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賢
多媒體教學集聲音、圖像、動畫、模擬等手段為一體,尤其適用于初中生物教學?,F(xiàn)行的初中生物學新教材內容新穎且知識覆蓋面廣,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好奇心強,但理解能力有限,要進行探究性學習和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較高的教學目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不能完全勝任。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對優(yōu)化生物課堂教學很有必要。
一、初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幾點優(yōu)勢
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視、聽、思的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能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其主要優(yōu)勢表現(xiàn)在:
1. 使教學內容更豐富。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xiàn)象和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在生物圈中,任何有生命的個體都屬于它研究的范疇。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書本、掛圖、模型等有限的手段向學生傳授信息,這樣的信息來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多媒體課件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資料信息,這些資料信息的獲取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從書本、圖片獲得,有的從視頻、網絡、聲音或自制動畫中得到。這些多方位的信息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例如,一張“動物百科全書”光盤有幾千種動物的資料,包括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地理分布,動物的形態(tài)、食性以及叫聲行為等,根據(jù)教學需要選取相關信息進行編輯,創(chuàng)設學生需要的情境,在課堂上就能生動形象地演示生物教學內容。
2. 多媒體課件使教學過程輕松愉快。在傳統(tǒng)的生物學教學中,教師每上一節(jié)課,除了攜帶教案、掛圖以及模型等繁瑣的教具外,還要書寫大量的板書,教學過程繁重、枯燥。而多媒體課件能圖文并茂、聲像結合,將它運用于生物學課堂教學,那生動形象的畫面和問題情境的設置,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不隨意注意,而且可以激發(fā)并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
3. 多媒體課件促使學生更自主地探討知識,學習更主動。生物界是豐富多彩的。教材中枯燥的內容、抽象的概念以及在教學中無法實踐的難題通過利用多媒體的模擬,以具體、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更自主地去探討知識,把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四是多媒體課件使教學難點更易突破。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認識能力和思維有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教學難點也較多。例如,“花的受精過程”這一教學難點可以設計成一個動畫過程:一個黃色的花粉粒從屏幕外飄落到柱頭上,靜止一會兒,開始萌發(fā)?;ǚ酃芟壬斐鲆稽c點,隨后慢慢地生長、伸長。在花粉管中形成的兩個精子也隨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往下移動,并隨花粉管從珠孔進入而伸入到胚囊。接著兩個精子從花粉管出來,分別與卵細胞和兩個極核融合。此時,旁邊的注字改為受精卵和受精極核,進行兩次閃爍。在這一過程中,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直觀,對教學難點的突破就變得比較容易。
二、初中生物多媒化教學的設計
根據(jù)生物學教學結構,合理運用媒體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學生和媒體三要素構成。多媒體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根據(jù)生物學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和呈現(xiàn)時機,合理運用多媒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媒體的功能選擇、運用多種媒體。在教學中設計多種媒體,必須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媒體的功能來選擇。如初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節(jié)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個概念(光合作用)、發(fā)展一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會一個寫法(光合作用公式)。根據(jù)這個目標和媒體的功能,應選擇的邏輯思路:一是在教學中,首先演示三個試驗,驗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淀粉和氧氣)、條件(光和葉綠體),從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二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觀看光合作用的錄像片,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分析出光合作用包括物質轉化過程和能量轉化過程兩個方面,得出光合作用的實質,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運用投影片醒目地打出光合作用的公式,使學生熟練地寫出光合作用的公式。這樣就實現(xiàn)了實驗提供“現(xiàn)象”,錄像深化“概念”,投影示范“公式”。在課堂上,可將多種媒體在目標導向下協(xié)調配合、各展所長、互為補充,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使學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
2. 根據(jù)不同課型的教學結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組合媒體。在教學中,多種媒體的組合并不是隨意地湊合,而是要根據(jù)不同課型的教學結構和學生的認識過程去組合。常見課型組合媒體的方法介紹有:一是緒論課。其關鍵是使學生懂得生物學研究什么和研究的意義,怎樣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組合媒體:①用實驗展現(xiàn)一些有趣的生命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②用投影片和錄像片提供史料,介紹生物科學史和成就。與此同時,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③生動、具體地講述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④板書學習要點。二是形態(tài)結構課。在初中生物學課程中,形態(tài)結構課是上好生理功能課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梢赃\用:①傳統(tǒng)媒體:掛圖、標本、模型等直觀媒體能夠提供具體形象的教學信息,對上好形態(tài)結構課是必不可少的。②電教媒體:投影、幻燈、電影和錄像等電教媒體能夠克服傳統(tǒng)媒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化靜為動,信息量大,圖像生動,音響逼真。③通過板書、口述、習題等形式對形態(tài)結構課的知識加以整理和鞏固。我在“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教學內容中,首先運用模型展示草履蟲的形態(tài),接著用掛圖(或投影片)講述草履蟲的內部結構,然后放映有關草履蟲的錄像,最后提問歸納板書。這樣使肉眼無法看清的草履蟲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為繼續(xù)學好草履蟲的生理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三是生理功能課。在生物學課程中,生理功能課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如何設計多種媒體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尤為重要。為此,可運用組合媒體:①用語言配合投影片準確地講授生理特點,并用投影板書進行分析、強調重點。比如家鴿的雙重呼吸特點,運用此教學方法效果良好。②通過錄像對較抽象、較難理解的生理現(xiàn)象進行具體化、形象化演示。③對易混淆的概念要用黑板或用投影片的圖表分析它們的異同,指出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家鴿“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教學中,先用投影片講述家鴿心臟結構特點、血液循環(huán)路線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然后放映有關錄像片。運用錄像的各種不同的功能鍵(快進、慢放、定格)變看不見為看得見、看得清,使學生對家鴿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深刻的認識。最后,用投影片放映出鯽魚、青蛙、蜥蜴和家鴿等四種動物心臟結構簡圖,比較四種脊椎動物的心臟結構特點,從而認識動物進化的過程。四是實驗課。實驗課要引導學生動腦、動手、獨立操作,才能達到鞏固知識、培養(yǎng)技能、提高分析觀察能力的目的。為達到此目的,可以這樣去組合媒體:①指導學生重點閱讀教材,掌握實驗目的和操作要領。②用語言或板書進行質疑,了解學生對實驗的準備情況。③用錄像片示范基本操作,展示裝置結構,提示實驗步驟。④用投影片分析實驗理論,指導填寫實驗報告。
3. 遵循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動規(guī)律,控制使用多種媒體。在教學中使用多種直觀媒體時,必須依照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動規(guī)律進行有效的控制:①媒體使用不宜過多,以免造成學生疲勞,分散注意力。②媒體使用時要注意變換呈現(xiàn)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質屬性。要盡量變靜為(下轉第165頁)(上接第107頁)動,以引起學生注意。③演示時要與講解、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好,使教學語言起到動員、組織、指導和總結的作用。④按照“協(xié)同律”組織多種媒體,要盡量做到視聽結合、說做結合、手腦并用,以提高識記效果。⑤兩種教材(教科書和音像教材)、兩種教法(傳統(tǒng)和電化教學)必須實現(xiàn)最優(yōu)結合,以揚其長補其短,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過程。⑥在設計多種媒體時,仍要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合理有效地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初中生物教學就能夠體現(xiàn)教材所規(guī)定的宗旨,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本文作者單位:金川區(qū)寧遠中學)