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南
新詞“撞衫”源于港臺,指不同的人在某個場合衣著雷同。以前“全國人民一片藍”,普通人不會太在乎撞衫的現象,甚至不少人還喜歡與熟人、朋友買同樣的衣服。如今在明星出現的地方,服裝通常是被關注的焦點。在頒獎典禮和星光大道上,明星撞衫是異常尷尬的。正是由于當今娛樂業(yè)的日益發(fā)達和港臺娛樂文化的沖擊,“撞衫”一詞也隨人們對明星的關注而高頻率出現。起初,多出現于時尚界、娛樂界的新聞報道中。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這也包括要在衣著上體現出來,普通人的撞衫也被高度注意。于是,“撞衫”一詞也就漸漸脫去明星光環(huán),步入百姓生活。如:
(1)而那時的我們也從來不覺得撞衫多尷尬,反而覺得幸運,因為對于獨生
子女來說,那是在心理上多了一個姐妹。(亦?!蹲采烙洝?,《中國新聞周刊》2006年第20期)
(2)“撞衫啦,撞衫啦!”同事剛見到我就叫了出來。(李黎《偶爾和老總撞衫》,《現代交際》2005年第9期)
本來,“撞衫”專指在同一場合服裝雷同,但其外延漸漸擴大,現還可以指其他事物“相似”或有共同之處。比如:
(3)有趣的是,在這次的音樂盛典現場表演嘉賓中出現了表演的“撞衫”,伊
能靜和神秘音樂人薩頂頂被安排先后出場,而巧的是兩位嘉賓同時都使用了扇子作為表演的道具。(新浪娛樂2006年10月20日)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撞衫”的詞義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撞衫”和“抄襲”有共同的義素“雷同,相似”,兩詞的不同之處在于:“撞衫”出于偶然,而“抄襲”則是故意的。一個新的成果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與已有成果的相似特征,這當然是令當事人尷尬的,該結果是出于有意還是無意則是有關當事人道德品質的問題。為了避開“抄襲”這樣的尷尬字眼,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其他人大多都樂于尋求委婉的表達方式,比如使用加上雙引號的“借鑒”、“參考”等?!白采馈薄~的出現,無疑使“抄襲”又多了一種委婉語,人們開始用它隱諱地指稱抄襲行為。比如:
(4)就已人選的亞運會徽是否與其他作品“撞衫”,廣州亞組委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會徽有抄襲嫌疑。相反,有些設計理念、表達方式出現類似情形,并不奇怪。(《南方都市報))2006—12—1)
(5)(花兒樂隊)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的“個性”方式一一照顧節(jié)奏和上口甚至給人種不認真或者叫玩票的印象,并且命中注定在成品中的“撞衫”。(《商都周刊》2006—10一1)
“撞衫”一詞的義項可以歸納為兩個,“在某種場合衣著雷同”是其基本詞義,“抄襲”是其比喻義。目前來看,“撞衫”的基本詞義已經非常穩(wěn)定,并且還表現出一定的能產性,衍生出一系列仿擬詞,如“撞鞋”、“撞褲”、“撞裙”、“撞飾”、“撞包”等。而比喻義“抄襲”的使用尚未穩(wěn)定,仍在發(fā)展之中?!白采馈币辉~作為“抄襲”的委婉表達,簡潔貼切,相信會在大眾之中逐漸流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