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煜
創(chuàng)建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
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
政府應該通過各種政策的制定,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如通過媒體宣傳教師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巨大作用;加大執(zhí)法力度,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增加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師的工資收入、住房、醫(yī)療等物質待遇;呼吁全社會來關心、支持、配合教師的工作等。
教育管理部門要將教師的心理健康維護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引導教師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引導教師關心自己,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善待自己,正確認識那些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人和事,正確面對已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主動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育管理部門應使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職業(yè)化、正規(guī)化。首先,在師范教育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程,使所有新教師都具備心理健康維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知識和能力;其次,在教師職業(yè)資格認證中,增加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項考試,使心理健康知識成為教師職業(yè)資格的通行證;最后,要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在職教師的繼續(xù)教育計劃中,編寫適合在職教師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通過相關培訓,使教師能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識,形成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并具備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生教育和學科教學中的能力。
實施民主管理,建設和諧校園
1、進行有效的組織變革,形成健康的組織功能。實行民主開放的管理模式,賦予教師更多的專業(yè)自主權和自由度,為教師提供參與學校管理和決策的機會。明確規(guī)定教師的崗位職責、澄清期望,防止角色沖突和角色模糊。優(yōu)化學校的人員配置,改善學校管理機制,減少各種非教學性的、可能增加工作負擔的繁文縟節(jié)和日常文書工作及其程序條例。讓教師參與民主決策的過程,既能使參與者感到尊重和信任,又能汲取有利決策的寶貴資源,避免由于溝通不暢造成的誤解、猜測、揣摩,從而產生的職業(yè)倦怠。
學校管理者應該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讓優(yōu)勝者得到該得的獎勵。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教師各階段各層級的需要,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困難困惑。
2、物質和精神兩手抓,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改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為教師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和設施。對教師的勞動予以認可和積極評價,學會賞識教師,信任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施展才能。通過為教師提供更多專業(yè)發(fā)展的機會,如進修、同事互助或教學督導,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給予支持。想方設法去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氛圍,包括營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組織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校園里的一革一木,處處都在傳達一個信息:“你好嗎?”“我尊重你!,點滴都是情,體現(xiàn)的就是人文關懷。再者,適當組織一些活動,既增強團隊意識,又使教師疲倦的身心時常得到一定的緩解。
3、提供專業(yè)心理咨詢和治療。建立教師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測查制度,讓教師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況,為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提供依據(jù)。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教師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使他們能有效地進行自我調整。設立教師心理咨詢點,隨時為教師提供心理咨詢方面的服務。學校在為學生開設心理教育課的同時,可以定期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開辦講座,為教師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調整心態(tài),關注自身健康
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當面對令人頭痛的學生和挑剔的家長,以及無聊的會議和批改不完的作業(yè)時,我們可以換一種積極的眼光看世界,多關注學生和工作中的積極方面,能夠有效降低自己的緊張情緒,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1、調整自己的工作期望值。教師要學會客觀評價自己,正確定位,為自己設定的目標要與個人的能力和精力相吻合。不要期望把每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通才,要允許自己犯錯誤。
2、努力提高職業(yè)能力。這是戰(zhàn)勝壓力的根本。教師要面臨一系列要求和挑戰(zhàn),就要與時俱進,不斷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是時代的要求和發(fā)展趨勢。
3、提高管理時間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忙而不亂,緊張而有條理地完成工作安排,是對付壓力的關鍵。要善于區(qū)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緊急的。
4、建設支持性的社會網絡,主動尋求社會支持。我們可以向領導、同事、親朋等尋求情緒性的社會支持。要知道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個人抗御倦怠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