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鑫 安然然
[摘要]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建立C/ S、B/ S結構相結合管理信息系統(tǒng)成為必然趨勢。本文采用C/ S、B/ S 結構相結合的網絡架構,保證高校的日常業(yè)務處理,同時使用戶能夠方便地上網瀏覽信息,增強了系統(tǒng)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校園網 教務管理 信息系統(tǒng)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與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各高等學校紛紛組建自己的校園網,而同時也對高等學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變原有的管理方式,運用最先進的手段進行管理,已成為高校教學管理的主旋律。同時,校園網環(huán)境的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也大大地推動了教學管理的進一步網絡化、規(guī)范化、個性化和信息化。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是在校園網信息技術日趨成熟的前提下,深化教學改革,完善教學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結果。在校園信息網的大環(huán)境下,建立一套具有學校鮮明特色的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對改進學校整體教學管理體制,提高教學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是非常必要的,也對培養(yǎng)本科學生信息素質和創(chuàng)新思維大有裨益。本文通過對各種開發(fā)模式的比較,基于對C/S和B/S模式下的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設計的分析,以建立一套綜合C/S和B/S模式的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
二、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
1.體系結構的選擇
管理信息系統(tǒng)平臺模式大體上分為4種:主機終端模式、文件服務器模式、客戶機/服務器模式(Client/ Server,簡稱C/ S)和Web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rowser/ Server,簡稱B/ S)。
主機終端模式由于硬件選擇有限,硬件投資得不到保證,已被逐步淘汰。而文件服務器模式只適用小規(guī)模的局域網,對于用戶多、數據量大的情況就會產生網絡瓶頸,特別是在互聯網上不能滿足用戶要求。對于本信息系統(tǒng)來說,應主要考慮C/ S模式和B/ S模式。
C/S模式是由客戶機與服務器共同實現一種協作處理的兩層結構的模式,在C/S 環(huán)境中,表示層與功能層包括顯示邏輯和事物處理邏輯部分被放在客戶端,而資料層包括數據處理邏輯和數據庫放在服務器端。B/S模式是一種由傳統(tǒng)的二層C/S結構發(fā)展而來的三層C/S結構在Web上的應用。此時,表示層、功能層和資料層被分成三個相對獨立的單元,表示層中包括顯示邏輯,位于客戶端,它的任務是向Web服務器提出服務請示,并接受Web的主頁信息并進行顯示,而在功能層中則包含了事務處理邏輯,它位于Web服務器端,其任務是接受客戶端的請示并與數據庫進行連接,向數據服務器提出數據處理請求,并將結果傳送到客戶端;而處于第三層的資料層則包含了系統(tǒng)的數據處理邏輯,位于數據庫服務器上,它接受Web服務器對數據進行操作的請求,對數據庫進行查詢、修改及更新等,并將結果提交給Web服務器。
比較這兩種模式可以發(fā)現:
(1)C/S 模式在邏輯上比B/S模式少一層結構,因此C/S模式的網絡通訊量要低于B/S模式。 對于相同的任務,C/S模式在速度上相對于B/S模式要快。C/S模式在客戶端有一套完整的應用程序,交互性強,在出錯提示、在線幫助等很多方面都有強大的功能。C/S一般面向相對固定的用戶群,對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強,可以對權限多層次校驗。
(2)B/S模式建立在廣域網的基礎之上。B/S模式在客戶端只需標準的、簡單通用的瀏覽器,不需安裝應用程序,用戶的界面都統(tǒng)一在瀏覽器上。瀏覽器易于使用,相對于C/S的客戶端,不需要專門的培訓就可以使用,不須再學習使用其他的軟件。B/S模式其應用邏輯由Web服務器承擔,這不但可以減少系統(tǒng)管理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縮短了應用程序的開發(fā)周期,維護工作也簡單易行。
通過系統(tǒng)分析,本系統(tǒng)將采用C/S和B/S相結合的混合模式。在安全性要求高,交互性強,數據處理量大且要求處理頻度高的范圍內使用C/S模式,通過客戶端軟件訪問數據庫#而在安全性和交互性要求不高的子系統(tǒng)中采用B/S模式,以充分發(fā)揮兩種結構的優(yōu)勢。因此,為了實現C/S和B/S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我們將服務器端操作系統(tǒng)采用Windows2000 Advanced Server,數據庫采用Sybase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對校園網的部分客戶端采用客戶端程序,對Internet客戶端使用IE或者其他WWW瀏覽,對整個系統(tǒng)的功能按C/S或B/S模式的需要,分別采用PB或ASP開發(fā)。
2.系統(tǒng)模塊總體設計
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塊有:教學計劃管理、教學資源管理、教學評估管理、學生信息系統(tǒng)功能模塊管理、考務管理、選課排課管理和系統(tǒng)管理等,教學計劃管理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和維護學院各專業(yè)所涉及的所有課程信息,以及本科生、轉專業(yè)學生和研究生的培養(yǎng)方案信息,作為選課和畢業(yè)審查的標準。
教學資源管理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教室、實驗室和教師的基本信息,為排課系統(tǒng)提供必要的限定條件。
學生信息管理是對學生信息(主要是學籍和成績) 進行綜合的管理,它包括了學籍管理、學籍變更管理、學生成績管理、畢業(yè)資格審查、注冊管理等內容。
選課排課管理是在教務管理人員通知的選課期內在B 端網頁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 在選課期內,教務管理人員在課程設置中公布各類學生選課的選課信息,學生根據這個選課代碼通過網絡來選課。開課是在選課期結束以后,系統(tǒng)自動生成一些必要的名單和數據表,主要有選課名單表和所開課程的名單。
3.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tǒng)中需要建立的數據表較多,其中教學資源部分有:教師( Instr)、教室(ClaRm)、實驗室(Lab)、課件(CourWa)、教室使用記錄(ClaUserRec)、教師代課記錄(InstrCourRec)等;學生信息部分包括: 班級(Cla)、專業(yè)(Spec)、研究方向(StudDir)、學生基本信息(Bainf )等,其中各實體又分為本科生、研究生和轉專業(yè);教學計劃部分有:課程(Course)、課程參考書(CourReBK)、培養(yǎng)方案(culProj)、課程類別(CourSout)等。
4.系統(tǒng)的安全設計
為了達到資源安全%數據安全和通信安全的目標,系統(tǒng)實現時,我們設計了三級安全機制以防止信息的泄漏和非法用戶對數據的修改和破壞。首先,設置了服務器和防火墻作為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第一級防線,隔離了外界對主服務器的直接訪問,以有效地防止黑客的入侵。其次,在用戶登錄時,通過對用戶密碼的驗證,設置了第二級防線,以確定其合法性并設定不同用戶的訪問權限和服務權限。最后,第三層防線主要基于數據庫的安全性,以確保數據庫中表的完整性和正確性。
三、結語
充分依托現有的校園網絡,實現教務管理一體化、無紙化、數字化和綜合化的管理是教務管理系統(tǒng)設計的總體目標。本文所述的網上教務系統(tǒng)涵蓋了教務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減少了過去由于手工操作和大量文件傳輸所帶來的重復勞動和差錯,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配合了學校的教學管理體制改革。隨著系統(tǒng)的成功運行,系統(tǒng)中逐漸積累了大量的學生信息、課程信息、教師信息、選課信息、成績等數據,我們將在下一步研究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管理和利用,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行決策等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楊衛(wèi)民,譚駿珊,汪斌.基于校園網的綜合教務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J].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3,(2):45-47.
[2]宣華,王映雪,陳懷楚. 清華大學綜合教務系統(tǒng)在教務管理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12):237-239.
[3]傅國強. 基于數據倉庫的校園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設計[J].微機發(fā)展,2003,(1):82-84.
[4]陸聲鏈,黃萬華,林士敏. 學分制成績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信息技術,2003, (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