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水
80年前,壯鄉(xiāng)紅土地上響起一聲春雷。1929手,12月11日,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頁導和發(fā)動了百色起義,成立了紅七軍,建立了右工革命根據(jù)地,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在廣西的反動充治力量,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80年后的今天,回首這次威震南疆的起義,仍然令人心潮澎湃。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革命先輩啊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百色起義精神,猶如一面光輝的旗幟,永遠激勵著后人。
百色起義是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之后,我黨獨立領導的又一次規(guī)模和影響較大的武裝起義,是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工農武裝割據(jù)”的一次成功實踐,是各族人民爭取國家民族獨立、人民翻身解放的偉大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色起義是一座歷史的豐碑,它的精神永不磨滅,留給我們巨大的精神遺產,對于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觀實意義。百色起義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理想和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百色起義精神的靈魂。百色起義前夕,中國革命正處于低潮,鄧小平等起義領導者抱著必勝的信心,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機智靈活、卓有成效地開展“將變”和“兵變”,發(fā)展和壯大了黨的組織,最終成功地發(fā)動了起義。
——實事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百色起義是鄧小平實事求是思想理論的源頭,他曾自豪地說:“我是實事求是派!”在領導起義過程中,鄧小平頂住壓力,不惟上,不惟書,只惟實,從當時的斗爭情況和現(xiàn)實條件出發(fā),選擇了正確的革命道路,以非凡的革命勇氣,大膽地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這是起義得以進行并獲得成功的關鍵。
——敢于負責,無私無畏。鄧小平領導右江革命根據(jù)地時,正值“左”傾路線在黨內占統(tǒng)治地位,他接到一些來自中央的錯誤指示,但他堅持真理,頂住壓力,將自己的榮辱與生死置之度外,使轉戰(zhàn)百色舉行起義的正確決議得以通過,表現(xiàn)出共產黨員的革命勇氣和大無畏精神。由此可見,敢于負責、勇?lián)厝危枪伯a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必備的黨性修養(yǎng)和思想素質。
——依靠群眾,同甘共苦。右江革命根據(jù)地建立后,堅持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路線,黨政軍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不搞特殊化,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同甘共苦,緊密團結和依靠各族群眾去戰(zhàn)勝敵人、戰(zhàn)勝困難。正因為這樣,右江蘇維埃政府得到各族群眾的熱愛、擁護和支持,黨與群眾之間建立了親密無間的血肉聯(lián)系,根據(jù)地各民族達到空前團結。
——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右江革命根據(jù)地的廣大軍民,為了革命勝利,顧全大局,樂于奉獻,勇于犧牲。這種高尚的情懷,永遠是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正如韋拔群所說:“快樂事業(yè),莫如革命?!庇医瓘V大軍民正是以這種情懷,投入到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和保衛(wèi)之中,他們視死如歸,不惜為革命付出寶貴的生命。
百色起義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先進性和傳承性,是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更需要大力弘揚百色起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