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桂平
【知識點擊】
六、分類不當
人們往往按一定的標準給事物分類,如果分類不恰當就會造成語言表達的錯誤。如把有從屬關系的詞語并列使用,或沒搞清楚概念關系而錯誤確立分類標準,都會造成分類不當。如:
菜市場向居民供應青菜、蘿卜、土豆、蘋果等蔬菜。
分析:句中的“蘋果”顯然不屬于蔬菜類,應刪去。
提示:使用概念時必須做到概念明確,列舉恰當,分類標準一致,不混淆事物,不隨意偷換概念。
七、錯用關聯(lián)詞
關聯(lián)詞是復句中起連接各分句作用的詞語,表達分句間一定的邏輯關系。如果不根據(jù)實際情況亂用、錯用關聯(lián)詞語,就會造成病句。如:
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飽滿。
分析:句中,“不但……而且”表示遞進關系,而“瘦”與“精神飽滿”不存在遞進關系,用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雖然……可是”比較合適。
提示:修改此類語病,首先要正確判斷分句間的關系,其次還要記住一些常見的關聯(lián)詞。
八、產生歧義
由于指代不明、修飾語位置不當、一詞多音、多義等原因,一個句子往往可以理解為不同的意思,從而產生歧義。如:
記者又到學校采訪到了許多張老師的事跡。
分析:此句既可以理解為許多位張老師的事跡,也可以理解為張老師的許多事跡,關鍵是修飾語“許多”所修飾的詞不確定。
提示:避免歧義的方法是一定要理解詞語的準確含義,尤其是多音字、多義詞,還要注意代詞的使用,注意語序的合理與否等。
九、邏輯錯誤(不合事理)
由于對客觀事物不能進行正確如實的反映,或者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而產生語句不合事理的情況。如內容不合實際,前后存在著矛盾等,從而使句子概念不清,邏輯混亂。如:
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難者向人呼救。
分析:句中主語既是“遇難者”,就不可能“呼救”,因而矛盾。
提示:要避免邏輯錯誤,就應搞清概念的內涵,弄清事實。
十、用詞不當
由于對詞語的含義不能夠準確理解或對詞語的感情色彩把握不準而導致用詞不恰當。如:
我們的教室又寬廣又明亮。
分析:例句“寬廣”用得不恰當?!皩拸V”和“寬敞”都有面積大、范圍廣的意思,但“寬廣”比“寬敞”形容的范圍更大,一般與“原野”“土地”等詞語搭配,而“寬敞”一般與“房間”“禮堂”“庭院”等詞語搭配。這句話是說教室比較大,應用“寬敞”來形容,原句沒有分清近義詞的大小范圍。
提示:正確地運用詞語,才能準確、生動地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因此,在用一個詞之前應真正地經理解這個詞語的含義,把握這個詞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等。
修改病句要遵循的基本規(guī)則是:遵原意,少改動,細觀查,精推敲。根據(jù)不同類型的病句,可采用“刪”(刪去冗余的詞語)“補”(補上殘缺成分)“換”(換掉不恰當?shù)脑~語)“移”(通過移前或挪后,調整不當語序)等方法進行修改。
修改病句時,我們首先應認真讀原句,看看說話的人到底要表達什么意思,然后想一想,這句話錯在哪兒,屬于哪種類型的病句。確定了病因以后,就要對癥下藥,根據(jù)不同類型的病句,用不同的修改方法進行修改。
【即學即練】
指出下列病句的癥狀,并修改。
1.上課時只有集中注意力聽課,就能把握重點,攻破難點。
2.在災后重建中,無論人們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們卻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3.他在火車上畫廣告。
4.為了防止手足口病疫情不再反彈,市領導要求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制定嚴密的防范措施。
5.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在月光下放爆竹。
6.老師為了培養(yǎng)我們,可真是廢寢忘食、處心積慮。
參考答案
《教你慧眼識病句(下)》
1.句子分句間是條件關系,使用的關聯(lián)詞在搭配上出現(xiàn)了問題?!爸挥小蓖c“才”合用。2.“無論”與“都”連用。復句中有些關聯(lián)詞是成套使用的,除題中所指外,“不但……而且”“只有……才”“只要……就”“即使……也”等,不應混淆。3.指代不明,既可以理解為坐在火車里畫廣告,也可以理解為他把廣告畫在火車的身上。4.句子本意是防止疫情反彈,意即不讓疫情反彈,而原句正好把意思說反了,不合情理。5.句子的內容,沒有從實際出發(fā),“年三十”是農歷的月末,這時夜晚是見不到月亮的,怎么會有“月光”呢?所以說“月光下放爆竹”不合事實。6.句中“處心積慮”使用不當。處心積慮的意思是想盡辦法,挖空心思,含貶義,這句話沒有準確把握詞語的感情色彩,因而導致誤用??蓪⑵涓臑椤皣I心瀝血”或“操碎了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