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杰
《史記》向來被認為是我國歷史學和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魯迅先生評價此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本人在《報任安書》一文中也明確指出,自己發(fā)奮著此書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在古今上下眾口一詞的贊美聲中,作為一部嚴肅的歷史學著作,《史記》存在的一些顯而易見的“硬傷”則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不計了。
事實是,從總體上說,《史記》固然有班固所稱贊的“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表現(xiàn)了司馬遷嚴謹?shù)闹螌W作風。但另一方面,《史記》中也的確記載了不少荒誕不經、經不起推敲,甚至根本就是胡扯的史料。這些瑕疵處在白璧之上,雖然并不能完全遮掩白璧的價值,但是它們畢竟有損于《史記》的“信史”地位。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筆者一直以來寧愿把《史記》當成一部生動的文學作品來讀,而不想過高地抬高它在史學上的價值。
可能會有人說,這是在唐突古人,標新立異。然而,《史記》中的《高祖本紀》一章,最能證明這個觀點。
本紀這種體例是司馬遷專為帝王量身定做的,共有十二本紀。在這些本紀中。作為西漢開國皇帝的劉邦自然尤其引人注目。但《高祖本紀》里,卻存在多處與史學精神完全違背、荒誕不經的地方,其中最明顯的是關于劉邦的出身問題。
《史記》中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日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高祖劉邦竟然是其母親和蛟龍產下的怪物!這樣的故事倘若進入《山海經》之類的神話傳說倒也罷了,但它卻被司馬遷認認真真地寫進了信史中,豈能讓人信服?
事實上,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關于劉邦的種種神話傳說,完全是其幕僚集團為了強化劉氏“家天下”的合法性而編造出來的彌天謊言。而作為明察秋毫的太史公,司馬遷是決然不會不明白其中的。貓膩”所在的。既然知道這其中的玄機,明智一點的做法自然是在書中擱置不提,以免謬種流傳,誤導后人。但司馬遷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在本紀中煞有介事、添油加醋地肆意渲染一番,弄得好像實有其事一般,實在是令人費解。
竊以為,司馬遷這樣做無非有兩種可能:一是把謊言當成“真事”一本正經地展示出來,采用反諷的手法,以荒誕打擊荒誕,二是在有意宣傳這些謊言,為劉氏的“家天下”搖旗吶喊。
聯(lián)想到司馬遷在《高祖本紀》里有大量揭露劉邦這個流氓出身皇帝的劣行文字,所以,我個人傾向于第一種可能。實際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一種屢試不爽的有效戰(zhàn)法。把圍繞劉邦編造的種種神話都一一呈現(xiàn)在后世讀者面前,縱然不加任何評論,也會令讀者心知肚明。
當然,反諷手法精彩歸精彩,但卻是一種缺乏理性的“春秋筆法”,本質上屬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常用手法,而不是著史者應該有的筆法。因此,倘從文學的角度看,這樣寫極其生動,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但從史學的諸原則看,這樣寫則無疑是不小的敗筆,是與史學的實錄精神背道而馳的。
編輯/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