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特別是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寫作教學陷入了“一切為了升學,一切為了考試,一切為了分數(shù)”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專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導,有了“一湊、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徑,有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現(xiàn)代八股文。這樣,自然就形成了教師厭教,學生怕寫的局面。要徹底改變這種現(xiàn)狀,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我認為,敢于和善于突破已經形成的誤區(qū),弘揚“真實”的寫作教學思想,應是當務之急,也是對癥之藥。要真正做到“真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優(yōu)化心理,激發(fā)興趣
首先,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和活動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耳聽、目見、手動、心想,進入特定的藝術境界,觸發(fā)寫作的靈感和激情,滿足寫作需要。要讓學生抒發(fā)真情,就是讓學生在愉快的、無憂無慮的心境中進行寫作活動,因為學生的情感、思維、想象和個性對寫作的影響很大。學生只有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維才能活躍,感情才能真實,想象才能豐富,個性才能發(fā)展,文章才能寫好。
其次,給予鼓勵,激發(fā)興趣。自信是成功的起點。小學生剛剛面臨寫作,大多有恐懼心理,老師可以親切交談鼓勵,從欣賞同齡小作者的文章到講述老一輩文學家寫作的故事,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教師在講評作文時,圈出寫得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詞,當眾誦讀表揚,力求每篇都指出“閃光點”,不斷點撥,并適時、恰當?shù)赜枰钥隙?。一次別出心裁的習作,一篇文章的發(fā)表,都可成為促進學生寫作成功的契機和動力。
最后,開展活動,激發(fā)興趣。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寫作活動,改變作文教學單一、單調的狀況。如在班級、學校中開展作文競賽,將優(yōu)秀作品貼到板報上展出,或者送到學校廣播室播出,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推薦給學校刊物、其他各類報刊發(fā)表,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實踐表明,這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作文中,我們提倡寫真人真事,表達真情實感,提倡寫現(xiàn)實生活和為生活的實際需要而寫。如讓學生寫日記,筆記,書信等,既要文字口語化,又要力求用樸實的語言來寫,不矯飾,不做作,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說,筆下就怎么寫,讓寫作成為平常事,使學生的文章閃現(xiàn)真、樸、美的光彩。
二.教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人生的感悟往往來自于個人的生活經歷。用心感受生活,從生活的體驗中提煉有個人特征的感受,而不是關在
象牙塔里從書本到書本地做紙上功夫,這是做人也是作文的要訣。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無物,內容空洞,沒有時代感,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體——學生,遠離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學生遠離生活,是因為沒有生活,或者說是沒有機會呼吸社會人生的新鮮空氣。假如學生寫作時能恰如其分地利用某一環(huán)境、某一氛圍中可以利用的一切,加上平時的留意,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將這一切“召喚”到自己的筆下,用一根思想紅線穿起生活中那些散亂的珍珠,那么,學生的文字就能增添幾分明快,幾分意味。因此,寫作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應當使學生明白:寫作絕不是脫離生活實際的技術訓練,而應是現(xiàn)代社會人所應當必備的一種生活能力,所以它不是一種外在的要求,而必須應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為真情而寫作、為興趣而寫作,為交際而寫作,為實用而寫作。這樣的作文不單是為了“應試”,而是與生活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通,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強他們的生活能力。
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就必須真正在“真實”上下功夫,一切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順應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從“要我寫”變成“我要寫”,從“無話可說”變成“有話想說”,讓學生寫真話、言真情,而不是屈從考試、高分的需要,扭曲學生的心靈,這是作文教學的教學追求。
汪和平,教師,現(xiàn)居湖北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