言教學規(guī)律,結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特點,采用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及掛圖、實物、模型、錄音、簡筆畫等手段,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利用表演、競賽、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情景教學方式,提高教材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開展“成功教育”,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成功是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在于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和別人交流,體驗成功,從而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并使他們樂于學習。英語教學的成功不僅是學生考試分數(shù)的成功,而且是學生英語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當學生英語考試成績不好,不愿學英語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成功帶來的愉悅,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如何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成功后的愉悅呢?其實,只要我們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成功無處不在。學生說對的每個單詞、每一句話,翻譯的每一個句子,回答對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成為成功的表現(xiàn)。我們對學生的成功要及時鼓勵,對學生的錯誤要能夠包容,要淡化考試分數(shù),注意素質教育。
四、融洽師生關系,營造輕松學習氛圍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成績的重要保證,也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之一。
教師對學生真誠的關愛、理解,不僅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縮短師生心理上的距離,還能產生共鳴——學習英語的愿望和熱情。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與信任時,就會產生愉快的心境,激發(fā)對教師的熱愛和依賴感,使他們樂于接受教師,當然也就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努力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教師應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古語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跟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應在課內外真誠、和諧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把微笑帶給學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識,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達到教學相長?,F(xiàn)代外語教育家張士一先生指出:“讓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中吸取語言,因為語言是人對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p>
所有英語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都是興致勃勃地開始學英語,然而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習要求的提高、知識難度的增大,以及學習中其它不利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的興趣銳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甚至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這就會使一部分學生英語成績急劇下降。因此教師要盡量關心、愛護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大膽地、自然地運用英語交際,而無需顧慮犯錯誤,為學生學好英語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教師授課時語氣要輕松愉快,聲音宏亮清晰,態(tài)度和藹可親,言談幽默風趣。教師以自身的修養(yǎng)、良好的英語素質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采取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思維活躍,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高其綜合英語素質。
五、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學生的學習就會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形成良性循環(huán)。因此英語教師要從開始就對學生嚴格要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的習慣、勤于課外閱讀的習慣、勤問的習慣、自覺運用語言的習慣,讓學生科學地分配預習、復習時間,掌握記憶規(guī)律和方法,學會用比較、推斷、歸納、綜合等方法辨析詞語,理解語篇,促進語感的形成,提高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