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玲
摘要: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地位有了突破性的提升,投資力度增大,學院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加大,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加強預算管理內部控制,對外籌資的內部控制,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職院校 內部會計控制 預算管理 對外籌資管理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地位有了突破性的提升,一些關于促進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政策相繼出臺。各高職院校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隨著高職院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高校辦學資金來源已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格局,教育投資已由國家全額撥款改為由高職院校多渠道籌集資金,這也加大了籌資風險,高職院校要想在競爭中勝出,就必須提高教育質量,改善辦學條件,加強硬件建設,這必然要求大量的資金及高效的資源配置,高職院校應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一、 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
高職院校內部控制制度是高職院校為了保證各項業(yè)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運用,防止、發(fā)現(xiàn)和糾正錯誤、舞弊與欺詐行為,保證會計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控制各種風險,提高高職院校管理水平和效益,為實現(xiàn)高職院校管理目標而制度并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總稱。
建立高職院校內控制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是高職院校內部控制的一個關鍵,全面預算管理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實施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
2、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
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制度要求學校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設置會計相關工作崗位,明確其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
3、授權批準控制制度
授權批準控制要求單位明確規(guī)定涉及會計及相關工作的授權批準的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內容,單位內部的各級管理層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業(yè)務。
4、財產保全控制
財產保全控制是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及其他資產,規(guī)定其采購、驗收、入庫、領用、計量、維修、盤點等職責、權限、程序和手續(xù)。
5、風險控制
高職院校應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tǒng),通過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報告等措施,對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規(guī)避。
6、內部報告制度
為滿足單位管理人員日??刂频男枰瑧炔抗芾韴蟾嬷贫?,全面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及時提供業(yè)務活動中的重要信息,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如貨幣資金收入報告
7、內部審計控制
內部審計是監(jiān)督、檢查和評價內控制度的質量和效果的手段,同時也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重要措施。高職院校的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監(jiān)督可以由高職院校的內部審計部門來執(zhí)行。審計部門應定期對高職院校內部的經濟活動,客觀公正地進行審核和稽查。
8、會計系統(tǒng)控制制度
會計系統(tǒng)控制要求單位依據(jù)《會計法》和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伙計檔案保管和會計工作交接辦法,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充分發(fā)揮會計的監(jiān)督職能。其包括會計憑證控制、會計帳簿控制、財務報告控制。
二、 預算管理的內部控制
高職院校的資金來源,多是財政撥款和學費收入。財政撥款就要進行預算編制,預算控制是高職院校內部控制的一個關鍵。
高職院校財政預算是高職院校根據(jù)自身事業(yè)發(fā)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收支計劃,是學校年度內的事業(yè)計劃和工作任務的貨幣表現(xiàn)。是高職院校日常組織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據(jù),也是國家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編制預算的原則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發(fā)展,預算管理已成為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核心。但是,由于歷史原因,高職院校預算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問題。
1、 預算管理意識薄弱
高職院校預算編制是一年一編,但多是應付差事,未真正得到重視,缺乏長遠性、科學性、連續(xù)性,目前有的學校編制預算尚未真正建立健全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有的雖建立了制度,卻有章不循,隨意更改,使預算成為擺設。
2、 預算編制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一般來說,多數(shù)高職院校每年的預算編制,只是在往年的基礎上,稍做調整,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學論證,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可行性的預算編制。一些高職院校在預算下達后,沒有實施監(jiān)控,跟蹤管理和指標考核,對下屬各學院(部門)的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問題,心中無數(shù)。一些院校的負責人,盲目使用資金,用錢隨心所欲,此外,高職院校預算的編制,主要是對費用預算的編制,而對收入、固定資產購置的預算較少,預算資金的收支缺乏統(tǒng)一的籌劃和控制。
3、 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缺乏溝通、監(jiān)督和檢查
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事前監(jiān)督不嚴,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審計監(jiān)督因受多種因素影響效果不佳。高職院校預算的編制一般是在決算完成后才開始編制,通常到當年的3、4月才能下達,形成了一段時間的“預算蒸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度預算的正常執(zhí)行。
針對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方面強化和改進預算管理內部控制:
(1) 加強組織領導,重視預算管理
學校各級領導和各部門、各院系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加強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在編制年度預算時,應組織學習有關部門預算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并對做好學校預算工作進行動員部署,提出明確的工作任務和編制的具體要求,建立健全二級管理體制。對預算的管理和控制,要按照規(guī)章建章立制,責任到人,明確學校與下屬學院(部門、各系)在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中的職責和權限
(2) 運用科學方法編制預算
在預算編制前應明確預算的收支范圍、編制程序、編制原則和方法,根據(jù)自身的發(fā)展目標、發(fā)展戰(zhàn)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者“上下結合式”的編制程序,采用零基預算的編制方法。零基預算是以零為基礎編制計劃和預算的方法。即在編制成本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為會計期間所發(fā)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shù)額,所有的預算支出以零為出發(fā)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fā),逐項審議預算期間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預算費用。
(3) 嚴格控制預算執(zhí)行
在預算的執(zhí)行控制方面,要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部控制,嚴格各項規(guī)章制度。首先要嚴格審批權限,學校各單位的經費審批,必須在年度財務預算或財務收支計劃數(shù)額以內使用,特殊情況下的超計劃經費應按規(guī)定先申請調整預算,經批準后按規(guī)定執(zhí)行。其次,要充分調動二級單位理財?shù)姆e極性,實行“經費本”控制管理?!敖涃M本”辦法即根據(jù)年初批準的各部門的預算實行電算化管理,對各部門用款實施監(jiān)控,隨時向各院系領導提供經費使用情況,使他們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 對外籌資的內部會計控制
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收入來源主要還是靠財政收入和學雜費收入,所有這些收入僅能勉強維持學院的運轉,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就必須改善辦學條件,加強硬件建設。因此向銀行貸款成了主要的籌資方式。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截止2005年,我國公辦高校向銀行貸款總額達1500億—2000億元,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貸款,加強對借入款項的管理勢在必行。
1、 建立項目管理責任制,健全監(jiān)督管理體系
高職院校要按照“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按管理層次逐級建立貸款資金項目管理責任制,責任到人,各負其責。高職院校的校長是貸款項目的總負責人,對全部貸款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負責,對確保按期償還貸款本息負責。各項目負責人必須嚴格按照項目建設計劃使用資金,不得超標準、超計劃使用資金,堅持厲行節(jié)約的原則,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各級財務人員應對資金的使用和管理負責,要制訂嚴格的貸款資金管理制度與辦法,確保貸款資金專款專用。
2、 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tǒng)
高職院校應針對風險控制點,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tǒng),通過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報告等措施,對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規(guī)避。規(guī)避投資風險重要是抓好投資的可行性分析、根據(jù)項目和金額的大小確定審批權限,對投資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負面因素應制定應對預案,建立完善的投資分析控制制度。對于籌資風險,高職院校應對籌資方向、籌資渠道、籌資規(guī)模、償還來源、資金用途及效益、存在的風險等實施全面控制。
參考文獻:
[1]楊維琴,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應強化的幾個方面《高等教育財會》2006.01
[2]索俊穎,高校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財會月刊》(綜合)2008.01
[3]湯漆,論高校貸款及其管理【J】《黑龍江高教研究》2_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