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寧
古人云:“文以意為主,意猶帥也”。又說:“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代先賢以“帥”、“主腦”為喻,形象地說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高考評分標準中也有明確的要求: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偏離題意。高考作文立意不準,則文不扣材,離題萬里,滿盤皆輸。因此,準確把握材料內(nèi)涵,正確審題立意,乃是此種作文形式的關鍵一環(huán)。
此處所說的“范圍作文”,采取了某研究者的一種說法,也就是很多人所稱的“新材料作文”“后話題作文”等。筆者認為,“范圍作文”的說法更能概括這種新的命題形式的特點和本質(zhì)。新命題形式的材料主要是為考生提供構思和立意的范圍,使得他們可以在此范圍內(nèi)自由提煉適合自己的話題。因此,為了區(qū)別于以往的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更為了凸顯新的高考作文命題形式的特征,我們稱之為“范圍作文”。需要說明的是,范圍作文不同于“給范圍型作文”,前者通過試題材料為考生提供構思與立意的范圍,而后者則通過提示語或要求限定考生選題、選材及立意的范圍。
2008年高考作文全國卷Ⅰ作文題,材料選取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縣發(fā)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后捐款、救援隊等六條與抗震救災有關的內(nèi)容,要求考生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延續(xù)了前兩年的命題思路,屬典型的范圍作文。試題表現(xiàn)出高度的開放性。正如材料中提到的,“捐款、獻血、義演、關注……”
考生雖未直接目擊災情,但理應是個“關注”者(也是個“捐款”者);通過“中央電視臺24小時播報”等途徑,大到黨政軍領導的英明決策,小到普通百姓的愛心奉獻,考生對大地震的種種情況一定有所了解,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與思考。何況供料文字多達七段,其中涵蓋多樣的立意角度與寬廣的選擇范圍,為考生呈現(xiàn)了極為開闊的寫作空間。其中的一個要求值得我們重視,即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評分標準中對這句話的解釋是:
1. 有些文章完全不涉及材料本身,不直接涉及材料,但其文章很明顯地從材料引伸出主題,可按一般情況評分,若寫得好也可正常打分。
2. 文章既不涉及材料本身,又和材料相脫離,故意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孤立地談自己的觀點,如“責任”“愛”,視為偏題,表達好、內(nèi)容深刻的勉強打到二類中。
只有真正理解了“含義范圍”和“內(nèi)容范圍”的意思,才能真正抓住范圍作文的審題實質(zhì)。筆者認為,簡單的理解所謂“含義的范圍”即材料的中心主旨的范圍,決定著我們立意的方向,如08年作文題的含義范圍就包括:
1. 愛心——再小的愛乘以13億會匯成愛的海洋,再大的苦難除以13億也會變得可以分擔。
2. 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
4. 團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5. 奉獻 ——地震發(fā)生后,各地支援災區(qū)的隊伍紛紛迅速入川,他們不計報酬,不慮安危,忘我工作,甚至有人獻出鮮血和生命。
6. 榜樣 ——國家領導人在關鍵時刻與災區(qū)人民站在一起,給他們送去問候和鼓舞,他們?yōu)槿珖嗣駱淞⒘肆己玫陌駱?。
7. 堅強、意志、信心
“內(nèi)容的范圍”就是材料的內(nèi)容,決定著我們選材的方向,如08年作文題的選材范圍就是寫救災中的人和事,是考驗考生的選材和切入角度的功力。
針對以上點,筆者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闡釋范圍作文的審題立意。
一、如何符合“含義范圍”
【審題方法】找、析、辨、提
(1)找要素——找材料的諸要素
(2)析原因——對材料的要點的原因進行分析
(3)辨傾向——抓住材料的命題傾向
(4)提觀點——提出中心論點
題例:請你閱讀下面這段文字,根據(jù)題目的內(nèi)涵,提出中心論點。
某天,一個愛爾蘭的小女孩下了火車,她的手里提了一袋很重的行李。她是去某個城堡里當女仆的。城堡離車站約一英里,小女孩請車站搬行李的工人幫著把行李帶到城堡里去,答應給他一先令。這是她口袋里僅有的錢。搬運工人帶著不屑的眼光拒絕了。這時一個人走上前來,他穿著隨便,就像平常人一樣,答應替小女孩把行李搬到城堡去。他提起行李,邊走邊和她談話。到城堡以后,他接受了那一先令,再三說謝謝,然后離開了。一直到第二天,這女孩見到城堡的主人時,才明白昨天幫她把行李從車站運來城堡、并且接受那一先令小費的人,就是這個城堡的主人諾克福公爵。
1. 找要素:
要素①搬運工因錢少用“不屑的眼光”拒絕了女孩的請求。
要素②去當女仆的小女孩得到拒絕、得到幫助、得到意外。
要素③穿著平常、平易近人的伯爵隱藏身份幫助女孩搬行李,接受了一先令,并再三說謝謝。
2. 分析原因:三個基本因素引出的三條線,我們不難看出:公爵這條線當然是主線,因為他既是故事的主人公,又表現(xiàn)出扣合出題人提示的——高貴的品質(zhì)。那我們就應該先從他入手,抓住材料中這個因素所顯現(xiàn)的信息點,或從整體把握、或從具體細節(jié)入手,就可以有根有據(jù)地提出論點來。
原因一:從搬運工的角度入手。
題干中限定“高貴品質(zhì)”:搬運工因為嫌錢少“帶著不屑的眼光拒絕了”:①缺乏同情心,認錢不認人,精神貧窮。②用包容的心態(tài)去打量、思考這個世界,去理解每個人的言行。
原因二:從小女孩的角度切入。
著眼于諾克福公爵是在小女孩被“搬運工人帶著不屑的眼光拒絕了”之后伸出援助之手的,而這樣立意:患難見真情。
重點原因三:諾克福公爵平等的對待一個要到城堡當女仆的小女孩,幫她搬行李,邊走邊和她談話,還接受了小女孩給的一先令的小費,并再三說謝謝,這一切,表現(xiàn)了諾克福公爵高貴的品質(zhì):學會尊重,平等對待弱者,誠心幫助別人,不讓他人尷尬,不使對方難為情,這實際上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弱者人格尊嚴的維護。
下列角度立意較為深刻:①學會尊重別人②尊重平凡的人③尊重那些被幫助者④尊重弱者⑤助人的藝術⑥平等待人⑦平等對待地位卑微者就是尊重⑧善待弱者⑨善待弱勢群體⑩維護人格尊嚴?輥?輯?訛接受他人的感激也是維護他人的尊嚴?輥?輰?訛仁愛之心,愛如春風拂面?輥?輱?訛關愛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輥?輲?訛細雨濕衣看不見?輥?輳?訛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二、如何符合“內(nèi)容范圍”
要讓作文材料與題目所給材料具有完全相同和相類似點,以避免材料的跑題。
1. 主要方法:材料列表類比法。
2. 解決的措施:用材料列表類比法扣題。即在構思時,要讓題目所給材料與作文材料具有相同點和相類似點,以避免材料的跑題。
3. 主要問題——只扣“尊重”,不扣原材料
病例:黃志新是一名普通公交司機,有一次,開車途中,他的心臟病發(fā)作了。他只是拼盡全力做了三件事:把車開到路邊上;把車門打開讓乘客下車;把發(fā)動機關了,以確保乘客的安全。他只是用最后一口氣做了這三件事,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黃志新。盡管他不是富豪,不是總統(tǒng),但他的所做所為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得到了他應有的尊重。
綜上所述,范圍作文的“范圍”限定了立意及選材的范圍,把握準確范圍,作文就不會偏題,并能保證立意的分數(shù)在第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